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儿子日母亲的文章

儿子日母亲的文章

详细内容

第一篇:《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

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催人泪下忆母亲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半年了,母亲那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想到母亲的人品,一生艰辛的生活,使我们做女儿的真正体会到:儿女们的寸草心,永远报答不尽母亲那三春养育之恩。愧疚之心使我想写对母亲的回忆,也算是留给儿女和亲人的一点怀念吧!

母亲,×××,出身大户门庭,生于1922年阴历腊月初四,她一生勤劳、善良、心地清楚,但生活路途坎坷,多灾多难,她很刚强,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屈不挠,正视困难,想尽办法度过难关。她比常人刚强,能干,为人和善,通情达理,处事公道,胸襟开阔,从不与人计较小事。虽然她一生清贫,没有什么物质财富,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从不向权势财富折腰,只求安然生活。一贯干净利落,直到晚年还保持着一生的良好习惯,让儿女们喜欢,可以说母亲的一生是极平凡的,也是了不起的一生。

母亲去世于2000年5月9日(农历四月初六)下午5:20左右,享年78岁。母亲一生五个儿女,大哥虽不是母亲亲生,但一岁起就跟随母亲生活,大哥是个有德有识之人,孝敬父母,从不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也视他为亲生。大姐生于1944年8月,二哥生于1949年7月,我生于1954年11月,小妹生于1965年3月。

由于我家祖辈人门单薄,又是书香门第,人世精明,家业兴隆,土地多,据母亲说,在解放前,邓湾村还有我家的许多土地,多数地是租给佃户耕种,家中有长工,到了农忙季节,还得用短工,是村中的大户,每到封粮上差,总是我家最多,但人都短命,祖辈们多在青春之年就去世了。这些解放前的资本,注定在解放后父辈们有受不完的苦难。

母亲经历了土地革命运动,由于历史的变迁,解放前村中的大户,经过一场运动,家境

一落千丈,一夜间成了贫困如洗的“地主家庭”,子女们也戴上了“地主子女”的帽子。解放后,我家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土改时分到的一间烂草房,很快就倒塌了。听母亲说,我出生时,家中没有一粒米,农历11月份,风雪交加,是10岁的姐姐到邻居哑巴家借来一碗小米,熬了一点粥,才保住了母女性命。在我半月的时候,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不顾身体虚弱,衣着单薄,就到院子里烧火做豆腐,由父亲沿街叫卖养家糊口,虽然家里做豆腐,但孩子们那时从未尝过豆腐的滋味,只吃那剩下的豆渣糊口。因家境贫寒,在我满月的时候,还没有衣服穿,是二奶奶送来一身小衣服,才出的被窝。

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父亲饥饿煎熬,精神压抑,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身患浮肿和其他多种疾病,由于治疗不及时,在大哥送到洛阳二院治疗的第二天夜里,父亲满含着一生的悲愤和辛酸离开了我们,撒手人寰。父亲的去世使家里生活雪上加霜。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送走了父亲,母亲带着四个还未成人的孩子生活,那时我才五岁,因地主成分,是专政对象,全家人受人欺凌,不敢抬头,好在兄长、姐姐都很懂事,特别是大哥,小小年纪就和母亲一道肩负起生活的重担,他给了母亲和弟妹许多关爱,这使得母亲十分疼爱大哥。

那时对于我家来说,饥饿可怕,穷困可怕,被人欺压可怕,这些都可承受,最可怕的是连一间住房都没有。草房倒塌以后,全家便常年寄人篱下,三天两头换地方,最后借住在南街××子家一间破烂不堪的瓦房里,那××子时常去逼房,哪怕是下雨天,他也不忘去逼房,且话语伤人,他恨我家穷,恨我家腾不出房子。在我的记忆之中,他站在门口大声吆喝,我们兄妹几个躲在母亲身后,母亲是低着头无言对答,忍辱负重,遭受着别人训斥和侮辱,刚强的她在夜晚不知吞下了多少眼泪,大概只有此时长眠于九泉的母亲自己知道。逼房实在紧时,只有去找村干部,母亲说,当时有个干部见了地主成分的人象黑煞神一样,每当母亲走到去干部家的胡同口时就兀自泪流满面,想想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只好停下脚步,擦干眼泪,鼓起勇气,独自去遭受他人的白眼和训斥。每当母亲回忆起这段经历,总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被逼求人,孤独无助,没有安身之所,是当时家里最大的困难之一,也是母亲一生中最难忘、最无奈的时期。

