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丰满外祖母
详细内容
篇一:《我与祖母》
我的祖母生活在甘肃定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打我记事,祖母的双脚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直到她离世。父母亲因为生计的缘故,常年奔波在外,所以我的童年乃至整个少年时光,都跟祖母生活在一起,跟着他的足迹,踏遍了那个静逸的如同世外的小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田间地头,茅屋瓦舍,一片树荫下或者一条小河旁。她给了我一个如摇篮般呵护的童年,也给了我一个关于故乡最为清晰的轮廓。以至于后来很多次邂逅故乡一词时,总会与祖母佝偻着身躯的形象相自重合,直到祖母去世,我才知道,没了祖母,抽象的故乡概念,便再难找到落脚的地方。童年也如一场懵懂而稀梭的梦,愕然间醒来。我是在家乡上的小学,记得那时候去学校要翻两座山,绕过一条河,每天要很早起床,雄鸡尚未报晓之前,我就被祖母“尖唳”的喊声叫醒。她边轻摇我的脑袋边喊着我的乳名,我很不情愿并努力争着眼睛,抱怨着说还早,再睡会,然后又朦胧中睡去。这时候祖母总会一边“唠叨”一边给我做早饭,在这过程中她还会不厌其烦的催我好几次,而我都是“厌恶”着她,直到早饭做好之后,我才极不情愿的起来,随便吃两口便跑出门去,这时候她就会急匆匆的追出来,站在门口,半弓着腰喊饭吃完再去,不要着急路上小心之类的话,我哪里听得进她的那些“唠叨”,便应和着追伙伴们去了,她手里总是捏着还没来得及放的柴禾,不住的摇着头叹气。记得有年六一节,我参加的一个小节目要求我们穿统一的白球鞋白衬衫,那时家里就我跟祖母,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哪有多余的钱给我买鞋。但我还是告诉了祖母,记得当时她并未说什么,只是摸着我的脸,我能分明感觉到祖母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划在我皮肤上的感觉,有一点疼但更多的是一种痒痒的舒服,能闻到阳光的味道,暖暖的,也有月光般的轻柔感。小时候很多个月色清凉的夜,都是这双满布老茧的手,给我驱蚊避蝇,挠痒盖被。以后的二十多天里。祖母起早贪黑的在一片杏林里打杏子,将打来的杏子扒开,晒成杏干,集做杏仁。终于有一天,祖母兴冲冲找到一个去赶集的村里人,用卖杏干得来的钱,托他给我买了白球鞋,白衬衣。小学五年级还没上完,我就被父母带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是极不情愿的,可对于当时的我又无可奈何。父母说那边孩子上学方便,受教育的条件也好,我记得祖母也是没有说话,只是嘴角在抽搐着,身体也有些微微地颤,半天之后才“嗯”了声。她那时候大概六十多岁吧,身体也还硬朗,还能在田里劳作。那是我第一次与她真正意义上的离别,开始了与祖母聚少离多的生活。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厚,整个村子都盖在漫天的雪花里冬眠,我跟着母亲自山底往山顶走,送我们的亲朋很多,祖母也在其中。