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𧧹字的意思

𧧹
𧧹
拼音 注音ㄒ一ˋ 简体部首言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4画
五笔WKWY 仓颉ORCR 郑码NJOS 结构左右 统一码279F9 笔顺ノ丨丨フ一ノ丶丶一一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𧧹字UNICODE编码U+279F9,10进制: 162297,UTF-32: 000279F9,UTF-8: F0 A7 A7 B9。

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𧧹

𧧹【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胡禮切《集韻》戸禮切,𠀤奚上聲。《說文》待也。《六書統》从信从只。只,語已辭。約信于人,愼待而已,不更變也。

人名。希𧧹、師𧧹,見《宋史·宗室表》。《集韻》或作徯蹊𥪦傒。《字學指南》譌作𠌜,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𧧹【卷三】【言部】

待也。从言伿聲。讀若䭆。胡禮切

说文解字注

(徯)待也。孟子引書徯我后。趙曰。徯、待也。从彳。奚聲。胡計切。十六部。按書孟音義、廣韵、玉篇、集韵、說文篆韵諩皆上聲。疑胡計誤。

(蹊)徯或从足。左傳。牽牛以蹊人之田。孟子。山徑之蹊。月令。塞徯徑。凡始行之以待後行之徑曰蹊。引伸之義也。今人畫爲二字。音則徯上蹊平。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