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心得体会范文>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详细内容

篇一:《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300000。

2011年5月15日,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去参观了位于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

300000的死难同胞。该馆是我近年来见过的最好的建筑设计作品,不知出于哪个优秀的设计师之手。展品陈列也很好,声光效果运用得恰到好处,总之硬件超出我的期望值。下了车,我们能看见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朝那方向走去,路旁有着一些铜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意境深远。

看见了第一座雕塑,我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我没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突然感觉到我所学了一切所谓华丽的辞藻在此刻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第一座铜像雕刻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她双手抱着一个恐怕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无力地躺在母亲的手中,大概已经遭难,妇女抬头望天,大概是在向苍天申诉命运的不公。铜像下刻着几行字:“杀害了我的孩子永不再生,杀害了我的丈夫永不再生,却留下了受强暴的妻子独自承受所有的痛苦。”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使多少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使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此丧生。过去的十几年,从书上,从荧屏上,我知道了无数日军的暴行,心中虽然愤恨,可是觉得那一切毕竟离我太过遥远,因

此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只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兴奋。然此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心情无比复杂。我们更多的是对7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借鉴。此刻的心情究竟如何,我无法言喻„„

进入展厅,我们看到了一些保留下来的东西,有70多年前被杀害的中国人民的骸骨,有一些已经锈迹斑斑的凶器,有短刀,刺刀,和铁钉,更有令人害怕的“万人坑”,那儿活埋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罪过的铁一般的证据。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少年背着年迈的奶奶,脑海中只有“逃”,他尽力地奔跑,然而始终逃脱不了恶魔的刺刀,只是一瞬,刺刀便贯穿了两人的胸膛„„一位伟大的母亲将自己年幼的孩子压在身体下面,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恶魔的屠刀,希望能保住孩子一条命,可是在母亲死后,恶魔仍然用刺刀将孩子刺死,将尸体挑起,借此炫耀自己的“战绩”„„一位到了绝境的知识分子,他手中握着刀,无奈却又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说“我宁愿你死在我的手里,也不愿让你受到恶魔的凌辱”,而妻子也微笑地看着丈夫,静静地等待丈夫将刀插进自己的胸膛,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吧„„我不忍再想„„后又来到了书画展厅,一些现代的文人墨客在这留下了许多墨宝,能想象他们写这些字画的时候,心中也是在滴血吧!“感时溅泪,恨别惊心”,这八个大字刊在墙上,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来,若杜工部泉下有知,他要

是看见了70多年前金陵城中的一幕幕惨剧,会是怎样的反应?伤心,痛苦,悲怆?恐怕这些都无法表达他心中的感情吧,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写出一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内心„„展厅内还有一些主张和平,希望中日友好的画,上面有许多中日人民的签名,看了这些,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有许多日本人他们愿意承认当初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愿意对此道歉,希望中日友好,希望能消弭这一段仇恨,对于这些,我大概该高兴吧;然而,他们的道歉却无法挽回任何东西,事实终究是事实,这是中国永远的伤痕,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痕,若这一切是为了警示后人,让后人发奋,那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参观完展厅后我翻了一下参观者留言簿,90%以上都是“勿忘国耻”、“血债血偿”之类的,如果时光倒流几年,我也会写上同样的话。但是好在,我开始学习思考。毫无疑问,那些血腥的照片,尤其是孩子们的小小尸体,令人不由自主握紧拳头一股悲愤上心头,恨不得下一秒就踏平东京血洗小日本!但是且慢,如果我这样去想了,我不就跟那些刽子手的做法一样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正是认可并肯定了他们的暴行吗。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强烈谴责这种野蛮的反人类的暴行!不仅仅是他们杀了我们的人(而且是虐杀),就是他们杀他们自己的人,我也强烈谴责!还有纳粹杀犹太人,广岛长崎被投掷原子弹。

有一幅字让我印象很深,写的是“不要让硝烟追逐孩子的眼泪”。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能代表许多人心中的想法!他们不想

再有战争,不想再有硝烟,每一次的战争受害最多的都是无辜的人民,和平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够了解中国曾有这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不是增添他们的仇恨,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段历史,毕竟中国的未来是要靠他们的。

