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姓的来源,姓东门的名人
东门 dōng mén
一、东门姓姓氏来历
东门姓(Dōng mén 东门)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公子遂之后,以祖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鲁庄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春秋时,鲁庄公有子叫公子遂,字襄仲,任鲁国大夫。因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人称之东门襄仲。因其“立庶”为君,遭到当时其他大家族的反对。当鲁宣公死去后,接替襄仲为大夫的其子公孙归父立刻被驱逐出鲁国,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公孙归父及其后代子孙遂以祖号“东门”为姓,称东门氏。
得姓始祖:公子遂。复姓“东门”源头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春秋时鲁庄公的庶子公子遂,字襄仲,原为姬姓,因居于东门,号东门襄仲,其后代子孙因以祖上所居及祖号“东门”为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东门”姓曾在济阳(今属山东省)形成望族。故东门氏的得姓始祖就是公子遂。
二、迁徙分布
(缺)东门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东门氏出自姬姓,以居住地命姓。春秋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他家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当时鲁文公有个宠姬叫敬嬴,同襄仲的关系很好,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倭为太子,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对。襄仲后来 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齐侯正想拉拢鲁国,便答应了。鲁文公死后,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何公子视,立倭为鲁宣公,由襄仲执掌国政。当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三桓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威胁到鲁君的地位。襄仲竭力维护鲁君,多次企图铲除三桓,却没有成功,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对头。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大夫。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杀嫡立庶”,驱逐了公孙归父。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来以东门作为姓氏,其后子孙遂以东门命姓,称东门氏。望出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相当于现在兰考县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东门京:西汉时人,经学家。善相马,与东汉时的将军马援分别向皇帝进献过“名马式一铜马法”用以铸造铜马。这一铜马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
东门云:汉代经学家,学公羊春秋经,官至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有惠政。曾将《公羊春秋》授给琅琊王,徒众尤盛。
东门襄仲:东门氏的得姓始祖。春秋时鲁国大夫,原姓姬,鲁庄公的儿子,名公子遂,字襄仲,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号东门襄仲。曾出使齐国求得支持,立鲁宣公为帝。
东门归父:原名公孙归父,字子家,东门襄仲之子,也是鲁国大夫,欲除去三桓大夫,扩张公室,以鲁宣公死而全家遭三桓驱逐,逃到齐国。遂以父号“东门”为姓,改名东门归父。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东北一带地区)。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2、堂号(缺)
【东门姓宗祠通用对联】
〖东门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鲁国;
姓启东门。
——佚名撰东门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门姓的得姓源流(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
-----------------------------------------------------------------
〖东门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欣逢东方欲晓;
喜见门庭生辉。
此联为以鸢肩格镶嵌东门复姓“东门”二字的嵌字联。
-----------------------------------------------------------------
〖东门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学而有成,受公羊于琅琊;
仕而播惠,官太守于荆州。
全联典指汉代名人东门云。上联典指东门云曾受公羊春秋于琅琊王。下联典指东门云曾任荆州刺史,有惠政。
- 部首查字
巾部
纟部
目部
饣部
尸部
王部
山部
犭部
宀部
门部
马部
皿部
牜部
酉部
广部
金部
弓部
手部
骨部
豸部
大部
礻部
贝部
戈部
毛部
方部
疒部
虍部
歹部
车部
衣部
灬部
羽部
隹部
豕部
米部
子部
鸟部
衤部
石部
瓦部
钅部
囗部
革部
走部
辶部
水部
耳部
阝部
匚部
页部
身部
刂部
气部
厂部
鱼部
冫部
白部
田部
舟部
日部
乙部
一部
足部
丿部
心部
攵部
立部
羊部
禾部
十部
欠部
彳部
讠部
耒部
人部
罒部
雨部
鬼部
穴部
力部
月部
竹部
忄部
火部
言部
土部
虫部
女部
亻部
扌部
口部
艹部
木部
氵部
全部
- 笔画查字
1画汉字
2画汉字
3画汉字
4画汉字
5画汉字
6画汉字
7画汉字
8画汉字
9画汉字
10画汉字
11画汉字
12画汉字
13画汉字
14画汉字
15画汉字
16画汉字
17画汉字
18画汉字
19画汉字
20画汉字
21画汉字
22画汉字
23画汉字
24画汉字
25画汉字
26画汉字
27画汉字
28画汉字
29画汉字
30画汉字
31画汉字
32画汉字
33画汉字
34画汉字
35画汉字
36画汉字
37画汉字
38画汉字
39画汉字
40画汉字
41画汉字
42画汉字
44画汉字
45画汉字
47画汉字
48画汉字
49画汉字
51画汉字
52画汉字
53画汉字
64画汉字
笔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