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从的用法|意思|发音
从 cóng
①<动>跟随;跟从。《垓下之战》:“有美人名虞,常幸~。”《荷蓧丈人》:“子路~而后。”《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又】<动使动>使……跟从;让……跟随。《鸿门宴》:“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又】追赶;追随。《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②<动>顺从;听从。《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之。”③<动>参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及使之~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琵琶行》:“弟走~军阿姨死。”
④<动>依傍;紧靠着。《鸿门宴》:“樊哙~良坐。”
⑤<形>副,与“正”相对。《魏书•官氏志》:“前世职次皆无~品,魏氏始置之。”
⑥<动>行;做;处理。《教战守策》:“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事。”《群英会蒋干中计》:“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事。”
⑦<动>任;任凭。《论语•为政》:“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⑧<介>由;自。《鸿门宴》:“~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外来。”《木兰诗》:“愿为市鞍马,~此替爷征。”
⑨<介>跟;向。《项脊轩志》:“~余问古事。”
zòng
①通“纵”。1.
①<名>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王充《论衡•答佞》:“六国约~,则秦畏而六国强;三秦称横,则秦强而天下弱。”2.南北方向。《诗经•齐风•南山》:“衡~其亩。”(衡:东西方向。)
②<动>放纵。《汉书•王吉传》:“其后复放~自若。”
【从良】1.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从良”。张鷟《朝野佥载三•韦桃符》:“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2.旧指妓女脱离乐籍而嫁人。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十:“新太守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
【从容】不慌不忙;悠闲舒缓。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出每迟。”
【从事】1.办事;处理事务。《史记•张仪传》:“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于易。”2.官职名。《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以一少牢告庙。”
【从一而终】《周易•恒》:“妇人贞吉,~也。”本指用情始终如一。后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
【从亲】合纵相亲。《战国策•楚策一》:“故为王至计,莫若~以孤秦。”
- 部首查字
巾部
纟部
目部
饣部
尸部
王部
山部
犭部
宀部
门部
马部
皿部
牜部
酉部
广部
金部
弓部
手部
骨部
豸部
大部
礻部
贝部
戈部
毛部
方部
疒部
虍部
歹部
车部
衣部
灬部
羽部
隹部
豕部
米部
子部
鸟部
衤部
石部
瓦部
钅部
囗部
革部
走部
辶部
水部
耳部
阝部
匚部
页部
身部
刂部
气部
厂部
鱼部
冫部
白部
田部
舟部
日部
乙部
一部
足部
丿部
心部
攵部
立部
羊部
禾部
十部
欠部
彳部
讠部
耒部
人部
罒部
雨部
鬼部
穴部
力部
月部
竹部
忄部
火部
言部
土部
虫部
女部
亻部
扌部
口部
艹部
木部
氵部
全部
- 笔画查字
1画汉字
2画汉字
3画汉字
4画汉字
5画汉字
6画汉字
7画汉字
8画汉字
9画汉字
10画汉字
11画汉字
12画汉字
13画汉字
14画汉字
15画汉字
16画汉字
17画汉字
18画汉字
19画汉字
20画汉字
21画汉字
22画汉字
23画汉字
24画汉字
25画汉字
26画汉字
27画汉字
28画汉字
29画汉字
30画汉字
31画汉字
32画汉字
33画汉字
34画汉字
35画汉字
36画汉字
37画汉字
38画汉字
39画汉字
40画汉字
41画汉字
42画汉字
44画汉字
45画汉字
47画汉字
48画汉字
49画汉字
51画汉字
52画汉字
53画汉字
64画汉字
笔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