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姓的来源,姓濮阳的名人
濮阳 pú yáng
一、姓氏源流
濮阳(Pú yáng 濮阳)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颛顼的后代以地名为氏。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那地方,就在现今的河南濮阳市。远古时,这地方也叫帝丘,黄帝的孙子颛顼做部落首领时,曾在这儿建都;春秋时卫成公也曾在此定都,是一处文化宝地。颛顼的后代中有人居住在濮水南岸,后来就取地名为姓,世代姓濮阳。
二、迁徙分布
(缺)濮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濮阳原为地名,当地有一条河流名濮水,此河的南岸按习惯就称之为濮阳(古代河之南岸为阳),即今河南省濮阳县。最现是古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他是黄帝的子孙)的后人于此居住过,当地人就以地名为姓,流传下来。春秋时,卫国郑大夫居于濮水之北,也有说其封地于濮水之南,后人就以濮阳为姓。从《姓氏考略》上考证,濮阳的先祖居于澶州,后以地为氏,望出广平。同样《通志·氏族略》上亦有“濮阳氏,其地在澶州,后汉外黄令牛述,以濮阳潜为主簿。”的记载。古代的澶州,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方。“濮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便已出名,这个地方位于今河南省东北隅,黄河的西北。相传上古的颛顼帝陵仍为我国的著名古迹之一)。颛顼帝的后世子孙有居住于此地的,因而以地为氏,称濮阳氏。望族居博陵郡(今河南的濮阳市,古称澶州);平陵郡(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
三、历史名人
濮阳兴:三国时吴国的文官。字子元,少有士名,孙权时使蜀,做过会稽太守。吴国君主孙权的第六儿子,名叫孙休。濮阳兴和孙休是好友。后来孙休继位,称景帝,就任用濮阳兴做丞相,封外黄侯。永安中休卒,万或劝兴迎立程侯皓,加侍郎,领青州,俄为或所谮,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濮阳成:明朝武将,沉毅有远志,累立战功,朝廷封他世袭金山卫百户,为武德将军。
濮阳瑾:明朝文士,因科举成绩优良而被任为地方官,在山东宁阳县任县丞,政尚宽平,赈饥有功,远近赖以全活。
濮阳来:明嘉靖年间出任南昌府通判,以操履清白而见称。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博陵郡:东汉博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县。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县为博陆县。西晋置博陵国,治安平(今属河北省)。北魏为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郡,并非晋博陵旧地(旧地在瀛州、深州境)。
平陵郡:汉代设置,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分置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
2、堂号(缺)
【濮阳姓宗祠通用对联】
〖濮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濮水;
望出博陵。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濮阳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东吴丞相;
武德将军。
——李文郑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陈留人濮阳兴,字子元,出身士族,年轻时就名闻江东,孙权时,曾任县令、太守等职。任会稽太守时,对住在那里的琅邪王孙休很好,孙休即位为帝,任他为太常、卫将军,官至丞相,封外黄侯。孙休病死后,他和张布废掉太子,另立孙皓为帝,因为孙皓既残暴又腐朽,他又感到后悔,被人告发,为孙皓派人所杀,下联典指明初广德人濮阳成,字子义,沉勇而有大志,膂力过人。曾跟从太祖到宣州大阅兵,任灵璧侯汤和手下的百户。后屡立战功,封武德将军。
上虞贤宰;
东吴将军。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濮阳潜,为上虞县宰,有贤名。下联典指三国濮阳兴,仕吴为卫将军,平军国事。
平章军国;
怀保陇西。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联释同上。
-----------------------------------------------------------------
〖濮阳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英才毓陈留秀气;
潜德遍陇西黎民。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汉代名人濮阳潜。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丞相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少有士名,孙权时使蜀,还会稽太守,有声名。
-----------------------------------------------------------------
〖濮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濮水悠悠,流长源远;
阳光煦煦,景妍气和。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濮阳复姓“濮阳”二字的嵌字联。
- 部首查字
巾部
纟部
目部
饣部
尸部
王部
山部
犭部
宀部
门部
马部
皿部
牜部
酉部
广部
金部
弓部
手部
骨部
豸部
大部
礻部
贝部
戈部
毛部
方部
疒部
虍部
歹部
车部
衣部
灬部
羽部
隹部
豕部
米部
子部
鸟部
衤部
石部
瓦部
钅部
囗部
革部
走部
辶部
水部
耳部
阝部
匚部
页部
身部
刂部
气部
厂部
鱼部
冫部
白部
田部
舟部
日部
乙部
一部
足部
丿部
心部
攵部
立部
羊部
禾部
十部
欠部
彳部
讠部
耒部
人部
罒部
雨部
鬼部
穴部
力部
月部
竹部
忄部
火部
言部
土部
虫部
女部
亻部
扌部
口部
艹部
木部
氵部
全部
- 笔画查字
1画汉字
2画汉字
3画汉字
4画汉字
5画汉字
6画汉字
7画汉字
8画汉字
9画汉字
10画汉字
11画汉字
12画汉字
13画汉字
14画汉字
15画汉字
16画汉字
17画汉字
18画汉字
19画汉字
20画汉字
21画汉字
22画汉字
23画汉字
24画汉字
25画汉字
26画汉字
27画汉字
28画汉字
29画汉字
30画汉字
31画汉字
32画汉字
33画汉字
34画汉字
35画汉字
36画汉字
37画汉字
38画汉字
39画汉字
40画汉字
41画汉字
42画汉字
44画汉字
45画汉字
47画汉字
48画汉字
49画汉字
51画汉字
52画汉字
53画汉字
64画汉字
笔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