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团活动总结>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完成情况汇报

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完成情况汇报

详细内容

篇一:《怀来县水务局2012年半年工程进展汇报》

怀来县水务局

2012年水利项目工程进展情况汇报

2012年是实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巩固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年初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积极争资立项,扎实工作大兴水利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京畿发展强县”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局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民生水利建设

一是农田水利“便民”项目工程实施步伐加快。2012年我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投资为1800万元,项目区涉及我县粮食主产区11个乡镇33个行政村。工程设计铺设地下输水管道38.93万米,项目实施后,实现节水灌溉面积4.5万(其中新增1.5万亩,改善3万亩)亩。截止目前,完成工程总投资1260万元,占下达任务的70%。共铺设地下输水管道27.3万米,出水口6500套,更换机泵98台,管道沟开挖回填41.8万m3,混凝土0.15万m3,浆砌石0.8万m3,新增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15万亩,其中新增节水面积1.05万亩,改善2.1万亩。目前剩余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饮水安全项目“润民”工程全面持续开展。工程投资为1170万元12个乡镇25个行政村2.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工程预计新打并配套机井25眼,铺设地下输水管道29.2万米。1

目前完成工程总投资936万元,占下达任务的80%。共完成新打饮水机井配套19眼,铺设各类供引水管道13.3万米,安装水处理设备19台,解决了1.8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水土保持项目工程侧重节水“惠民”项目建设。2012年京津风沙源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投资232.7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群众自筹132.71万元)。全部实施100处水源工程。涉及到我县11个乡镇33个项目村,计划打井8眼,机井配套26处,修建蓄水池32座,维修扬水站一座。目前完成投资45.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9.4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6.22万元)。占下达任务的20%,完成机井2眼。在建蓄水池9个。

二、实施“安民”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县城东沙河治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为1700万元。主要拟对县城东沙河左右4800米堤防进行维修加固。截止目前,完成投资1600万元,占工程总量的94.1%。其中完成土方32万立方米,浆砌石19500立方米,铅丝笼6400立方米。完成拆迁征地补偿168万元。

二是积极搞好水口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我县水口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投资243万,目前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

三是组织好抗旱保春播工作。

去年下达我县抗旱资金200万元。我们经过实地调研,系统论证之后,采取早下手、早准备、以增强抗旱设施能力,2

完善抗旱设施为手段,积极打好春季抗旱播种基础。共购臵了25套移动灌溉设备、输水管道15000米,极大的提升了抗旱能力,同时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拉水送水、抗旱浇地、维修机井设备、抗旱机具出租、建设小型抗旱工程等全方位抗旱服务。另外,我们积极组织洋河二灌区与洋河水库,顺利完成了河川地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9万亩耕地的春汇工作。

三、深入推进水利普查工作

我县涉及普查对象较多,情况较复杂,经过前段清查和普查,截至目前,通过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信息输入的细化量化,录入的同时进行校核,因此该数据较为合理可信。目前进入到数据审核上报的第三阶段。下一步工作依然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的特点,仍需加强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积极配合,确保按时、高质地完成水利普查任务

四、上半年存在的问题

项目前期工作难度大。当前我县水利建设量大面宽,水利建设投资主要依靠上级支持,争取国家投入,特别是大中型项目的投入,前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资金需求十分巨大,投资政策的变化,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如在2012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由于上级批复迟,资金下达晚,导致开工较迟。同是上级下达的资金,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而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难以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施进度。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3

一是加大在建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有序推进;东沙河治理工程汛期前圆满完工;京津风沙源水土保持项目工程快速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年内完成。

二是继续全力以赴抓好防洪防汛工作。面对今年特殊的防汛情势,认真落实领导包库、包重点区域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要认真抓好汛期安全检查工作,对我县的水库河道、堤防、水库、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地段进行了全面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确保2012年全县安全渡汛。

三是积极争取已立项目的早日批复,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四是如期完成我县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任务,确保数据完整、详实、真实,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作用。

当前,各项工程建设进入到关键时期,我们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建设力度,加快在建工程进度,并进一步做好明年的项目前期规划申报工作,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怀来县水务局{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完成情况汇报}.