我一边艰难的爬着山路,一边不时地望山脚下看。祖母戴着一方黑色的头巾,照样是弓着腰杆,由于下着雪,她左手拄着一根拐棍,但还是颤颤巍巍的,右手不时的朝我们挥着,嘴里似乎喊着什么,但我已听不清。山路蜿蜒,祖母视力逐年不好,可能是看不清楚我们了,她就一直往前走,直到前面一个高起的土墩,她试图爬到上面,由于雪滑,尝试了几次,弯曲瘦弱的身体终于还是爬了上去,然后拍拍身上的雪泥,继续目送我们直到山顶看不见的地方。当时我鼻子酸楚,强忍住眼泪,心想男孩子再怎么也不能哭。后来的日子里我看过她三次,这样的场景也上演过三次,每一次都如此那般,那山那人,那雪那冬,唯一不同的是祖母的背,一次比一次弯曲,身体也一次比一次虚弱。我高中毕业那年回老家,陪了她一个多月,那个夏天走得太快,像山岗上偶尔掠过的风,凉爽惬意但转眼间消失不见,那时的祖母已不能去田间劳作。她在那片山里辛苦了一辈子,一直勤俭,到晚年落下一身的病痛,晚上经常起夜上厕所,翻身就艰难的需要半个小时。有次我扶了她去,次日她便一直说孙子真好,孙子真好。她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想,有人稍微给她一点点的好,她便惶恐般的记在心里。我离开她的前一个晚上,她语气哽咽的说有时间多来看看她,她老了,见一面就会少一面,近乎哀求。我肯定的答应着她并承诺过年放假一定回去陪她。没想到并未等到过年她便离开了我,四叔打来电话,我一个人躲在宿舍的阳台,哭的几欲昏厥,都不知悲为何物了。我答应过看她,但我去看她时她已看不见我了,我许下了一个此生已难以完成的诺。祖母的最后一面,是在
安葬时见的,那时正是深冬,又一场漫天大雪。她在飞雪的冬天送我三次,我知道每一次送走之后便开始期盼我回去看她日子,对一个暮年的老人来说,以年论期,该是多么久远而又无望的等待,何况是我这样的,归期未期!而今我送她一程,也是在漫天飞雪的深冬,我试图跟着她当年的心跳,也幻想一场无望的等待,期盼有生之年能与梦里,再能一握她布满老茧的手,听一句她唤我乳名的声音。那些唯有祖母能给予我的,疼痛兼带的温暖,刻骨包含的亲切!而我在写完此文时才觉醒,斯人早已逝,内心深处最为温暖的称呼——我的奶奶,也已变成此刻纪念性的文字——我的祖母!后记:一直没有勇气提笔为奶奶写一点文字,甚至无勇气主动去搜寻有关奶奶的记忆。写过不少文,唯有这次,痛彻了我整个的心扉!2012/6/13晚于兰商
篇二:《回忆我的外祖母》外祖母离开我们已快三年了,我总是不时的会想起她老人家。
零九年的冬天,外祖母得病卧床近半个多月,(那时我还在外面)妈打电话给我说:你快回来吧,见你外婆最后一面。我请了假,买了车票,敢到家,舅就叫我去看外祖母。我到外祖母的房间,就看到亲戚们都站在外祖母的床边,个个都满脸悲伤。我走到外祖母的床檐,看着外祖母的双眼闭着,嘴唇干裂,当时的外祖母也已不能进食,只能用米汤和水浸湿嘴唇和喉咙。我握起外祖母骨瘦如柴的手,心中一阵悲伤,不相信外祖母就这样离开我们,我靠近外祖母的耳边叫唤着外祖母,可是她老人家只是静静地躺着,不理我也不应我!两行泪眼从我眼角流出,我紧握住外祖母的手,不愿谁把她老人家带走!外祖母还是这样静静地躺着,一点微弱的呼吸,几天过后,外祖母还是把我们撇下,自己就这样悄悄的走了,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什么话!