我明白,我们要做的不是学会仇视日本,不是毫无理由地抵制日货,这样我们则忽视了我们去凭吊的真正目的,我们所领会到的应该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富国强民,我们渴望和平,我们不愿欺侮他人,然伟大的中华民族却再也决不容许他人欺侮!{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参观回来后,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我自从纪念馆出来就一直在想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要遭受这样的苦难?为什么我们的同胞被肆意屠杀而竟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这是谁的责任?想起一衣带水的那个国家至今仍然对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屑一顾,心里疼痛难忍。我们民族的尊严何在?同胞门,我们该做些什么?难道仅仅是记住历史吗?

篇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4月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我和同学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记录着侵华日军滔天罪行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

踏入灰色高墙圈着的纪念馆,映入眼里的大广场上,使用碎小石块建成的广场的地面,小石块象征着那累累白骨,加上那在枪林弹雨中受伤的城墙,还有有着强烈求生欲望挣扎着的手和脸上满是痛苦表情的头颅,再现了当时日军对南京人民疯狂杀戮的残忍场景。其中一座高耸的“家破人亡”雕像,母亲仰天大哭,她双手环托着已经死去的孩子,她的心里已经没有温度了,我想她一定充满了愤恨的恼怒与麻木,她的悲痛之情也感染了我们每个人。进馆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雕像,所有的雕像都使我们感到震惊。

进入屠杀馆,犹如一张黑色的帷幕在我的视野中铺展开来,一级一级的台阶好像将我们从新送入了七十多年前的炼狱一般。黑色的地板墙壁,氤氲的瘴气伴着忽闪忽灭的点点霓虹,在“万名墙”周围弥漫。蓦的,人们脸上那丝无忧的消融逐渐淡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个个被掩埋在历史里的名字。我还看到了一位到了绝境的知识分子,他手中握着刀,无奈却又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说“我宁愿你死在

我的手里,也不愿让你收到恶魔的凌辱”,而妻子也微笑的看着丈夫,静静的等待丈夫将刀插进自己的胸膛„„哎!这是怎样的一种悲痛啊!

穿过屏障,看到“人类的浩劫”几个触动心弦的石刻大字呈现在眼前。陈列馆里昏黄的灯光照应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悲哀,陈列了许多当年日军屠杀现场的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对这次惨案所写的纪实、证言、证词和事物,屠杀南京人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写的日记、供词以及大量记录着日本人罪行的档案,残留的日军头盔,服饰,武器,残害南京市民的铁钉,抢劫财物毁坏的木箱,这些都记录着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国耻。

我们走过万人坑,累累的白骨向全世界昭示着日本永不可以随意抹杀的血腥历史。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松井石根和他那一帮野兽军队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包括他们用过的刺刀、手榴弹、头盔都一一带着血迹和不可原谅的罪过被陈列在尊重历史的人们的面前。万人坑实在是让人震惊不已,再现了当时惨不忍睹的场景。俯视下去,还可以清晰可见累累白骨,让人万分愤慨的是凌乱的骨骸中清晰可见有许多婴儿,三十万人死于非命,万人坑里面的尸体至少堆积了七层啊。有太多的身份难识他们的身份与骸骨全部掩埋在了历史的黄土之中。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流弹声,声嘶力竭的呼救声,全部在血与泪水中淡漠,肃杀的气氛与惨痛的

记忆让我们震惊,我似乎能够感到当时的那种恐惧与害怕,除此之外,便只剩下了愤慨与默哀!

穿过长廊,来到最醒目的“300000”屠杀馆最有标志性的石刻前,这里记载着被屠杀的人经后人们整理的资料,石碑的前方是中国记者采访一位日本老人,看过资料才知道这位日本老人对自己在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向逝去的三十万亡灵表示哀悼。这位老人也算是有觉悟的人,起码他的用心去忏悔,为自己的罪行去赎罪,这让我们觉得老人是诚实的,我想每一个遇难同胞都希望能得到那些杀戮者真诚的忏悔,也或许只有他们最真诚的悔悟才是对这些游魂最好的安慰了。

