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作文评语>我的学习方式

我的学习方式

详细内容

我的学习方式(一)

我的学习方式

时光匆匆,恍若行云流水,恰如弹指一挥间,转眼便已随风轻逝。

还记得在高中时代学习上的相互竞争,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考试压力以及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至于我不得不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时间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但从2009年9月5日进入大学那一刻起,我就思考一个问题:“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更多的问题还接踵而来,“课余时间自己怎么安排?”“我的专业学习该怎么计划?”

是啊,一下子从高中时代如上弦箭般的紧张沦落到无拘束的生活,人就很容易变得慵懒。既然我们习惯了高中时代的生活,上课、作业、考试及活动都由老师或班主任统一安排,而到了大学,我们大部分人就像松了缰绳的野马,尽情玩乐,反而把最重要的学习丢一边了。所以,对于那时刚进大学的我来说,要先把目标定下来,想想四年后的路我要决定怎样走?在大学里,仅仅是接受老师的教诲是不够的,书本知识不能全面的给予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我们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经过了大概一年的学习,我逐渐了解并适应了大学生活,为了使自己能充分利用这四年时光,能真正学有所成,能坦然地面对四年后社会的残酷竞争,为以后出到社会而迎接的挑战增加筹码,我明白了在这四年里我要明确目标,自觉培养;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讲究方法,持之已恒;独立自主,规划大学生活。因此我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拼搏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制订了目标并不断完善学习方法。

具体如下:

1、确立正确的目标意识:每一年都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有利于我在学习中的坚持。

(1)、大一的目标:尽可能担任院或系的职务增加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拿到优秀的成绩;通过每一门考试。

(2)、大二的目标:拿到英语专业四级证书和英语大学六级证书而且成绩要尽可能达到理想水平;英语口语能力增强;提高基本素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

(3)、大三的目标: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学会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

(4)、大四的目标: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认真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预习或模拟面试,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2、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

大一:打牢地基。我自己要在观念上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认真对待所有课程,重点是专业课——英语和计算机;坚持每天早上读英语背单词,一星期一份英语报纸,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得学习英语时间;每门课程都要提前预习,定期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此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要考虑学习哪门第二外语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我会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

课余时间,我督促自己有意识的挑选自己专业入门的书籍报刊,获得广博知识,跟上时代潮流,同时对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大二:承前启后。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这一年我除了考英语专业四级之外,还要为大学英语六级奋战,因此学习会开始紧张。大二刚开学我就应该准备应试了。在听力方面我要多花功夫,毕竟听力的可塑性最大。做题的时

候我应该拿出一个整时间来,看着表做完试题,不要拖拖拉拉,做完之后也不要不闻不问,要拿出牛津字典把题中的生词和不能确定意义的词都查出来,以补充自己的词汇量。此外在图书馆里,我要找相关的报刊杂志阅读,以便提高完型填空的准确度以及阅读能力。

为了专心考试,我尽可能的少担任院系的职务,但是我也会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三:奋起直追。我认为大三学业负担不重,业余时间充裕,是专研专业知识和充电的黄金时期,可以把大段大段的时间好好利用。我要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假如大二时期的专四考试不过关,我要继续攻克下去。而过关了,我即会把大四的课程尽量挤入大三这一学年,以便大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求职。此外大三也是快到了要把自己抛向社会的时候,所以我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

为了出来工作以后能有一个广阔的的交际圈,在大三,我要继续注重交际的培养,以及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大四:扬帆千里。目标既已锁定,该出手时就出手了。求职的我,要编写好个人求职材料,进军招聘活动,多到求职网站和论坛转一转。此外在为自己的前途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毕业论文这一关可马虎不得,这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对待。

3、范围的确定。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在于掌握,不求数量上的学习。

在学习中我会把握住的几个主要环节是:预习、听课、复习、总结、记笔记、做作业、考试等。我觉得这些环节把握好了,就能为进一步获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只有课前认真预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听好课打下良好基础。预习时我先粗读,知其大意;后细读,随读随想,并划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听好课是学习中最关键的环节。听课时要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做好笔记,记下要领,注出重点;课后积极与老师交流,主动提问或答问。课后作业练习是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知识的一种形式。做题前我会先审题,弄清题意、条件和要求,理清线索,最后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完成作业。另外在会做的基础上求准确、求速度,书写更是要清楚规范。做完作业后,还要进行自我检查。最后课后复习更不能少,复习使知识深刻化起到巩固作用。

4、注重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学习时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心情浮躁时不要做题,这个时候做题的效率一定不高;偶尔我也会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跃起来,增加对学习的兴趣。

5、自我检查以及自我监督。什么事不是只是嘴上说,书面写就能实现的,所以我要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自我监督,坚持下去,在大学四年里绘制属于自己的蓝图。

再美的蓝图,如果不能坚持落实执行,也是形同废纸。只有随时准备出击,并付诸行动的人,成功才能垂青于他。既然我已定制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就会认真落实,不会让它变成空话。

我的学习方式(二)

我的学习方式我做主

---浅谈语文课堂中现代学习方式的建立

天水市秦州区东十里小学任文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而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战略意义。

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敢于解脱教学预设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先行一步,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进程中老师寻着学生在这一步步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感受、个性体验,通过指导、点拨更大程度得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放手让学生读文。

上课伊始,教师只言片语的引导点拨之后,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有的孩子边读边画边批注,有的孩子组成小组分角色读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蹙眉沉思„„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活跃思维,发挥智力潜能。交流汇报时,学生争先恐后,背过书本概括内容,谈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谈感受体会,畅所欲言,句句闪现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智慧的光芒。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学生通过自主读文,交流时不仅解决了生字词,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部分场景和句子的理解非常独到,还能联系自己的乡村生活进项拓展,汇报时的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我感觉到课堂的有些知识是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掌握的,不用老师多费口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慢慢就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

二、放心让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的质疑空间,让他们自主寻找答案、解决疑问,这个过程应该更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听别人提出问题,都有解决问题的冲动,通过一番交流和争辩,思想与思想碰撞出了火花。教师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放开让学生说话。

表达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说话时间中磨练出来的。课堂中,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我经常对学生说:“大胆表述你的见解,不管对错,你都是课堂上最亮的星星。”在这种思想的鼓励下,学生慢慢也能放大胆子,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就连内向的张毅同学也开始参与,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后,他充满自信。甚至有几次发言让人眼前一亮,老师及时肯定,他尝到了甜头,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别的同学也大受鼓舞。在课堂提问中,把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中下的学生,把深层次的问题留给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这样说话的权利就“面向全体”了。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参与和被重视的乐趣,让大多数同学都有说话的机会,学生热情高涨,表现出彩,课堂中不是老师“孤军作战”,而是“群雄论战”“百家争鸣”的状态,就连坐在最角落的学生的眼睛里都闪现着喜悦。

四、放任胆让学生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