2012年6月29日

4

篇二:《水利局争资立项情况汇报》

安化县水利局

二○一一年上半年争资立项和工程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上半年,县水利局紧靠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充分结合本县水利实际,共计争取中央、省各级项目投资3576万元,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50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争姿立项情况

上半年争资项目包括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其中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伊水乐安镇段治理)550万元,2010-2011年山塘清淤扩容项目600万元,第二轮重点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大洞冲、东风、游溪坑、密岩、后溪坑、盐井6座水库)共计1636万元,2011年四水及洞庭湖治理项目(资水柳溪河至吴家湾段资水治理)500万元,安化县县城防洪工程第二期项目200万元,2011年中央级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共计310万元。

二、工程建设情况

上半年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进展顺利。具体如下:

四水治理城南防洪堤(第二期)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汛期结束后再进入上部结构施工。

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因十二五规划仍在审批过程中,暂无新建工程项目。

山塘清淤扩容工程。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的6座小Ⅰ型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022万元,工程总进度为60%,具体如下:江南密岩水库已完成大坝的内外坡整修加固,坝体的帷幕灌浆,正进行溢洪道的整修加固,工程总进度96%;乐安游溪坑水库正在进行帷幕灌浆,内坡冲抓回填等,工程总进度58%;羊角塘大洞冲水库已完成防汛公路改造和白蚁防治,主体工程放在汛期过后进行,工程总进度10%;东坪东风水库已完成大坝的内外坡整修加固和输水建筑物的改造,正在进行坝体的帷幕灌浆等,工程总进度88%;乐安盐井水库已完成大坝的内外坡整修加固,坝体的帷幕灌浆、输水涵洞的防渗处理等,正在进行溢洪道的整修加固,工程总进度85%;梅城后溪坑水库已完成大坝内外坡整修加固、防汛公路改造等,目前正在进行帷幕灌浆、溢洪道改造,工程总进度58%。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伊水滔溪段及仙溪段河道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土方开挖8.7万方、土方回填6.2万方、河道疏竣13.6万M、浆砌石护坡1.4万M,累计完成河道治理长度6.4公里,其中新建堤防长度4.2公里、加固堤防长度1.8公里,工程形象进度98%;伊水乐安镇段河道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土方开挖2.0万方、土方回填2.2万方、河道疏竣6.8万M、雷诺护坡0.4万M、格槟挡墙0.3万M,累计完成河道治理长度3.7公里,其中新建堤防长度2.3公里、护岸护坡长度1.2公里,工程形象进度72%。

32333

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暂无新建工程项目。

四水治理城南防洪堤(第二期)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汛期结束后再进入上部结构施工。

资水柳溪河至吴家湾段治理工程。计划刚下达,处于开工前期工作阶段。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争资立项工作重点主要为农村安全饮水、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修改完善十二五农饮安全规划,争取今年第一批项目。因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十二五规划正在省发改委、财政厅进行审批,故上半年没有该方面的投资计划下达。下半年准备按照上级要求,对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争取早日通过审批,在年内获得上级投资。

继续小型水库出险加固项目规划,争取更多投资。目前我县还有12座小Ⅰ型、97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下半年准备按上级要求做好规划,争取更多项目计划早日下达。

开展洋水奎溪、马路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目前我县洋水奎溪、马路段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已经获得上级同意。下半年准备按计划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篇三:《水利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水利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1年,水利局党组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水利服务民生、支撑县域经济、维护稳定这个工作大局,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实施意见‣(皖发„2011‟1号)文件精神,按照水利“新十条”要求,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发扬“团结协作、奋发有为、艰苦努力”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的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水利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一)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创佳绩。

去冬今春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日上工劳力4.0万人,投入各类机械110台套8893千瓦,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10627.2万元,累计完成劳动积累工462.8万个,兴建各类水利工程3862处,完成土石方488.2万方,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占市农指下达计划任务的118.45%,更新改造电灌站23座3165千瓦,新打及恢复机井350眼,配套桥涵闸斗农毛门2130座。全县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6.9万亩;建旱涝保收农田4.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改善防洪面积8.8万亩,建节水灌溉面积3.6万亩,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15万人。做到了当年工程,当年配套,当年发挥效益。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模大于往年,声势好于往年,措施多于往年,质量优于往年,效益胜于往年,县有重点,乡有工程,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良好发展态势。由于成效显著,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第十六届“江淮杯”竞赛评比银杯奖。