生活所迫,被迫逃命。1963年春,母亲领着我流着泪违心地离开了我出生的地方—×庄。大哥送了母亲一程又一程,那伤心、那无奈,全家人泪眼相对,伤心无言。二哥当时14岁,人格的尊严,使他怎么也不愿随母亲到程村,跟着二奶奶、叔叔一家留在了×庄。那时,全家人各奔东西,大哥在洛阳做工,大姐出嫁成家,二哥在×庄,我和母亲在×村,一家人骨肉分离,母亲特别思念大哥、二哥,经常牵挂他们直到流泪,1966年大哥帮二哥安排了工作后,母亲才少了些许牵挂。

本是逃命,母亲带我到了×村以后,却走上了一条维艰之路。前面的子女心术不正,他们容不下母亲和我,时常无事生非,更有封建管家老太婆撑腰,加之思想偏见和世俗的欺生,其情景可想而知。母亲虽然不停劳动,极力维持那个家庭,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受了许多冤枉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不做声,尽着自己的职责。这其中,母亲忍辱负重,更多的是为了我,许多事情,我亲眼目睹,这一切,都使我过早地懂得了生活,体味了许多人生的苦辣酸甜,看透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

因为我,使母亲受了许多委屈。首先是在上学的问题上,我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后伯父的孩子能上到高中毕业,而我从上初中就遭到他们反对,原因很简单,家里没有人挣工分,想让我回家干活挣工分。1970年我上初中一年级,被迫辍学三次,最后一次长达两周,是大姐得知后找到老师说情,才使我再次返回学校。1971年春天,老师推荐我跳级上高中,但就我的情况,上初中家里就不让,高中又怎么能?母亲从心里想让我上学,早日跳出农门,脱离苦海,因此母亲多次恳求伯父,回答只有三个字:“我不供。”母亲左右为难,我想上学,伯父不供。母亲便想尽办法为我筹措那仅仅8元钱的学费。记得那时家里养的一条狗被人打死,母亲托人把它杀了,杀狗的人拿走一条狗腿,邻居要走一条,二表舅要走一条,剩下一条狗腿,母亲把它煮了,舍不得让探亲的大姐吃一口,想拿出去卖几文钱为我积攒学费。当时的情景现在想起还历历在目,母亲把那二斤三两狗肉用布包好放到篮子里,带上一杆秤从后门往外走,两次走到门口就泣不成声,当母亲第三次走到门口时,大姐拉住母亲放声大哭:

“妈呀,日子咋过得这样艰难呀!”妈说:“都是为了你妹子上学呀。”母亲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她最后擦干眼泪,走出那门,到矿上卖掉狗肉,换回了一块七毛钱。但那远远不够我的学费。正是因为我上学的事,母亲操持家务的一点点经济权利也被伯父剥夺了,他怕母亲为我攒钱交学费,这使母亲正常的花销钱也没有了。我那时想,自己在家里是个多余的孩子,让母亲因我受难遭罪。临近开学了,学费还是没有着落,母亲万般无奈,含泪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呀,妈是真没有办法了,去洛阳找你哥吧。”他深知大哥、二哥也不容易,平时从来没有向他们伸过手。在这最困难的时候,大哥、二哥给了我极大的支持,是他们圆了我的上学梦,二哥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5元钱供我上学,大嫂还给我些钱买些衣物。亲人的支持给母亲了极大的安慰,也是我能够刻苦学习的源泉。不到一年的高中生活,因家境贫寒,使我不得不放弃了学习机会,回到村里当了民办教师。母亲虽然没有文化,却很明白道理,她总是教诲我努力工作,要争气。她的教导使我读懂了人生,懂得了人生要努力奋斗,母亲是我前进道路上的航标、路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乔家老太去世了,她的大女儿也出嫁了。前面的儿子在母亲的养育下慢慢长大,在他没成家之前,也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和母亲相处的还好,特别是小妹凤琴渐渐长大,替母亲说了好多不敢说的话,给母亲撑了腰,平息了家中不少是非风波,伯父也看清了前边的儿女,对我的态度也逐渐改变。母亲心想,苦难熬到尽头了,该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啦。