行至尾厅,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着遇难者遗像的灯,水低落后就有一个遗像消逝,一位遇难者遗像的灯熄灭,就代表一个生命的消逝,接着便是另一个生命的消逝。,平均二十四秒种就会有一个中国人被杀害,就在一个星期之内三十万生命就灰飞烟灭了,那“哒哒”的滴水声,掷地有声,敲响了生命的警钟,让人们记住了血淋淋的教训,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样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

走出纪念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段民族惨痛的历史记忆,一曲无语凝滞的人类悲歌,记录着中华民族落后屈辱的血泪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更该让后人

知道“知耻而后勇,雪耻宜先智”这样浅显的道理。日本兵轻而易举地杀害我国那么多人,在我国行恶那么多年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落后。如果当时中国人民有武器的话也一定会向日本兵举起反抗地武器的!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十分重要!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增强每一个国民的水平,发展每一个科技领域,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的全面发展做出每个人最大的贡献!以此使得国家开发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让中国立于世界强国,不再受任何国家的侵犯!

篇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游记

不知什么原因,来到南京,第一个想去的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感觉这座城市和几坟墓有关,想想历史,总有一股森森的阴气扑面而来。可能是秦始皇当年开挖了秦淮河破了南京的风水吧,尽管都认为这里有帝王之气,实际情况是,这里的王朝都很短命。宋齐梁陈,吴国,大明开国建都,太平天国,甚至民国政府,哪一个都是十年的光景。有座山叫做钟山,称为虎踞之地,而“钟”和“终”同音,总感觉很不吉利。加上这里有中山陵、明孝陵。导游戏谑说,到南京看什么,看罢繁华看死人。游客大多感觉可笑。我却笑不出声,我只知道,这里有个“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中华民族的伤心地,是个充满屈辱,让人永远流泪的地方。我是第一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我知道,这里保存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都在控诉着日本法西斯的罪恶。也许是因为看过很多抗日影片的缘故,我在车子上开始回忆日本士兵杀戮中国人的镜头:砍头、剖腹、火烧、刺杀、强奸、毒气熏死、活埋、挖眼、开膛破肚,太多了,还有好多想象不出来的杀人方法。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杀人方法日本人都用上了,他们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方式对待一个文明古国的国民,这就是日本人,这就是汉唐时代对我们毕恭毕敬的“学生”,华夏悠久的历史文明他们没有师承,却学会了毁灭人类。坐{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在车上,我心情沉重,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暗示,害怕一旦见到那段惨不忍睹的血泪史情绪失控。

车子绕过不知多少个现代化的建筑物,在一片开阔地停下来。一下车就看见了一个象征利剑的建筑物耸立在广场上。广场都是黑色调和蓝色调,凝重得令人喘不过气来,这是典型的冷色调。纪念馆不很高大,远不如我想象的高大,这可能是有意设计的。四周城堡样的外墙赫然地写着一个看了让人心痛的数字:“300000”!外墙下面是雕塑,都是当时南京市民在日本人到来时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情状。尤其是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惊恐万状,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的日子,只是从影视剧上略知一二。我知道那一定是一个恐惧的岁月,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那更是一个无助的岁月。雕塑是一本凝固的历史,向世人控诉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控诉着那段屈辱的岁月。国庆节是旅游高潮期,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分外多。我随着队伍排了好长时间,亦步亦趋,但我不觉得时间长。这和在上海参观游览世博会中国馆时截然不同的心情。在那里是一种充满渴望的期待,是一种长久等待的烦躁不安。此时我的心情很沉重,表情很严肃,我知道我是在接受一场灵魂的洗礼。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免费的,越过入口,走过一段青粒石子铺成的广场,前面就是纪念馆大门,这是纪念馆建设者特意设计的。文史资料馆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有一华里长。为了增加长度,队伍拐了好几个弯子。文史资料展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以图片、影像、实物的形式展出了日本大屠杀的罪证,一件件、一幕幕,触目惊心,不忍目睹。我的心情压抑得难受,呼吸急促起来。我知道这是悲愤使然,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看着看着,我的眼前似乎又呈现起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情景来:一批批的和平居民被捆绑起来,先用刺刀刺死,再泼上汽油,浓烟冲天,然后把残存的尸体丢弃到长江,长江江面尸体满目皆是;日本士兵随便烧杀抢掠,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杀个人像踩死一只蚂蚁,无辜的同胞带着扭曲的表情在痛苦里挣扎死去,手持屠刀的日本士兵在狞笑;一群群日本士兵剥光中国妇女身上的衣服,无论老妪和如花一样的少女,疯狂地把她们轮奸后又用刺刀刺入阴部,暴尸光天化日之下。南京城里到处是哭声,到处是爆炸声,到处是烟火,到处是逃难者的哀鸣声,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我不能再想象下去了,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恨那时国民的愚弱,我恨那时政府的无能,我甚至恨自己没能生在那个年代,否则可以拿起大刀片以杀侵略者为乐,痛快淋漓地杀死大量的日本兽兵。想象终究是想象,在日本军人的屠刀下,从1937年12月13日起到1938年元月,南京30万同胞就这样一个一个被残酷屠杀了,其间原本多少个温馨的家庭,原本多少对恩爱的夫妻,原本多少个可爱的儿童,而他们没有了享受阳光的机会,他们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土地上被残酷地屠杀了。