(二)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扎实开展

一是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陈安泵站拆除重建工程顺利完工。2011年1月,我县开始实施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陈安站

拆除重建工程,至5月底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完成投资699万元,保障了灌区内水稻插秧和灌溉用水需要,深受灌区群众好评。另外,2011年度双庙泵站、姚湖泵站拆除重建工程按正计划有序实施。

二是荆山湖行洪堤退建加固工程及澥河、新淝河治理工程稳步推进。根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和淮干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处关于荆山湖行洪堤退建加固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安排,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及时完成相应的征地拆迁及移民安臵工作任务,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该工程总投资67012万元,涉及到我县常坟、马城、找郢、荆芡4个乡镇22个行政村;目前,退建段和加固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涉及我县包集镇、陈集乡及古城乡的澥河、新淝河治理工作正在稳步开展,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已完成。

三是荆山湖行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顺利竣工。荆山湖行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批复工程总投资666万元,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改建王常路和张码路,新建砼道路4586米,由市水利局作为项目法人组织实施。为配合市水利局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我局抽调人员成立了荆山湖行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现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工程项目建设日常管理工作。该工程于2010年12月开工建设,至2011年5月底已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完成投资666万元。

四是黄苏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如期完成。淮河一般堤黄苏段历来都是我县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该段为历史险段,座弯迎溜,每年段崩岸都十分严重,特别是今年9+650~10+000处发生严重崩岸,严重危及堤身安全。黄苏段险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局及时委托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测量队进行断面测量,并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了•黄苏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实施方案‣。4月8日,省水利厅在蚌埠市组织召开了黄苏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实施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4月12日,经过竞争性谈判,由蚌埠市江河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担黄苏段崩岸抛石和堤后戗台填筑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工程自4月15日开工,征用土地近50亩,5月25日完成抛石和堤后戗台填筑工程,6

月7日完成外滩填土,6月16日完成护岸工作,累计完成抛石4.0万方,堤后加戗台土方6.9万方,完成投资820万元。

五是2011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验收。我县2011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省政府民生工程之一,涉及包集、陈集两个乡镇,新建水源井5眼,铺设管道31.3千米,可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3万人,完成投资1888万元。12月8日,该工程已通过县级验收。

六是201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通过市级验收。我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位于古城、淝河俩乡境内,治理面积3.5万亩,总投资1597.48万元,该工程项目与2010年9月开工,2011年5月底完工。11月23日,由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古城乡政府等单位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对我县201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该项目获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绩效考评“先进单位”。我县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位于包集镇、陈集乡境内,涉及薛场、永佛等7个行政村,治理面积3.5万亩,工程总投资1816万元,计划工期2012年3月20日完工。

七是2011年度孙庄灌区高效节水和水源基础设施项目有序开展。我县2011年孙庄灌区高效节水和水源基础设施项目位于兰桥乡孙庄、红光村,万福镇镇东村三个行政村。项目区总治理面积1.14万亩,工程总投资1166万元。目前工程正按照计划积极实施,计划明年4月底完工。

(三)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抗旱工作有条不紊。今年我县遭遇历史罕见大旱,在大旱面前全局广大干群积极行动起来,组成抗旱技术指导组、机泵抢修组、水情及水源调度组、物资调配保障组等全身心投入到抗旱保苗战斗中。加强技术指导、科学调度水源、全力开机翻水、帮助乡镇抢修机泵、架设流动泵站、调配抗旱物资、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和国有泵站主力军作用,国有泵站共开机翻水1.4亿立方米,架设流动泵站15处605千瓦,抢修泵站17座60台套6032千瓦,调配抗旱机械135台套,铸铁管500多节,为全县大

