字典

捝字的意思

捝
拼音tuō shuì 注音ㄊㄨㄛ ㄕㄨㄟˋ 繁体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五笔RUKQ 仓颉QCRU 郑码DUJR 四角580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635D 笔顺一丨一丶ノ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uō(ㄊㄨㄛ)

⒈  古同“脱”。

⒉  捶打。

统一码

捝字UNICODE编码U+635D,10进制: 25437,UTF-32: 0000635D,UTF-8: E6 8D 9D。

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uō

〈动〉

(1) 解脱 [free oneself]

捝,解捝也。从手,兑声。——《说文》

善抱者不捝。——《老子》

(2) 遗漏;失误 [omit]

捝,误也;遗也。——《广韵》

(3) 捶打 [beat]

捝,捶也。——《集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捝

挩【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他括切,音脫。《說文》解挩也。《廣韻》除也。誤也,遺也。或作稅。亦作說。通作脫。

《唐韻》《集韻》𠀤徒活切,音奪。義同。

《集韻》輸芮切,音稅。拭也。《儀禮·鄕飮酒禮》坐挩手,遂祭酒。

兪芮切,音睿。動也。與抁同。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捝

挩【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他括切,音脫。《說文》解挩也。《廣韻》除也。誤也,遺也。或作稅。亦作說。通作脫。

《唐韻》《集韻》𠀤徒活切,音奪。義同。

《集韻》輸芮切,音稅。拭也。《儀禮·鄕飮酒禮》坐挩手,遂祭酒。

兪芮切,音睿。動也。與抁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捝【卷十二】【手部】

解捝也。从手兌聲。他括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