外祖母是个有福的人四代同堂。外祖母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还孙子孙女外孙十七个,曾孙五个。像这么大的一个大家庭,在新年里拜年的时候,差不多都能聚在一起,那一份热闹,那一份亲情团聚之情,都能使外祖母笑容常挂在脸上。七十多岁的老人,还看见哪里忙就到哪里帮忙,有时忙得不亦乐乎。舅母说:您到那里坐会儿,这里有我们,外祖母笑着就坐到一边,跟舅母和姨母们聊家长里短。
外祖母的儿女们都很孝顺姨母们每次回家看外祖母,总是会带一些补品和保健品,或是给些钱给外祖母,其实这些钱,外祖母都不会用的,都放在那里;有时也会退还给她们。秋收时,舅舅们每年都会送几担谷给外祖母,这是外祖母和外祖父一年的粮食。在我记忆中,我从小到大,知道外祖母和外祖父一年的粮食,都是舅舅们供给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不种田,只种一些菜和红薯,还有一些茶叶树。舅母们对外祖母也很孝顺她们从来不和外祖母争吵,虽然有一些小事,但舅母们都是让着点。
我小时候,很喜欢去看外祖母。外祖母在世时,表哥姐妹弟们,都会到外祖母这边来座,来玩,(他们离外祖母都很近)还有附近的小孩,也会过来揍热闹。外祖母家门口就是一块场地,门前有一棵大杨梅树,靠边有一棵橙子树,最边还有一棵小一些的杨梅树。七月份时节,杨梅熟透了,我爬到树上,看到哪根树枝上有熟透的杨梅,我就坐在哪根树枝上,专挑红透了的吃,直吃到牙齿发酸,才肯从树上下来。
我喜欢去看外祖母。记得有一次是小学放暑假,我和我弟,给家里留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和弟弟去外婆家了,拿六个鸡蛋。到外祖母家时,外祖母看到我们,笑着问:是郑锋、二几(家乡话)来了?你妈知道吗?我们说:外婆,是我们来了。我们给妈妈留了一张纸条,说我和弟弟到您这里来了。外祖母问:你们俩个来做什么啊?我们说:来玩,来帮舅舅摘茶叶。因为帮舅舅摘茶叶有钱赚,我记得那个暑假挣了几十块,心里乐滋滋的。当我和弟要回去时,外祖母总会用纸包几颗糖,或给我们一人十块钱,我们会高兴的接着,对外祖母说:我们回去了啊。
一个声音,不时在我耳边萦绕。那是我读初中一年级,我爸妈都外出了,我和弟跟着外祖母。那时我晚上都会去三舅家去睡,每天早六点左右,外祖母起床,七点左右,外祖母会到三舅家楼下,叫唤我:郑锋啊,郑锋啊,还不起来,都几点了?这样连续叫几遍,或是大用力喊了,外祖母干咳嗽几下,三舅母就说:您就让他再睡一会儿,还早。然后,外祖母就跟三舅母谈聊一会儿。我朦胧着双眼,穿好衣服起床,那时,表弟表妹们也都起床了,吃完早餐,上学的上学。不知为什么?外祖母的叫唤声,不时地会在耳边回响。
现在一切都变了,自外祖母离开我们后,感觉整个大家庭都变得冷清了许多。虽然外祖父还在世,但怎么也感觉不到以前的那一种快乐、热闹,再也看不到外祖母那张幸福、开心的脸了。现在再忆起,还能清晰地看见外祖母和外祖母的笑脸。
篇三:《我和外婆交换年龄》龙源期刊网.
我和外婆交换年龄
作者:张诗砚
来源:《创新作文(3-4年级)》2013年第11期
上学的路上,一阵奇怪的风吹来,渐渐地,我发现身体越来越不灵活,我扭头一看,身边的外婆竟变成了我的模样,而我却变成了外婆的样子。原来,我昨晚许的愿竟然实现了,我和外婆交换了年龄,变成了一个老太太!
我很激动:“噢,终于不用上学了!”我把外婆送进学校后,刚想跳起来欢呼,却扭到了腰。原来外婆的身体这么脆弱啊!我急忙学着外婆平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缠上了护腰的腰带,然后慢吞吞地走回家。{我和丰满外祖母}.
表弟正伏在桌子上认真地写作业。我端了一杯豆浆走进去,正在思考的表弟被吓着了,不耐烦地对我说:“外婆,我正在想问题呢,您快出去!”他说着便把我推出了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我心想:“嘿!这小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我关心一下他都不行?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
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做,便打算出门走走,顺便缓和一下情绪。
我小心翼翼地走出门,可是刚下了一级台阶,腿就抽筋了。我强忍着疼痛,艰难地挪动步子,终于走下了28级台阶。
我绕着大院散步,突然,有一个穿着轮滑鞋的小朋友向我冲了过来,我躲闪不及,和他撞了个满怀,我俩摔倒在地。那个小朋友“噌”地一下就麻利地爬了起来,可他却不管我,继续往前溜,还幸灾乐祸地冲我说:“自己不看路,摔倒也是活该!”最后,还是一位阿姨把我扶了起来。“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话?气死我了!”我心里既生气又委屈。
呼,我猛地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啊!这让我想到了外婆,她的确已经老了,手脚不灵便,生活起居就像我梦里所经历的那样,可真不容易。想到这些,我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加倍孝敬外婆!