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1979年9月××结婚了,却娶了个无理的泼妇,自从她进了家门,又是家无宁日,她不孝敬老人,搬弄是非,好象母亲欠了她,总与母亲过不去,真是娶个妖怪家该败,凑合了两年只好分家另过。不到两个月,伯父突然病故,这个家庭又沸腾起来了,这对母亲来说,又是一个大灾难的降临,前边儿子和小妹为接班的事,反目成仇,他不仅不报母亲养育之恩,反而弃老嫌小,想独吞家产,变本加厉要撵母亲出门,加上那个蛮横的媳妇,两人演出了一场撵母出门的双簧。平日里指桑骂槐是常事,更可恨他们心狠手辣、虐待母亲,把母亲住的三间房屋前门堵上,后门锁住,不让出入,使母亲无法在家生活。没有办

法,母亲到我工作的地方小住两天,趁此机会,他们和娘家人一道装作盗贼,晚上偷走了母亲的全部家当,之后不久,夫妻两人搬进堂屋,母亲真正是无家可归了,只好随我在学校生活。那时,小妹才16岁,上班的手续还没有办好。

生活的磨难使母亲百病缠身,面容更加憔悴,心绪也不甚好,一天躺在床上多半天。我夫深知母亲不宜,除了生活上关心照顾、给母亲看病外,还不断开导母亲,他同情母亲的遭遇,痛恨前边儿子的忤逆,经常陪母亲聊天,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母亲感到了这个家庭的温暖,哥、嫂、姐、妹也经常来看望母亲,特别是大嫂、妹妹经常买些衣物和药品,大姐常捎些面和油,使母亲那受伤的心得到了极大抚慰,儿女们的孝心、爱心给了母亲重新生活的勇气,心情也变好了,疾病经过治疗有了好转,身体日渐康复,度过了那生命的难关。

没多时,我的儿子出生了,母亲很高兴,帮我带孩子,减轻了我好多负担。1987年我经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提高了,1988年儿子的爸爸调入公司当了经理,小妹也调入县税务局工作,哥、嫂、姐常来看望母亲,母亲也常到他们那里小住,我们的日子都好了!一家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倍受外人高看,一家人在附近一带曾被传为佳话。

1990年—1992年,女儿小的时候,母亲常带她在小妹那儿住,小妹在税务局工作,待遇、福利也好。那时侯,妹夫官运正兴,人也能干,工作上很得志,对全家人都很好,母亲别提有多高兴了,一家人可以说是枯木逢春,走过了严冬,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儿子日母亲的文章}.

母亲是受过大苦大难的人,虽然没有卧床不起,也是疾病不断。1993年冬,小妹陪母亲在地区医院作了CT,发现心脏主动脉有小瘤,医生说无法手术治疗,吃些药后,情况大有好转。1997年冬,母亲的身体显然不如以前,也不愿去其它地方,总是说,我岁数大了,言外之意让我有思想准备。也是那段时间,母亲经常回首往事,从过去到现在,从祖辈到父辈,从儿子到孙子,从媳妇到孙女,在心灵深处,她特别垂青晚辈,大哥、大嫂每年的看望,长孙女平儿给她送的生日蛋糕,都使母亲由衷地高兴。母亲虽不善言辞,但心明如镜,总为

