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爆炸事故案例>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厂爆炸事故

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厂爆炸事故

详细内容

2008年8月26日6:40,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59人受伤,厂区附近3km范围18个村庄及公司员工、家属共11500人被疏散。截止9月11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7586万元。是近10年来全国伤亡最严重的化工事故。
一、工厂简况
广维有机厂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聚乙烯醇。主要生产单元为罐区、合成、蒸馏、聚合、醇解、回收、包装等。于1980年10月建成投产,经多次技改扩建,聚乙烯醇产能由1万t/a增至3万t/a,醋酸乙烯产能达6万t/a。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过程是:来自电石车间的乙炔在合成工段与醋酸,经催化剂(醋酸锌—活性炭)作用生成反应液→蒸馏工段,分离得醋酸乙烯、醋酸等。醋酸乙烯→聚合工段,在引发剂
宋体(偶氮二异丁腈)作用下聚合生成聚醋酸乙烯溶液→醇解工段,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聚乙烯醇。醇解废液→回收工段,处理。
该厂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物主要有乙炔、醋酸、醋酸乙烯、乙醛等,均属易燃易爆化学品。
二、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6日夜班,广维有机厂在岗员工49人。
0:00~6:00,生产正常。-601A、B、C、E反应液储罐接班时液位分别为41、50、48、46m3。
6:00,罐区发现上述4台反应液储罐液位整体下降,即报告调度。
6:40,罐区西部发生首爆。喷出物形成白雾状的蒸气云,随风向北侧的合成、蒸馏工段和其他区域扩散。
6:44,合成工段与罐区附近发生强烈爆炸,合成、蒸馏、醇解、聚合等工段的部分建筑物和设备、管道被爆炸冲击波震坏,大量物料泄漏继发多次大爆炸,并燃起大火,罐区的储罐、宋体管道也相继发生爆炸燃烧。罐区及各工段泄漏物料部分流入下水道,导致厂区下水道、污水收集池和总排水口等处爆燃。
爆炸事故几乎造成所有的储罐毁损,其中-602B的罐顶炸飞至南侧90m处的地磅房,将其砸倒。
爆炸冲击波还将停放在南大门外的9辆卡车的车头压扁。
此外,罐区内的所有料泵烧坏,工艺管道90%烧毁,电缆、电气开关全毁。
三、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基于爆炸事故波及范围广、过火面积大、破坏惨重,当班操作记录及主要设备、装置等关键物证被烧毁或损坏,罐区2名当班操作工及其他可能了解当时现场情况的当班人员遇难,事故调查取证艰难。
截止10月20日,事故调查组尚未对直接原因达成一致意见。争论焦点的?°点火源?±,仅是各种可能或假设,缺乏证据支持,暂无定论。
二、间接原因
1、-601A~E储存反应液的5台100m3储罐并联使用。若1台发生事故,将殃及其余4台。导致:泄漏量↑,事故后果↑。
2、罐区、罐组平面布置及安全设施,不符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①罐组内的储罐为3排(现要求:不应超过2排)
②料泵设置在防火堤内(现要求:应设置在防火堤外,且满足相应防火间距)
③罐区无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施(现要求:应在可能泄漏甲类气(液)体场所内设置)
④防火堤排水口未设置隔断阀(现要求:污水和雨水,出堤排出口均应安装隔离阀)
3、设备安全管理混乱
①今年4~5月大修期间,扩建需要而更换罐区至精馏工段2台反应液泵。未同时更换进出管。采用大小头与原管连接。流量↑,扬程↑会带来流速↑,静电危害↑,认识不足,也无对策。
②罐区原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1982年后因缺乏维护已无法使用,1999年擅自将其拆除。
③罐区操作规程无储罐物料温度控制要求,液位控制指标不明确。
④ -601系列罐尾气冷凝器的凝液,从距底板6.65m高的管口直接泻入罐内,冲击液面产生静电点火源,缺乏认识!

四、事故教训
1、隐患排查治理,必须动态坚持!
2、安全防范设施,必须完好齐全!
3、安全生产投入,必须舍得使用!
4、贯彻"指导意见",必须落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