篇四:《“我的童年,是和祖母一起度过的”阅读答案》“我的童年,是和祖母一起度过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然后答题。(16分)
(1)我的童年,是和祖母一起度过的。
(2)生活,就像坡地上的蒲公英,无奈的苦涩中,总有些幽香。那时,山晨的日子清淡,一包蓝靛,就是农村的全部颜色。祖母那架老掉牙的纺车,缠完了太阳缠月亮,把我童年的酸甜苦辣也都缠在了上面。
(3)当红日欲出未出的时候,晨曦被朝霞扑满金粉,大山给远天一片希望。晨雾用亦真亦假的变术,幻化出无穷无尽的野趣。
(4)夏日里,坐在老梨树下,听祖母讲故事。正在消失的晚霞,淡入了黄昏。望着祖母指出的牛郎织女星,默数着满天的星斗,我的心中充满了欢乐和童话。
(5)上学那天,按照我们乡下的习惯,为了讨个彩儿,祖母给我绣了个大红冠子公鸡,挂在脖子上。就在那年秋天,劳累过度的祖母病了,昏睡了几天几夜,我真怕她再也不能醒来。就是那年,祖母卖掉了出嫁时那对手镯,才给我凑足了学费。
(6)祖母病好后,望着我熬红的眼睛说:“孩子,你还没长大,我怎么舍得走呢!”
(7)读中学时,每次回家,望着老人菜色的脸,心里真不是滋味。
(8)我终于走出大山,到省城读书去了。临行那天晚上,老人给我打点行李,缝补穿旧的衣服,清点我儿时的玩具,翻看我小时候用过的笔记本。夜深了,老旱烟在黄铜烟锅里闪烁着如豆的一点星火,老人家久久没有睡去。到校打开行李我才发现,里面有十几个红皮鸡蛋和一双手工布鞋。双手捧着那双鞋,耳边又响起了祖母常说的那句话:“鞋穿不正,就要崴脚哇!山里的路是咱山里人走出来的呀!”那双布鞋我始终没舍得穿,寒假时,拿回老家,放在祖母出嫁时那口铜页包金的山榆老柜里。
(9)参加工作后,几次想接老人出来,她总是说:“冷不丁儿挪窝,舍不得走啊!”每次探家临行时,她总是站在山道上,望着我渐去渐远的身影,在大山的背景下久久不动。我回过头来,望着那风中飘动的白发,禁不住落下泪来„„
(10)故去多时了。听乡亲们说,后事是由我一位远房姑母办理的。那是一个多风多雨的季节,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这时,我多想大哭一场啊,可是,想找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姑母告诉我,老人临终前欲说不能,似乎有一些话要告诉我。如今,这些都被昨日的风刮走了,只有蟋蟀在墙角边,对着秋天悲鸣。
(11)重新站在生我养我的小院里,望着一片荒芜的田园,爬山虎翻过颓圮的院墙,无望地对着蓝天,寂寞地开着紫花。望着推走无数人间风雨推走苦乐年华的那盘石磨,望着依然陈旧依然引起我儿时记忆的关东木格子窗。那架纺车还在,那盏油灯还在,那把蒲扇还在,屋前祖母亲手栽的那棵梨树还在,连我童年玩过的弓箭和木刀也悬挂在当年老地方。仿佛锅里仍在散发着玉米饼子的清香,灶里仍在跳动着木柴的火苗。{我和丰满外祖母}.
(12)可是眼前呢,却是一片无声的沉默。难道说,祖母真的走远了吗?
(13)我多想找出那个谜一样的遗言啊!尘封的四壁,隐去了一切,落叶在阶前遮住了往日的足痕。祖母啊,你把要说的话留在了哪里?我清理书籍时,意外发现了个包裹,里面包着一个玉石烟嘴,一对耳环,当年的那双布鞋,也规规矩矩地躺在那里。
(14)望着这些遗物,我沉思了很久。老人似乎把千言万语都写在密密麻麻的针脚上。老人是在告诉我,鞋不可穿错,路不能走歪,是要我一定记住这些金玉良言呢。这时,我想起了祖母一生的顽强和执著,一生的期待和盼望。仿佛她此刻正站在门口,送走南行的雁群,遥望走出大山的孙儿。{我和丰满外祖母}.