旱之年仍然取得小麦增产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防汛工作扎实有序。一思想认识到位。牢固树立来大水、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抗大旱的思想,坚持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汛前检查到位。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县境内的河道、堤防、涵闸、排灌站等涉及到防洪度汛安全的险工险段,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地检查。三防汛预案和应急演练落实到位。我局先后编制了•怀远县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预案‣、•怀远县荆山湖、汤渔湖行蓄洪区迁移安臵方案‣、•怀远县城市防洪预案‣、•黄苏段应急治理工程安全度汛方案‣及•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方案‣等,做到防患于未然。5月16日,县防指、县人武部组织120名基干民兵,从水利局抽调20名工程技术人员,在淮河外滩李嘴渡口联合举行了抢筑子堤、封堵缺口、固定滑坡三个科目的防汛抢险应急技术演练,从而提高了抗洪抢险的实战能力。四防汛物资储备到位。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在我局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储备了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如草袋、化纤袋、碎石等物资。同时,按照•防洪法‣规定,要求各乡镇组织群众每人筹集化纤袋1条,每户筹木桩1根,集中到乡(镇)政府统一保管,以保障抗洪抢险需要。五按时完成黄苏段应急治理度汛工程。按照省水利厅和省、市防办4月8日纪要会议要求,我局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精心组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黄苏段应急治理度汛工程,完成土方6.9万方,抛石4万方。

三是战胜历史罕见降雨造成的涝灾。8月26日20时—8月27日9时,我县西南、西北部乡镇普降特大暴雨,13个乡镇降雨量超过220mm,其中河溜、淝南、龙亢、包集、陈集、淝河、双桥等11个乡镇平均降雨量达315mm。这次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我县中北部地区,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河溜镇和淝南乡的燕集,分别达到413mm和423.9mm,是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短时间降雨之集中、雨量之大,为历史所罕见。

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致使我县芡河、沿涡、北淝河中游、

新淝河、澥河流域内农田、道路、村庄普遍积水,沟塘溢满,田沟不分,有的洼地积水达1.5米左右。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85.5万亩,全县受灾人口35.19万人,为确保我县涝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我局派出七个工程技术组,指导乡镇抢排涝水。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扎实有序地开展排涝救灾工作,保障全县排涝救灾工作高效运转,我局配合县防指先后下发命令、紧急通知11份,编写排涝救灾工作简报10期。

抗击特大暴雨排涝期间,全县共开启排涝涵闸31座,沿河洼地排涝站开机29座103台套12080千瓦,抢修泵站5处,架设流动泵站3处。至9月1日,全县85.5万亩积水受涝面积已全部排完,累计排水总量4.1亿方,其中自排水量3.7亿方、机排水量4524万方,为全县防汛排涝救灾减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重拳出击打击淮河非法采砂,保障淮河安澜

为保障淮河安澜,年初我局即安排专人在赖歪嘴泵站驻点,24小时不间断对我县境内淮河河道进行巡查,严厉打击淮河非法采砂。7月8日,水利部和省政府在蚌埠治理淮河采砂会议召开后,我县积极响应开展专项打击非法采砂治理活动,自9月6日开展强行拆除采砂船只行动以来,由我局牵头河道、公安、海事、交通、沿河乡镇政府等部门,租用拖船、吊车等设备,雇佣氧气焊人员6名,并调用车辆8台、执法船4艘、抽调各成员单位及沿河乡镇人员70余名,进行专项打击淮河非法采砂工作。共强行拆除采砂船只160余艘,并实行船只集中停靠。目前,我县境内淮河河道自蚌埠与淮南交界处到马城段的采砂般只已基本清理拆除完毕,保障了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五)水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省、市水利普查办的要求,完成了县乡水利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培训等工作,同时按照普查的时间节点,完成了第一阶段清查阶段各项工作,通过了国家、省、市水利普查办公室的检查验收。目前,普查阶段工作进展顺利。

二、水利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四:《关于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报告{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完成情况汇报}.