队伍走出了文史资料纪念馆,我才从南京大屠杀的幻觉里醒过来。参观的队伍走进另外一个纪念馆,叫做“遇难同胞遗骨坑”纪念馆,就是俗称的“万人坑”。据说这个“万人坑”是上世纪末才发现的,多少年来,人们并不知道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到底埋了多少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来是准备扩建纪念馆的,施工队到现场一挖,才发现了这个比原先发现的更大的坑,埋的人也更多。这个纪念馆建在一个小土丘上,是个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建筑

物。它的外面是一片开阔地,铺满了鹅卵石,有几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数据。有一块石碑很醒目,叫做“江东门遇难同胞纪念碑”,记载了日本军队攻占南京后在这里曾经屠杀了无辜同胞一万多人。

进入“遇难同胞遗骨坑”展馆门廊,有文字提示:“禁止喧哗,保持肃静。”这是一个特殊的纪念场所,馆内光线很微弱。只有微弱的低射光照着不规则的地面。我终于看清了,啊,原来是杂乱陈列的累累白骨。各种各样的姿态,累加叠压着的,散落一地的,还有上面明显带着刺刀刺孔的,他们都是非正常死亡。我想象他们死前的各种奋力地本能地挣扎,他们对这个世界肯定有太多的留恋,他们还没有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更可怜是那些孩子们,他们的人生路还没有迈开第一步,他们还带着懵懂的神情就被屠杀了。哎呀,我不能再想象了,我的精神几乎崩溃了。我哀叹:多灾多难的善良的中国人民何来的罪孽?遭此屠戮。

随着参观人群缓缓的移动,我渐渐登上了土丘。行走在两边都是尸骨的走道里,我在走一段血腥的时空,我在感受一段人类历史上最丑恶的一页。纪念馆的气氛太凝重、太悲壮、也太恐怖!在里面多呆一分钟都让人感觉到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带来的窒息。

出了“遇难同胞遗骨坑”纪念馆,透过墙的间隙,是一个宽敞的院落,正墙上是一个大大的花圈,上书一个大大的“奠”字,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炬,这是祭奠遇难同胞的地方。花圈旁边摆满了白花和菊花。有游客在那里上香,默哀,肃立。

再往前走是以“祈祷和平”为主题的纪念馆,叫做冥思厅,馆内光线昏暗,有好多灯光蜡烛,簇簇火焰在为逝去的生命祈福,为冤死的魂灵招魂。旁边还摆放了热爱和平的居民和学生折叠的千纸鹤,很多很多,振翅欲飞,我仿佛看到了那就是遇难同胞的精魂。死者长已矣,生者当警惕悲剧重现。在冥思厅的照壁上,有这样的祈福语,表达了善良人们的祈愿: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

篇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血的记忆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从车窗中眺望屠杀馆大门前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在一系列的关于后人惦念先人们的塑像前面我们排着队,缓慢的向馆门趋近。环视周边的人群熙熙攘攘,人们神情轻松,就和平日里一样安然自若,三三两两的嬉戏,打闹。他们或许是不了解,或许是不经意,没看看胜利之墙前方陈列的石塑下面关于,“家破人亡”,“逃难”系列石像的简介。当我第三次站在这里时,心中忽然有一个疑问:“在这个凝聚这三十万亡灵的地方,前来参观的人们难道就没有感到丝毫的庄严与肃杀?”