17.联系全文看,第(13)段中祖母“谜一样遗言”指的是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作者是凭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破译这遗言之谜的。4分
18.第(8)段说:“那双布鞋我始终没舍得穿,寒假时,拿回老家,放在祖母出嫁时那口铜页包金的山榆老柜里”。结合上下文看,作者交待这一句的目的
是,“那双布鞋”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19.简要分析第(8)段中“鞋穿不正,就要崴脚哇”一句的言外之意。2分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和丰满外祖母}.
20.第(11)段属于环境描写,它在文中有何作用?加点的“荒芜”、“颓圮”、“无望”和“寂寞”几个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1)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10)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果把它改为不用比喻方法的一般陈述句,这句话可以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看,作
者在此不用一般陈述句,而用比喻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鞋不可穿错,路不能走歪祖母的遗物(或祖母遗留的那双布鞋)18.为后文作伏笔(或铺垫)线索(或贯穿全文)19.做人不学好,就要犯错误(意合即可)20.(1)渲染气氛(2)失去祖母的悲痛21.小溪顺着大山的山沟流下能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对祖母的哀思(均意合即可)22.符合题意即可(如:祖母的鞋;难忘的祖母;祖母<原文题目>)
篇五:《我和外婆》我和外婆
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没有空照顾,所以从小就住在外婆家,直到要读一年级才回到爸爸妈妈那边。以前小时候,我都会和外婆去菜市场或者是去田里帮忙,我也常常跟那边的小朋友玩,有很快乐的回忆。有一次,我和姐姐、舅舅去帮外公外婆挖蕃薯,外婆还我们如何分蕃薯的大小种类。在田里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虫子、蜘蛛、蜈蚣,我们还被吓到了!外婆还说蕃薯长出来的根是可以再继续种的,让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帮忙挖蕃薯虽然很辛苦,也很累,还要在大太阳下工作,全身满身大汗的,但可以帮外婆的忙,再忙也是很快乐,很有价值的。外婆的拿手菜有很多,像是面线、咸粥、米粉︹Φ龋羰俏蚁胍裕馄哦蓟崧砩现蟾页裕馄胖蟮姆钩H梦掖瓜讶撸叶蓟岫喑院芏唷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的皱纹和烦恼也越来越多,外婆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她每天都苦口婆心的说,叫我们要听话、要乖。外婆一直很辛苦,我常常都让她一直念,我知道她是关心我,但也很过意不去,现在我要让她不要一直再烦恼了,也会好好的孝顺外婆,让她无忧无虑。
篇六:《我的外祖母》MyGreat-Grandmother’slifestory
Mygreat-grandmotherwasashortbutthemostbrave,toughandsmartestwomanamongmyrelatives.Thissmallwomansufferedfoot-binding,arrangedmarriage,theGreatProletarianCulturalRevolutionandsoon.Whenshewasayounggirl,shehadtobearthegreatpainfromhertoesdaysandnightsbecausehermotherforcedhertowrapherfeet.Inherdays,shewasengagedtoherhusbandassoonasshewasborn.Mygreat-grandfatherwas5-yearolderthanher.Theyear,inwhichtheygotmarried,mygreat-grandmotherwasonly14yearsold.Shegavebirthtoninechildrenincludedthreeboysandsixgirls.Acoldwinterdayin1937,herhusbanddiedfromlungcancerandlefthernothingbutninechildrenandalargeamountofdebtwhichheowedbecauseofgable.Fromthenon,sheledadog’slifewithherninechildren.Notonlyherbutalsoherchildrenwerehungrytodeath.Shehadtopickuptheheavyburdenoffeedingtheiremptystomachsandtryingherbesttoearnmoremoneyassoonaspossibletopayoffthedebts.In1945,allthecropsinherhousewererobbedbyapileofbobbers.Shehadtoleaveherhometownandwenttocityinordertogetakindofwashingjobintherichfamilies.Butwhenmygreat-grandmotherreachedthecityinwhichshehadnorelativesorfriends,shehadtobegforfooduntilshegotherfirstjob.Thenthecruelestthingforherhappened,oneofhersonsdiedinatrafficaidentandherhairsbecamegrayjustinonenight.Sincethen,sheoftenfellill,butstillhealthyenoughtolivealone.Shepassedawaypeacefullyin14,March,2009.Allmyfamilymembersmissedherverymuch.
