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𦵒字的意思

𦵒
𦵒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OTU 仓颉TFHD 郑码EUMF 结构上下 统一码26D52 笔顺一丨一丨丶ノノ丶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𦵒字UNICODE编码U+26D52,10进制: 159058,UTF-32: 00026D52,UTF-8: F0 A6 B5 92。

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𦵒

萩【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𠀤音秋。《說文》蕭也。《爾雅·釋草》蕭,萩。《註》卽蒿。《左傳·襄十八年》及秦周伐雍門之萩。

通楸,木名。《管子·禁藏篇》當春三月,萩室熯造。《註》萩木鬱臭,以辟毒氣,故燒之新造之室。《前漢·貨殖傳》山居千章之萩。

《史記·朝鮮列傳》封隂爲萩苴侯。《註》屬渤海。

《五經文字》子遙切,音椒。《穀梁傳·文九年》楚子使萩來聘。《集韻》或作菽。

《玉篇》《廣韻》𠀤子小切。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萩【卷一】【艸部】

蕭也。从艸秋聲。七由切

说文解字注

(萩)蕭也。从艸。秌聲。七由切。三部。古多以萩爲楸。如左氏傳伐雍門之萩、史漢河濟之閒千樹萩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