第二篇:《季羡林写母亲的文章》

季羡林写母亲的文章:

距上次回家已有数日,本想回到公司之后能够尽快把离职手续办好,在您生日这天赶回家中的,但事已愿为,离职的事情因事被耽搁了下来,还是没能如愿。

记事以来,您从未勉强儿子做过什么,以至于在想问题的时候很少去考虑您的感受,我知道那是因为您一直以来都相信儿子可以把那些琐事处理好,您不想儿子因为您而为难。原谅儿子再次的任性和自私,在这个世界上儿子也只能在您这里如此“无所顾忌”的任性了。您为这个家操劳半生,如今已是两鬓斑白,记得那天突然发现您头上的缕缕白发,惊愕与愧疚在那一瞬间打湿了双眼,才发现儿子对您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竟然忘记了您也会变老。您本是一个和善的人,对于任何事情都会报以微笑。在那青涩的岁月里,也曾着了魔似地对您大吼大叫,从小就任性的我在那时也不知多少次的惹您生气了。前一阵子回家和您闲聊,提及往事,您说天下做母亲的有那一个真个会跟自己的儿女生气的呢,是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儿子离开家要独自面对人生时,还依稀的记得您不止一次的对我说过,您不图儿子以后能有多大的出息,也从没盼望过儿子能让您过上什么舒适的生活,只求儿子一个人在外能够平平安安就好。说话时您故意把目光移向了一旁,但儿子还是看到了停留在您那布满皱纹的眼角的那片晶莹。人们把母爱比作是河,但您却给了我海一样的爱,儿子没能报答您于万一,却在这个萧索的秋季再次让您为儿子担心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啊,儿子身上的衣虽非您亲手缝制,但那如丝的牵挂却是真切的。每次离开家的时候,您总是执意要亲自送我到车站,亲眼看到我坐上车以后才肯罢休,尽管那条路我已经走得不能在熟悉了,然而我又怎能不知道您只是想跟我在一起多待一会儿,哪怕只有片刻也好。您给了我这七尺之躯,但儿子却不能侍奉您于双膝,古来有话:父母在,不远行。然如今儿子能和您待在一起说话的时间却屈指可数,每思及此,愧疚之情油然生于心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那如涓涓细流的爱,却是世上最伟大的,也是最无私的,是您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拥有了那么幸福的一个童年,为我遮去了几度风雨几度寒霜,此恩此情,天高海深。自幼家中穷困,几经波折,数次与死神擦肩,您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您也感染着我。记得您曾说过:人活着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这句话虽然简单的如同白开水,但我一直记得,所以现在的我也一直在试着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事。您给予我的不仅仅只是爱,您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明天是您的生日,今年又不能陪您一块儿过了,身在远方的儿子在这对您说一声:“妈,祝您生日快乐!”原这秋天的风儿能载着儿子的祝福带到您身边。

季羡林写的文章: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

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第三篇:《儿子和她的母亲》

儿子和她的母亲{儿子日母亲的文章}.

儿子和她的母亲

今天是儿子第一天上学。

母亲说:“学校里怎么样啊,儿子?你背后藏的是什么?”儿子说:“是一辆玩具车。”

母亲说:“你从那儿弄来的?我不会惩罚你的。”

儿子说:“真的吗?那好,我说实话,这是我偷来的。”

母亲说:“哦,是吗?没事儿!拿去玩吧!”

儿子说:“谢谢妈妈。您真好。”

儿子不断偷窃,可是母亲从不惩母亲罚他。

时光流逝,儿子变成了一个正的小偷。

深夜,儿子闯入银行。这时,警铃声大作。儿子试图逃跑。儿子说:“放了我把,下次我再也不偷东西了。“

警卫说:“你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儿子被关了起来,母亲赶去看他。母亲说:“你还好吗,儿子?”