篇七:《我和外婆》我和外婆
美好的童年是无拘无束的,童年的故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又如小鸟的羽毛绚丽多彩,再回想起来又是多么的可笑。
我是外婆带大的,小时候,我和外婆呆的时间最长,所以我总爱黏着外婆。喜欢和外婆一起逛街,喜欢在一起睡的时候听她讲故事。外婆身上有股味道,说不清是什么味,但鼻子也不怎么愿意接受这种味道。也许是当时太小,自己并不排斥这种味道,居然还天真的认为这是外婆独有的味道。直到小学三年级才到奶奶家住,原因是外婆的身体不好加上年岁已高,也需要休息了。
外婆也算得上是个伟大的母亲了,她有四个女儿已经拉扯成人,后来有了孙子、孙女,也都是她养大的,我是最小的孙女,外婆也就格外疼爱。{我和丰满外祖母}.
外婆腿脚不好,走路很慢,背又驼,因为疾病身体C弱,走在路上真怕她再摔到哪儿。小时候上幼儿园,路很短,却总是撒娇着求外婆背,天天如此。到上了学前班,懂事了许多,不再让外婆背了,拉着外婆的手也就满足了,却发现不了外婆的背比以前更驼了五岁之前,我生活在姥姥家,姥姥经常给我和表弟做鸡蛋羹吃。一次,我和弟弟正玩得起劲,忽然弟弟说饿了,我就大声喊姥姥,可姥姥没有应答。要不,我也象姥姥一样给弟弟做个鸡蛋羹吃。说干就干,我便到厨房里找到了五颗鸡蛋,我老听大人们说‘打鸡蛋’,我就把一颗鸡蛋放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打’下去,“啪”的一声,鸡蛋碎了,弄得我手上和身上都是蛋液,我想这个没‘打’好,再来一个吧!就这样,我一连‘打’了四个鸡蛋。这时,姥姥进来了,看着我的样子和满地的蛋液,真是哭笑不得„„以前我上学都是外婆接送我,长大了,我不要外婆接送了,外婆好像很失落,放学时仍会在路口张望。那天,外婆在路口看到一个长得像我的男孩坐在陌生人的自行车上,便喊起来:“棒棒......棒棒......不要坐陌生人的车。”边喊边趔趔趄趄地追,竟把骑车人叫停了下来,那人生气地骂了个外婆。我赶快跑过去,拉了外婆就走。外婆抖抖地把一包“乡巴佬”和一块巧克力塞到我手上:“陌生人车勿坐,坏人拐了去,外婆无处寻。”唉,这是什么话嘛。
那天,外婆来我家玩,晚上睡觉时,她选择和我睡。那天夜里,我们睡得很晚,亲亲热热地和外婆拉了很久,直到我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好久好久没能这样和外婆说话了,这个感觉真好。虽然我一天天地长大,但童年的趣事像一颗颗明珠,快乐永远洋溢在我的心田。
篇八:《我和外婆的故事[1]》我和外婆的故事外婆在我初中二年级时去世的。那年,外婆七十二岁,我十三岁。记得是傍晚放学回家,我刚刚从自行车上下来,在家门前百米远的河堤上走着,远远地看见门口坐着的是表姐,并没见着爸爸妈妈。表姐很少来我家,何况这个时候爸爸或者妈妈是会在门口等着我回家呢。我正疑惑,在河里和小朋友玩水的弟弟见了我,兴奋地冲我大喊:姐姐,外婆死了,说是睡觉时睡着睡着就不醒了。爸爸妈妈都去她家了呢,表姐来给我们看家,还照顾我们吃饭。“外婆死了?我不相信!”我当时懵了,把弟弟骂了一通,心想,即便外婆死了,你那么得意干嘛?我当即把自行车扔在大马路上,还愤怒地朝它踹了一脚。飞奔回家,找表姐确认虚实。那时表姐十八岁,大概也不知道对我来说,外婆意味着什么。总之,表姐毫无悬念地一五一十地跟我说:外婆去世了。爸爸妈妈吩咐她照看我们,爸爸晚上会回来。弟弟太小,他不懂事吧。我小的时候,看到别家死人了,大闹一场白喜事,觉得作为孝子跟着和尚一起跪跪拜拜挺新鲜的。