县水利局局长孙肖平

2011年4月28日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请予审议。{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完成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强化农田水利管理,深化农田水利改革,不断提高农田水利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能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十一五”农田水利主要建设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农田水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县农田水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监督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农田水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涟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地表水源供给工程、灌北引水干渠疏浚工程、盐西除涝工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累计开挖

土方8000余万方,疏浚县乡河道114条688公里,兴建加固涵闸80座,改造农桥750座,新改建电灌站54座,兴建各类配套建筑物8682座,建设混凝土防渗渠55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60万亩,高产稳产田达到45万亩。21.3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重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我县农田灌溉除涝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改变了农村水利基础较差的状况,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纵向看,“十一五”全县农田水利发展步伐明显提速,为历史最快时期之一。

五年来,累计投入各项水利建设资金13.1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的5.8倍,2010年实现水利投入近3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11.2倍。强大的资金投入确保了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强势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展开,长效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农田水利科技切实加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工程管护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行业建设全面加强,服务三农能力不断提升。

——从横向看,“十一五”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快于周边地区,水利发展亮点纷呈。

五年来,我们在财力较弱、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抢抓机遇,争先创优,农田水利建设、改革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涌现出了许多亮点。2008年,涟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通过省部级验收,

塑造了全省中型灌区改造的成功典范。同年,水管单位改革工作全省领先,获得全省水管单位改革综合考评一等奖。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省领先,成功经验全省推介。2010年,“十一五”农村河道疏浚高水平通过省级整体验收,得到了省厅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从管理看,“十一五”水利制度不断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水资源规范管理、水利站财务集中管理、档案管理、后勤管理、党务人事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工会和信访稳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同时,进一步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增强了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激励机关干部职工改进工作方法、恪尽职守、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010年,我县水利局再次荣获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省水利工作“先进单位”,连续第九次荣获全市水利目标综合考核一等奖;小潮河闸管理所被市局授予“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城郊、百禄、孟兴庄水利站被市局表彰为“先进水利站”,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荣获全县“先进基层单位”。《中国水利》、《中国财经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灌南水利建设成功经验,社会反响强烈,灌南水利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保障措施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水利“十二五”规划、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开局之年。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灌南”主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统筹兼顾,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在第一期重点县项目综合目标考核全省领先的基础上,今年又率先实施第二期重点县工程。该期工程投资2860万元,涉及李集、孟兴庄、汤沟、三口、新安5个乡镇21个行政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连片治理。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工程进度全省第一。

涟中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该工程位于涟中灌区内百禄、新集、花园、三口、新安5个乡镇12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1001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近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改善排涝面积4.5万亩。计划于近日完成招投标,11月份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分三期实施,总投资1.04亿元,解决我县不安全饮水人口21.34万人。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一、二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位居全市前列。

中央财政新增农资项目。该工程分布于新集、百禄、花园三乡镇,总投资1145万元,工程已于3月2日以优良等级通过市级竣工验收。

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计划疏浚县乡河道24条100公里,完成土方273万方,工程投资1906万元。项目实施后,河道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增加、改善排涝面积20万亩,增加、改善灌溉面积0.72万亩,年均减灾效益200万元。目前,绝大部分乡镇已完工,预计5月底迎接市县验收。

(二)落实举措,确保完成全年农田水利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推动水利建设大发展。如农村饮水安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及涉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保证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目标引领,强化考核。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完善水利建设年度计划,并将重点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由县政府与有关乡镇和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纳入目标考核,加强督查督办。同时,将全县14个水利站纳入目标考核,实行“每月汇报、季度总结、年终考核”,动真碰硬,不打和牌。

篇五:《水利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水利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关心下,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了以农村安全饮水、河堤为重点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解决了一大批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不断完善了全镇农田水利设施,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高桥经济社

,先后安排2个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两个移民安置小区的饮水问题。今年,全镇新安排农村饮水工程3处,**村2处正在建设,**村1处即将招标实施。

(二)河堤工程建设

河堤工程是加强防洪保安和保护基本农田重要保障,县水利局对我镇给予了大力支持。近3年来,全镇共争取资金300余万元,新修河堤3500余米,其中**村建2500余米、**村建1000余米,使500余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确保了沿岸农户汛期安全。****农业园区新建河堤2900余米,恢复整理土地500余亩。

二、请求解决的问题

1、对**园区河堤等工程予以支持。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园区实施的河堤、农田建设等项目均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公司也无能力承担所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不能按时兑付已建项目工程款,将会成为我镇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请求县水利局对开源农业园区河堤、农田建设项目给予支持解决。

2、请求对**农业园区节水灌溉工程给予立项支持,以充分发挥园区效益。{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完成情况汇报}.