进入屠杀馆,犹如一张黑色的帷幕在我的视野中铺展开来,一级一级的台阶好像将我们从新送入了七十多年前的炼狱一般。黑色的地板墙壁,氤氲的瘴气伴着忽闪忽灭的点点霓虹,在“万名墙”周围弥漫。蓦的,人们脸上那丝无忧的消融逐渐淡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个个被掩埋在历史里的名字。

穿过屏障,看到“人类的浩劫”几个触动心弦的石刻大字呈现在我的眼前,如同有千斤巨石压在胸口,陈列馆里昏黄的灯光照应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悲哀,残留的日军头盔,服饰,武器,就像商品一样玲琅满目,那些日本兵曾经的种种罪行都被挂在了这张罪恶之墙上。日军当年发放的“良民证”,日军焚烧遇难者尸体用的汽油桶,“支那事变纪念章”,残害南京市民的铁钉,抢劫财物毁坏的木箱,1644细菌部队使用的手术剪刀和证章,慰安所日军题字墙、战死在紫金山的日军官兵碑,这些罪恶的铁证都在控诉着那段血色的记忆。当我看到这里也毫不例外的一股热血充斥了整个身体,不经想起那些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人们,请问你们是否还有人性?如此惨烈的手段,视生灵如草芥,简直让人发指。历史的罪证已经将那些日本罪人批驳的体无完肤,中国人的铮铮铁骨是谁都无法溶化的,中国人可以被杀戮,但绝不会低头。

顺着人流经过模拟场景,填埋万人坑,让人震惊不已,都一一再现了当时惨不忍睹的场景。俯视下去,我们还可以清晰可见累累白骨,让人万分愤慨的是凌乱的骨骸中清晰可见有尺寸很小的,是婴儿,三十万人死于非命,有太多的身份难识他们的身份与骸骨全部掩埋在了历史的黄土之中。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流弹声,声嘶力竭的呼救声,全部在血与泪水中淡漠,肃杀的气氛与惨痛的记忆让我们的情绪高亢,早已忘却了欢乐,只想着为惨死的亡灵们默哀和愤慨。

我脚步越来越繁重,这么多死不瞑目的人,这么多冤屈的灵魂,不得不放慢脚步,不愿惊起他们原本就游荡着的灵魂。闭上眼睛,干脆就站在那里为这些惨死的人们默哀了许久才挪动起沉重的脚步。

穿过长廊,来到最醒目的“300000”屠杀馆最有标志性的石刻前,这里记载着被屠杀的人经后人们整理的资料,石碑的前方是中国记者采访一位日本老人,看过资料才知道这位日本老人对自己在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向逝去的三十万亡灵表示哀悼。这位老人也算是有觉悟的人,起码他的用心去忏悔,为自己的罪行去赎罪,起码让我们觉得老人是诚实的,也许在那个天皇为首,幕府统治的黑暗岁月他们也被逼无耐,是他们的愚忠酝酿了这场腥风血雨的悲剧,或许只有老人最真诚的悔悟才是对这些游魂最好的安慰。曾听说日本人不承认这段黑色的历史,修改教科书,敢问这哀鸿遍野,血流漂杵能抹的去吗?的确,这个石碑不仅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由弱转强的历史性标志,中国人民不再屈辱的活着。接下来,看到的是日本无条件签订投降书时的场景,和一系列抗日斗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的珍贵资料,“灭人之国,必先取其史”,建立大东亚共荣也许在

那个年代只是个美好的想象,中国军队的小米加步枪已经让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果中国人民全副武装,周边弹丸小国如同疥癣之疾,一笑置之。

昏暗的灯光逐渐转明,一个长宽约十几米的巨型书架立在过道旁,里面全部记述着后人们取得的珍贵证据以及资料,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从过道出来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个滴水一瞬,所谓平均二十四秒种就会有一个中国人被杀害,就在一个星期之内三十万生命就灰飞烟灭了,那“哒哒”的滴水声,掷地有声,敲响了生命的警钟,让人们记住了血淋淋的教训,感悟到生命诚可贵。