转念一想,我也就原谅了弟弟。还拿出姐姐的样子当起家来,忍着泪水去河堤那儿喊弟弟回家,也顺便把扔掉的自行车捡回来。途中,我非常严肃地跟弟弟说:你知道吗?死去的人再也不会活过来了。家里死了人,你应该悲痛,干嘛还那么兴奋?弟弟也郑重其事地点头,好像明白了大道至理。也许,他是被我那忍着泪水的严肃与突然地深沉吓着了吧。晚上爸爸回家了,我又忙着去找爸爸确证真假,多么希望爸爸能告诉我外婆只是一时生病啊!可我还是失望了。外婆绝对没死,是你们大人胡闹!好端端的外婆怎么突然去世呢?我说,第二天,我要去外婆家奔丧。爸爸否决了:人已经去世了,你明天照常去上学,要更加努力学习。我显然不同意,因为我真的想让亲眼见到外婆是否真的去世。但我没请假,不去学校是不行的。而且外婆家是我们邻省的农村,离我家虽然不远,但我一个人也没法去,超近道的话,要翻好几座山,岔道多,我没有一个人走过。爸爸清早和傍晚来回都是租摩托车。他不赞成我旷课去外婆家,那么跟他一起坐车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怏怏地照常上学去了。上午第二节课的广播体操时间,我悄悄地把外婆去世的消息和我想请假去看外婆的心愿告诉了好朋友李海燕。她主张我去,向班主任请假就成。是她陪着我找班主任批假的。那天仍然是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回家。因为要去也只能再次请求爸爸第二天带我去。好不容易盼着爸爸回家,我决绝地向他说出我的想法:已经向班主
任请假了,落下的功课由李海燕帮我补习。就是爬,我也要爬到外婆家去!何况,明天外婆就出殡,我再也见不着她了。就这样,爸爸把我和弟弟都带去了。天蒙蒙亮,我们仨就坐了车去。到那,亲戚都在,我谁都顾不上,直冲进放外婆棺木的地方,三姨发现了我,忙把我从棺木旁拽下来,要我先行跪拜礼等。爸爸则吩咐别人放了一些鞭炮,作为我来看外婆的仪式之一。那时,我有些感激爸爸的细心了。行完礼,我就跑至棺木旁,棺木盖着,我敲着侧边伸手进去,想摸摸里面是否真的躺着外婆。妈妈也在那儿,我第一次见妈妈流泪,泪流不止。我说外婆不会死的,你们应该给我看看外婆。妈妈更加伤心了,并不阻止我的举动。她说,昨晚封的棺木,现在已经看不见了,也摸不到了。外面的棺木只是一个套,里面还有一具泥土烧制的棺,已经封好了。我向妈妈抱怨起爸爸的冷酷。妈妈说人死如灯灭,外婆一去世,就什么都没有了。农村人讲迷信,人死了有魂灵。这几天,妈妈总去各种黑暗的角落,好去寻找外婆,可是什么都没有寻着。外婆三年前患过脑血栓,治疗后一直吃药维持着,但恢复得很好。去世之前,外公病了,外婆天天忙里忙外,伺候外公,也还要招呼看望外公的亲友。爸爸说,前几天,外婆还与他商量,如果外公这场病没希望,丧事要如何办。现在想想,许是外婆那段时间累着了,才那么一睡不起。见不到外婆的形象,我绝望地瘫坐在地上,觉得来了也是白搭。环看四周,全是亲友,抹泪的、沉思的、愁苦的……外公如木雕似的靠墙坐着。眼前的情景是那么的虚幻,我不相信!!!外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客热情的好心肠。村邻都说外婆一脸善相。她不烧香拜佛,但实实在在的做事。去村里挨家挨户去理发的师傅,到了外婆那,总不会没饭吃。乞讨的不用说,就是小商小贩去了,她也多多少少买点东西,觉得人家挑着担子怪不容易的。外婆生养了四男四女,孙辈一共二十八个,个个都敬她爱她,喜欢她。舅舅家的孩子更是外婆一手带大。