3、集镇饮水工程管道老化,经常破损和停水;无净化设施,水质差;水压低,新建6层房屋无法供水,中心小学区域因地势高供不上水。

篇六:《XX县水利建设管理交流材料》

XX县水利建设管理交流材料

XX县水利局

2012年,XX县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本年度水利工作计划,明确了水利建设目标,强化了水利工作重点,细化了水利建设任务,落实了水利建设责任,现将我县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抓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的基础和工程成败的关键,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前期工作,做到严把“三关”。一是项目规划关。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规范和文件规定编制可研、初设或实施方案。二是专家评审关。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设计报告或实施方案进行认真评审。专家评审不过关的,由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或重新编制。三是行政审批关。我们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予以审查。按管理权限,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规模、标准、工期和投资。

二是抓好冬春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去冬今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1273万元,工程于去年12月份动工建设,今年4月底全面完工投入运行,实现了新增水田灌面305亩、新增水浇地399亩、改善灌溉面积2569亩、恢复灌溉面积1779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12亩。工程实施后,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我县农业丰收奠定了良好的水利基础。

三是抓好病险水库治理工作。近年来,在中央、省、市

水利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2012年,县水利部门又抢抓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机遇,及时启动了流长乡烂泥沟、石硐乡上寨、鹿窝乡堰地和养龙司乡擦耳岩等4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总投资504万元。通过治理病险水库,提升了全县防洪、抗旱以及及水资源调控综合能力,为全县农业生产用水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四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根据XX市水利工作总体要求和我县水利建设情况,今年年底,我县将完成“十二五”规划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1.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届时,全县将解决19.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五是抓规范管理。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规范要求,明确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的职责,规范参建各方的行为,使各方既相关制衡,又相互协调支持和配合,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六是抓制度管理。我局制定了联席乡镇水利工作制度,明确了包片联系领导、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加强与乡镇的沟通协调及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部分项目委托乡镇实施,解决了过去由县水利局包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权责不明、独立工作的局面,并将工程完成情况纳入对乡镇的重点考核内容,以制度建立促进工作落实。

七是抓质量管理。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关系到灌溉效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通过科学编制方案、加强技术指导、精选优良的施工队伍、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合同等措施来严把工程质量关,督促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以强化施工监督管理作为抓好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推进工程进度。

八是抓资金管理。根据全县水利建设计划,严格控制投资计划及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管理,尽量做到建设资金不超预算。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履行资金使用报批手续,规范资金使用程序,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把每一分钱都落实到工程建设上。

以上汇报,仅仅是我县前一阶段水利工作的做法,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我们的水利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今后我们将借鉴先进县市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弥补自身的不足,相信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县广大干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局全体水利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力争使我县的水利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

XX县水利局

二O一二年九月八日

篇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12-4

一、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共投入劳动积累工255万个,投入资金642.69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670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6件、地窖274件、旱地水池251件、岁修1358件、防洪沟970件、排涝沟801件,增加蓄水2.56万立方米,解决了1.58万人和0.79万头大牲畜[de]饮用水困难。二是完成坡改梯500亩、造林1.52万亩。三是改造中低产田地3.13万亩。四是新修和维修公路160公里。五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6平方公里,新增灌溉面积0.5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7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万亩,保护农田2.4万亩,除涝0.61万亩。

二、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我县高度重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一是早在2003年10月底,县政府就责成县水利局抽出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de]工程项目进行勘测,提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de]初步意见。二是在全市召开2003年度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前,县委、县政府于2003年11月中旬,召集了有关部门就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以彝政发〔2003〕34号文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下达,就工作措施和时间要求进行了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到工作早计划、任务早落实、群众早行动、工作见实效。三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de]安排及时将任务措施落实到项目、到技术人员,全县在12月中下旬就迅速掀起了冬春农田水利建设[de]高潮,所有建设工程在4月初就全面竣工。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为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水利局局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de]“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领导组”,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de]领导。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de]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水利部门直接抓。在整个工程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