看完了屠杀馆,坐在大厅里歇歇脚,那波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里我要谴责那些屠杀中国30万人的历史的罪人,相信他们哀怨的灵魂永远会让你们坐卧不安,曾经那些自不量力的人们,时间虽然将这些惨痛的记忆归结于历史,它可以冷却,但不可忘却,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国耻,狂妄的岛国人民,你们狰狞的面容何时可以趋于平静?难道你们不为这发指的行径而自责吗?参拜靖国神社,难道你们不以此为耻反以为荣吗?明治维新难道就是制造惨绝人寰的战争悲剧吗?七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日本人原本出于华夏一系,是黑船事件撬开了大门,是先进的思想和科技使日本曾雄于亚洲。商业战争,经融战争,综合国力的较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如今的中国不可同日,“歼”系列飞机如同宝剑锋耀长空,“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和核潜艇驰骋海洋,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如排山倒海。深厚的五千年风雨交加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敢问谁与争锋?中国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在这里,我呼吁广大青少年及中华儿女们勿忘国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让中国永远腾飞于世界。

走出屠杀馆,阳光依旧明媚,虽然沉重的心情,但我们不能让乌云遮掩阳光。那些沉重的历史不可忘却,继往开来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少年强则国强,肩负着建设社会与国家的使命的我们,不能总沉浸在痛苦的历史中呻吟,化悲痛为力量吧,努力学习与奋斗,将历史中的斑驳陆离洗涤。

经济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赵宇浩20112330104

篇五:《《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为半封建的国家。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状态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因此,到了清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自恃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藐视世界抵制,抵制西方工业和科学,并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紧紧关闭。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当时中国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富饶的古老神国,遍地是宝却不能收藏、没能力保护的国家,西方力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打开中国对海外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鸦片战争爆发后,

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被迫签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条约。其中,1894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反外侵斗争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权和经济都遭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在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同时,经济负担更加重、政治压迫更加深。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侵略,其也有相当的积极影响。从政治上看,中国的社会矛盾由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转向封建社会跟中国人民间的矛盾。由此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严重的冲击,鸦片战争让国人看出时势格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从经济上看,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残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资本主义在萌芽中凋零。从外交上看,自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认识了科学知识强大、西方工业发达带来的好处,统治者不再固步自封,开始学习西方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的历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是发达的、社会是进步的、人是要自强的,我们要认识这一点,“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要自强!

自强不息,在中华民族中从来都不是空谈的,而是从实践结晶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封建社会的危害、闭关锁国的消极性后,国人纷渐渐反省,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使沉沦绝境、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再次站起来。其中反清政府压迫的太平天国起义、实业救国的洋务运动、救亡图存维新运动、终结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和开天辟地的五四运动等。自英国冲开中国锁国的大门、西方列强列强试图谋和瓜分中国之后,我中国民族一路泥泞走来,不仅仅顽强抵抗了外侵的强权压迫,还推翻的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不仅初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封建思想,还解除了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并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

我个人认为,中国近代众多的民族斗争和运动中,意义最深刻、影响最深远、反封反帝最彻底的便是五四青年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斯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还以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源泉,以民主与科学作为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到自强不息就要懂得借古鉴今,用历史来鞭策自己,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五四精神以武装自己,努力做一个能建设美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

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道路是曲折的、是动荡不安的、是充满耻辱的。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并不是不是安定和平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与中国之间爆发了军事战争和政治冲突,并随后日本关东军将中国东北三省占领了,实行了14年之

久的殖民统治。对此,野心勃勃日本并不满足,欲征服世界的日本再次将矛头首先指向当时国内政局动乱的中国。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对中国展开了全面的侵华,先后占领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大批城市。与西方列强相比较,日本的侵华战争烦的罪行更加严重,对我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更大。1937年12月,日均侵占南京后,展开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以射杀、火焚、活埋等方式残害我国30多万的同胞。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自古以来,邪不能胜正,尽管日本人野心勃勃想要消灭中国,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边开展的长达八年的艰苦卓越、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刚经历鸦片战争、驱除鞑虏不久的中国元气大伤,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几近崩溃边缘。然而,中国人民坚强勇敢、无惧无畏。战争期间,国共合作,全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力争民族独立与解放。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反侵略的胜利,抗战胜利意味着中国人民在近百年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第一次去的完全性的胜利,扭转了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抗战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得到的结果,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唤起了民族团结凝聚力。抗日战争给我们后背的启示就是要弘扬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否则,落后就要挨打!