我非常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吧,记事比较早。妈妈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和外婆一起住,那是我们那么多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的心愿。考虑到外婆的负担,只有我比较幸运。因为妈妈要生弟弟了,忙不过来。和外婆住一起,具体的日用生活我记不清了,只是早上起床,外婆会坐在门口的石凳上为我梳头发。冬夜,会在火炉旁跟我将她和外公以及整个大家庭的故事,外公被划为富农、批斗、被迫搬家、劳作时生孩子……我当时觉得她讲的故事特别难,可是又爱听,问
题还特别多,外婆也总是耐心地给我解释,可我还是不懂。之后,外婆便换着别的说。比如,哪天是舅舅或者是姨妈的生日,在哪个家生的,艰难的时期,欣喜轻松的事情,这些都有。我都记得不具体了。外婆的故事时而深沉,时而悲痛,但我能感觉到火炉前的外婆很伟大!只是那些故事中没有我,所以就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更没有亲历的感受。听来那么飘远而虚幻,那么神秘却又那么亲切。这样的围炉夜话,后来就再也没有享受过。另外是我的一次落水经历,外婆要去菜园子,外公也不在家。我就和隔壁一个名叫大玲的同岁女孩玩,她提议去池塘的石桥上学大人洗衣服。我走在前面,当然也在石桥(石桥是立在水中的石墩)最靠池塘中心的地方,她在我后面。两个人都蹲下来,撩着水,模仿着大人拿棒槌捶洗衣服的样子,可能太开心了,我没有小心石桥的宽窄,滑溜一下就掉进池塘了。又好像是大玲和我抢石桥的位置时把我挤了一下,总之我第一次落水,在池塘里沉浮不定,大玲吓傻了。我却看到了外婆,正回来,看到了水中的我,慌神地从高坡上箭步奔至石桥,捞起了我。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外婆慌张及奔跑的样子。我当时在担心外婆是否会被什么绊倒,竟忘了自己还在池塘里挣扎。自此之后,外婆规定我离水边最少十米远。大玲也没再敢和我一起玩了。不是外婆责怪了她,而是她觉得我是个危险的玩伴。最搞笑的是,一个寒假,我整整一个假期都呆在外婆家。一般快到过年的时候,如果我还赖在外婆家,妈妈会捎话来,让外婆请表哥表姐把我送回去。可是,那次,外婆非常配合我的心愿,说留我在她家过年。将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离过年只差三天的时候,我和外婆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祈祷妈妈不要亲自去外婆家接我。到了晚上,如果没见到妈妈来,我们俩会以胜利的微笑,侥幸而诡秘地庆贺妈妈没有出现,关门睡觉时,我们总会开心地说:今天终于过去了,希望她明天不要来,过年之前都不要来。过年那一天的中午,我们胜券在握地吃过早午饭,喜滋滋乐颠颠地准备着年夜大餐。那时,妈妈突然出现在我眼前,手中正握着一个盆,那个盆都似乎都带着对妈妈出现的反感与反抗。在妈妈的威逼命令下,我磨磨唧唧地收拾好行李。妈妈担心我过年还给外公外婆添乱,坚决要我回家过年。就这样,我和外婆的“阴谋”被妈妈一举歼灭。后来,我经常在节假日去外婆家。她的柜子里必定躺着一大堆好吃的等着我们这些孙子孙女。但,鉴于妈妈是她的最小女儿,她总是有着更多的牵挂。每次一进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