儿子说:“请您靠近一点点,妈妈。”

就在这时,儿子咬破了她的耳朵。

母亲说:“哎哟!你是个坏孩子,你应该受到惩罚。”

儿子说:“那您以前为什么从来都不惩罚我呢?我才会变成小偷。”母亲说:“因为我爱你啊!我真的很抱歉,儿子。”

儿子说:“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铁四小学三年级:黄晓旋

第四篇:《写给儿子的母亲》

写给儿子的母亲

母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吗?但是,母亲们疲惫、焦虑,经常犯错误,这是事实。母亲与儿子,天然地有那么牢固的联系。但是,母亲只有做女孩的经历,想当然地以女孩的模式来要求男孩,这是所有母亲的挑战。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母亲,你该做些什么来促使你的男孩长成真正的男人呢?

首先,你要做好一名女人。当你女人味十足时,你的男孩才会明白与男性完全相对的另一性的特质;女人味十足就会是好母亲

孩子的未来、孩子将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取决于你最初是否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哺育你的孩子。

再怎样夸大最初母婴联结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一个小小婴孩,他最初感受世界的方式来自于母亲给予的环境。母亲适时的抚摩、怀抱,母亲甜蜜的声音、轻轻的哼唱,对于孩子来说,几乎就是一切。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从安全的环境中走出来的,一个勇敢的男孩是在一个温柔的环境中长成的。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母婴早期联结是极为重要的,它甚至与婴儿40年或50年后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在调查中报告中说自己与母亲没有密切关系的大学生中,有91%的人到中年时分别患上了动脉硬化、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酗酒等疾病。更令人惊奇的是,其父母表现为冷漠、

不关心孩子的受调查者中,100%的人在中年都患上了各种疾病。女人味十足就会是好妻子你是怎样做妻子的,潜移默化中就会带给你孩子将来“丈夫—妻子”的模式。民间有一种说法:一个强势的妈妈,她的孩子一定很窝囊。这是人们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强势的妈妈有两种表现:

一是孩子的事情她包办,孩子的主意她决定。好像这位妈妈很聪明,但是,她的能干往往遏制了男孩的发展。二是在夫妻关系上,妻子是家里的领袖,丈夫在家里都得听妻子的,妻子经常对丈夫表现出鄙视。

母亲,如果你希望你的男孩将来长成家庭领袖的话,也就是说,你希望你的男孩将来是一位保护妻子儿女的堂堂正正的男人的话,你就要学习尊重你的丈夫。

其次,你要稍微地退位。当你退位时,你的女性气质才不至于阻碍男孩男性气质的生成。

美国心理学家杜博士告诉我们,男孩在成年以前有两个时期心灵特别脆弱,特别需要父亲的陪伴和引导,这两个时期是:

①3-5岁;②青春期。母亲应该在这两个时期适当地退位,让父亲进入男孩的心灵和生活。

3-5岁男孩在婴儿期和学步期,几乎完全沐浴在母亲温柔的目光下,躺卧在母亲柔暖的怀抱中。

男孩3-5岁时,是男性内在的发展冲动推动着他离开母亲的怀抱,并走向父亲的世界。对于母亲来说,这是母子之间经历的第一次分离的痛苦,不少母亲很享受“完全的母子联结”,以至于拉住儿子,以阻止儿子投向父亲那边的冲动。夫妻关系不佳的母亲,儿子有走向父亲那边的冲动时更会有失落感。

让你的男孩与爸爸一起去跑步,去一些脏乎乎的地方打闹游戏;让你的男孩与爸爸一起拿起锤子干木工活,那飞扬的木屑在房间里到处都是,你只当做没看见;让你的男孩与爸爸一起讨论飞船、天外来客或是蜘蛛大侠,你插不上话的时候,你就休息一下。

一个小气的母亲在儿子与父亲玩得正欢的时候会阴声阴气地说话:“看你那德行,与你爸一样!”一个不懂得退位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