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并不是意味着中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只是使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再次向前迈进一大

步。直至1949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标志中国结束了近百年动荡战争局势。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意味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独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

在一个学期认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后,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是从怎样的坎坷中走,未来将怎样走。我也明确了作为大学生肩负了怎样的历史任务,明白要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虽已尘封,但不可被淡忘;历史不可以改变、未来却可以创造。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我们更要牢记于心,并以此来鞭策自己,以史为鉴,奋发图强。

篇六:《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2014年6月29日,今天天气很好,阳光也很好,我迎着朝阳,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今天的目的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个很沉重的名词!一个很悲痛的名词!一个很值得深思的名词!

下了大巴,一个灰色的建筑物映入了我的眼帘,略显沉重的感觉,让我有了种不敢去触碰的感觉。

但是,内心的某种思想再不断的推动我,让我走近它,进入它。来到了大屠杀纪念馆的门口,有许多人,大家井然有序的排着队,没有点错乱。在排队进入的地方,有若干个金属雕塑在那里矗立,每一个雕塑都是大屠杀实况的反映,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很悲痛!

进入了纪念馆,一个最醒然的数字映入了眼球,300000!一个很难忘的数字,让无数的中国人,世界上的大众,都深深的刺痛内心!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后六个星期内。在这六个星期里,日军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走进大屠杀纪念馆,我被眼前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遇难同胞“300000”的字样已经让我触目惊心,而当我看到室内天花板上一颗颗星星忽明忽灭的情景时,当我听到每12秒钟就有水滴滴落划破死一般寂静时,我为那些在日本士兵屠刀下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感到痛心、流泪。30万个生命,就这样以平均每12秒一个的速度被恶魔夺去,这是何等的灾难啊。我以缓慢的步伐,关注墙上、玻璃陈列柜里的所有历史照片、历史遗物、历史视频和历史模拟场景。

了解这段大屠杀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要让我们记住这段仇恨。真正的意义是,我们需要从这段惨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原因来面对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最精炼的教训总结。敌人是贪婪的,罪恶的。所谓以文明者自居的西方国家,都是一群在他国侵略的强盗。他们国内人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都是建立在他国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之上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却没有国防力量来保卫,所以不可避免成为列强抢劫的对象。

虽然近代侵略国武力强盛,中国国力衰微,但是,中国人民是顽强的。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必然的,但也孕育着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萌芽。中国人民

虽然是顽强英勇抵抗的,但是居于中国统治地位的却是地主阶级,后来又多了官僚资产阶级。这些阶级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他们的政权建立在对内镇压、绞杀人民革命、对外妥协投降的基础之上。中国各阶级的不统一,使中华民族没有能够形成爱国统一战线,并最终不敌侵略国家。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样一场持久浩大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形成的爱国统一战线分不开的。而促成这个统一战线的成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国民党合作,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辟了战场,结合当地人民群众,对日本鬼子进行了一系列攻击,牵制、消灭了相当一部分敌军。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使日军在与中国长时间的相持阶段逐渐崩溃,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今天的幸福,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先人们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我们应该牢记屈辱的历史,痛定思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先人的鲜血才没有白流,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上天之灵才会安息。{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人力资源部

Xxx

2014.07.03

篇七:《南京大屠杀教案(课时一)》

南京大屠杀

一、教学目标{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1)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实,了解文中所记叙的三起大屠杀惨案{南京大屠杀心得体会300}.

(2)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把握其读音以及意思

(3)理解是史实性报告文学引用史实资料的作用和重要性,感受细

节性报告文学的冲击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勿忘国耻,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重点

(1)、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和情感,让学生真正记住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