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个人礼仪>关于西方进餐礼仪

关于西方进餐礼仪

详细内容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接触西方人,那么你们知道西方人的进餐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方进餐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关于西方进餐礼仪

进入餐厅时,请注意不要自己走到没人的空位上坐下,要等接待人员带位安排。记得与朋友一起用餐时要与身边的人交流,别埋头猛吃,要知道,西餐的每一道菜间隔时间都比较长,这中间至少有一半时间是用来社交的(我们有一大半的时间是用来喝酒的)。最好能与邻座保持差不多的进餐速度。

中途离席时永远记得说一句Excuseme,离开时顺手把餐巾折好放在左手餐盘旁,把带有污渍的一面折在里面。最好能将所有的菜都吃完,别剩太多,这会被看成一种失礼行为。咀嚼时发出声音是非常不礼貌的,一定要闭起嘴巴,把嘴里的食物吞咽后再说话。喝汤也一样,不能发出声音,汤匙要从内向外舀出,而不是从外向内。汤不多时,可用左手将盘子稍向内倾斜,另外西方人也有用面包擦盘子的习惯。

只有小孩子才把食物切成小块,再把叉子拿在右手吃东西。成年人都是切一块吃一块的。如果不小心将餐具碰落,一定不要自己去捡,餐桌上的礼仪最高原则是“如同王侯贵族般的行动”,即使餐巾落地,也要让服务生捡起,并且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不要用餐巾大力擦嘴,绅士们只会用餐巾一角轻轻擦嘴,再若无其事地用干净的一面盖上。用餐完毕,将餐具侧放在碟上,刀刃向里。

千万不要把餐巾围在脖子上用餐,这让人感觉很幼稚。不要起身、伸手去够盐或胡椒,礼貌的请身边人递过来,顺便还可以找借口搭讪。没有人想靠近挥舞刀叉的人,说话时要放下手中的餐具。面包是用手掰着吃的,不要用刀切,因为西餐面包很硬,很难切开。据说掰面包的风俗流传已久,是为了把留下的面包给没饭的人。当然直接大口吃餐前面包也未免过于豪放了。张开肘部吃饭会让你显得很孩子气,西餐每个人的就餐位都不太大,所以要尽量少占位置,另外最好双手放在餐桌上。也不要将手举的高高的大呼小叫。

国外定居的华人,如果在家中请客,请注意以下细节:

正式宴会的摆盘总原则:

1、牛油碟ButterPlate放在左边,位于餐叉上方。牛油刀Butterknife放在牛油碟的对角线位置,刀把向右,刀刃向里。

2、沙拉叉SaladFork,如果沙拉是第一道送上的菜,则应摆放在最左边。

3、餐叉DinnerFork,体积最大,其他较小的叉子被摆放在它的左边或右边,根据被使用的顺序而调整。

4、餐碟Serviceplate,第一道菜上来后会放在上面,当前菜上来时,将此盘撤下。有些餐厅会以Showplate替代,通常只是用来展示,客人入座后就收走。

5、餐巾Napkin,摆放在Serviceplate或Showplate的盘中央。

6、酒杯WineGlass,一般从小到大排列,最多可摆放5只杯子。水杯位于餐刀上方,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酒杯,白葡萄酒杯、水杯。

7、餐刀DinnerKnife,放在餐盘的右侧。

8、汤勺SoupSpoon,摆放顺序依菜式顺序而定。

9、沙拉刀SaladKnife,位于餐刀旁边,如果沙拉之后还有鱼,则会加上一把鱼刀fishknife,顺序是从左到右:餐刀、鱼刀、沙拉刀。

注意事项:刀刃始终想着餐盘,餐桌上的餐具不要超过三种,如果超过,则可以在上第四道菜前再摆放。甜品匙和甜品叉可以在上甜品时再摆放。

西餐的座次以男主人为中心,男女主人面对面坐,女主人面向门的方向。第一位入座的是贵宾的女伴,坐在男主人右边,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边。男女客人分开坐(这跟我们中国的习惯刚好相反)。

与西方人交谈时要注意的礼仪

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西方人姓名排列正好跟我们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对那些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政府高级官员如参议员(Senator)、军官如将军(General)、上尉(Capital)和宗教人士如主教(Bishop)等,可将其姓名连同职业一起称呼,如“DoctorJack”,“ProfessorWhite”,也可只称呼其职业名称,如“Mr.Judge”,“Mr.Lawyer”。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通常只招呼一声,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表示亲热。但在正式场合,人们就要讲究礼仪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介绍礼仪”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

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结交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作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达的名字。对方若不作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用句型“Thisis╳╳╳andthisis╳╳╳”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给女士,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老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同性之间,介绍完毕后应先伸手相握,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Nicetomeetyou!)。没必要说“久仰”或“希望以后常联系”之类的话。有些国家会将常联系理解为有事要相求与他。

三、西方文化礼仪之“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