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会解读一路一带
详细内容
篇一:《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
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
2016年特别关键,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在2020年实现第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看2016年这个头开得怎么样啦。所以,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2016年的怎么走、甚至"十三五"这五年(2016-2020)怎么干,就看这个报告给的路线图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构也与往年不同,因为多了"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目标两大板块,成为去年政府工作总结、"十二五"五年总结"、"十三五"目标和2016年任务四大板块,勾勒蓝图,提出要求,强调作为,全面但仍显得简洁,可以说是鼓舞斗志、提振信心,面对困难,提出办法。如何迅速抓住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呢?人大重阳在第一时间针对其中的16个"抓眼点做出热辣解读,看看总理如何讲实底、出实招、标实效。
1、中国经济怎么看?增速妥妥的,就业棒棒哒
中国经济好不好,要看看大环境,跟别人比一比。2015年全球总体GDP增速3.2%,中国的6.9%是在全球最大20个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中国的"朋友圈"中,美国2015年预计增速为3%,欧元区为2.1%,英国为2.6%,日本则为0.6%。全球大环境有点"蔫"的情况,中国创造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其他19个最大经济体总和,高技术产业增速超过10%。这说明中国经济依然是妥妥的。 2、"十二五"成就怎么看?上天下海,国运昌隆 政府工作报告用六个词概括了"十二五"这五年(2011-2015)的成就:经济发展"持续较快",结构调整"标志性"进展,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成就"斐然"。这里"干货"太多,不胜枚举,只能简要概括说,这五年,中国在货物贸易量、对外投资、高铁、新增就业人数等方面都达到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深海探测等科技关键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这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国运给力! 3。"十三五"的"三大战略"是什么?编织经济增长的大网 "十三五"的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是引领。"三大战略"是什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十三五"期间,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纵向、横向,这是编织一张经济增长的大网。 4、"十三五"创新怎么做?做大新集群,重塑价值链 "十三五"期间,创新是发展的"双引擎"之一。怎么做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做大新兴产业集群;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焕发9亿劳动人口蕴含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要做出更多的像电子商务这样的新兴产业,弄出更多的像微信、支付宝这样的新价值链,涌现出更多的马云、马化腾。 5。"十三五"共享发展怎么做?——人民为中心,短板要补齐 共享是"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怎么共享?成果要享,心里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民生保障短板要补齐,脱贫攻坚战要打赢,现行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健康中国建设要推进,人均预算寿命提高1岁到75岁!机遇要共享: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要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高中阶段教育要普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教育年限提高到10.8年。 6、"十三五"中国环境怎么变?国家"颜值"将提高 "十二五"期间政府在生态环保领域也是蛮拼的——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推动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在2012年人均GDP为6076美元时出现拐点,比发达国家要提前很多。"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国家颜值将得到提高。 7、"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怎么做?建走廊,设支点 "一带一路"概念很火,但总理说还是要"扎实推进",就是一步一步来,蓝图很宏伟,但落地要生根。具体说,就是统筹国内国际,把国内的区域发展和国际的项目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就好比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道路和驿站,为客商铺路设点。"一带一路"不能变成撒胡椒面,要有重点,逐步扎实推进,这就是"走廊"、"支点"要义。 8.2016中国经济会怎样?定区间,保就业 传说中的经济增速"合理区间"长什么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这是首次以目标区间方式提出GDP增速目标。之前,对"合理区间"的表述是"不过慢,也不过快",也就是说,是有上下限。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文章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出自 wk-78500000564400.html,此链接!。这个上下限是怎么来的呢?政府工作报告高速我们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需要一定的增速。实际上,先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人均国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也决定了年均增速不能低于6.5%。而"不过快",也就是不搞"大水漫灌"式的过度投资,则决定了增速的上限。 9、2016宏观调控怎么做?"强哥"明确不搞"强刺激"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怎么办?再来一轮"刺激计划",这次克强总理明确说"NO","NO"。"饮鸩止渴"式的大规模"强刺激"不可持续。横看海外经验,如德国,得益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率先实施的"结构性改革"——严格财务自律,保持并提升传统(出口)优势。例如2014年德国GDP增速保持1.5%,甩出"欧猪5国"几条街。好了,让我们切实落实结构性改革,不搞"强刺激"吧! 10、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这次听懂了,听明白了 供给侧改革是神马呀?今天总理是这样说的: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我觉得终于用咱老百姓的语言简明解释了啥叫供给侧改革。按总理的讲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未来5年房价可以适度降一下,公共服务供给能够多一些,生态环境能够好一些呢?我坚信,让我们共同期盼吧! 11、2016国际环境怎么看?没有过不去的坎 国际环境不咋地,经济软,贸易乏,金融波动不定,战乱冲突频仍,总之一个"乱"。全球经济增长率3%,贸易增速六年来最低,全球股市坐过山车,中东战乱,难民遭殃。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和国际深度融合,国际环境不好,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不过,总理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 12、2016自贸区怎么做?给中国贸易伙伴建个群 自由贸易区是国家战略,2016年要加快实施。2016年,要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就是要签了),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就是有谱了),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就是还在谈),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就是要准备了)。全球贸易低迷,美国又在扎TPP"篱笆",我们怎么办?就是要广泛扩大朋友圈,给中国贸易伙伴们建个群,让自由贸易的"红包"惠及国内外。 13、投资环境怎么样?"可预期性管理"补短板 曾几何时,不少媒体开始议论我国国内投资环境问题。一些跨国公司的正常战略调整、撤资被认为是"逃离中国"。但且慢,让我们看看数据再说。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亿,同比增加6.4%,较2014年扩大4.7%。这是在全球贸易下降(2015年增速降至2.9%),全球经济复苏乏力(2015年增速2.5%)的条件下完成的,难能可贵。不过正如总理所述,加强与外界沟通,培育国内投资环境的"可预期性"确实是我国政府应该加强的一个"短板"。 14、"消费拉动经济"怎么做?升级消费结构,挖掘消费热点 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6.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解读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6大亮点两会专题。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更好的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需要挖掘新的消费"富矿"。2016年要继续支持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费业态。 15、2016房地产怎么办?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 2016年开年一线沪深大暴涨,三四线房地产烂大街,老百姓心慌慌怎么办?总理说,因城施策,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一手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要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也就是更多棚改老百姓能直接拿钞票去买房了!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那就是说更多农民工和"外地漂"兄弟姐妹能在城市有个温馨的家。一手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需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一点点消化掉库存肠梗阻。 16、2016年会有失业潮吗?多渠道就业,社保托底 今年将要推行的"去产能",很多人担心我国出现大量工人失业,甚至会出现失业潮,这种想法有点杞人忧天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的第一部分,就是如何促进扩大就业,针对大学生要多渠道促进就业,针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要有托底帮扶,并对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进行培训,实现灵活就业。更随着我国"双创"的大力推进,新的经济业态不断出现,政府的财力也日渐雄厚,完全可以处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失业问题,不用担心出现所谓的"下岗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成员:王文、贾晋京、刘英、陈晓晨、胡玉玮、曹明弟、卞永祖、简练、杨凡欣、李振、展腾、程阳、杨福鼎、王敏、王娇)
2016全国两会热点解读(重点投资领域){2016年两会解读一路一带}.
新兴产业
李克强指出,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解读:分析称,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环境问题等,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亮点。一旦迎来政策利好,风险有望修复,反弹随时可能到来。具体到行业,可以关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健康养老、节能环保、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关键词:生态环保
李克强指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关键词:云计算
李克强指出,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李克强指出,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关键词:健康中国
解读: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十万亿市场规模。随着药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医保对药品价格的引导和监督加强,医疗市场运营效率的提升,医药行业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将有助于加强医疗服务业发展,实现包括医养结合、健康保险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关键词:养老产业
解读:随着“十三五”到来,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井喷。未来五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从目前缓慢提升阶段进入加速期,这是“十三五”期间最确定的宏观趋势,也是养老产业发展“黄金阶段”。
关键词:体育产业
解读:政策力度的持续加大,行业并购的动作频频,体育产业未来将成为国家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发展也有望迎来一个“黄金十年”。在中国,体育产业链各环节,尤其是媒体、硬件、服务领域,都有机会诞生市值百亿、甚至千亿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在线教育
解读:考虑到我国地域广、差异大,信息化提升的空间较大。按照之前政策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模式,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并提升教育水平和经营效率,也给从事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相关企业,带来市场机遇。
关键词:国企改革
李克强表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解读: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升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和加快转型升级中的表率作用。今年以来,中央已经释放了一系列政策信号,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未来几年,国企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将非常频繁,央企兼并重组显得尤为关键,未来行业内合并重组、兼并收购上下游一体化整合以及海外并购将盛行。
关键词:现代农业
李克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2016年两会解读一路一带}.
李克强表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医改革
李克强指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2016全国两会热点议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16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
反腐倡廉
刚刚过去的2015年,党和政府持续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打虎”“拍蝇”不留死角,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从治标入手,加大治本力度。
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铺就驶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更加坚固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