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新生儿成长发育>新生宝宝的生理状态

新生宝宝的生理状态

详细内容


(1)皮肤
健康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呈粉红色(刚出生时为暗红色或微紫,一旦建立呼吸、保暖后就转为红色),皮下脂肪丰富。初生时,皮肤表面有一层灰白色胎脂覆盖着,这是由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形成的,具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及保暖的作用,生后数小时后即逐渐被皮肤吸收,不必去洗。但耳后、头皮、腋下及其他皱褶处的胎脂可在生后6小时左右用消毒的植物油轻轻擦掉。足月儿胎毛不多,仅在肩部或额面、背底部可见。头发可多可少,未成熟儿胎毛较多。
新生儿刚刚出生时,皮肤非常娇嫩,主要表现在皮肤角质层很薄嫩,稍遇外力或摩擦就容易损伤。由于皮肤薄,病菌也容易乘虚而入,皮肤容易出现感染、发生脓疱疹。此外,新生儿真皮下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密集,这就为皮肤感染后病菌的扩散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很容易使原来并不太严重的皮肤感染发展为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因此,做好新生儿皮肤的保护工作很重要,既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又要格外仔细地做好护理工作。
除此之外,新生儿的皮肤还有一个特点,即皮下脂肪薄,再加上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使得新生儿的热量容易散失。因此,在新生儿时期要加强保暖,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要注意防止硬肿症的发生。

(2)体温
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易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出生后1小时内体温可降低2. 5 0C。在注意保温情况下,24小时后可稳定到36℃~37 0C。一般要求室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为50%~60%。

(3)呼吸
新生儿的肺容量较小,呼吸腔道狭小,胸腔亦窄,胸廓的呼吸运动较浅。但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量并不低,故只能依靠加快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来满足对氧气的需求。所以,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35~45次。新生儿呼吸中枢不健全,常有呼吸深浅、速度快慢不等的现象,这都是正常的。
①新生儿的呼吸道,如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都比较狭窄,稍有水肿就容易堵塞呼吸道,给宝宝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②新生儿喉头部位的软骨缺乏弹性组织;
③新生儿的鼻及鼻腔都比较短小,且鼻内无鼻毛,鼻m膜有丰富的血管,比较娇弱,容易感染;
④新生儿常常有鼻子被堵的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的呼吸道里纤毛运动比较差,其分泌物不容易被排出来的缘故。
从生理解剖的角度看,新生儿的胸廓比较小,呼吸肌发育不全,肋骨又呈水平位,膈肌高位,呼吸时肺向隔肌方向运动,就形成了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时,随着隔肌的下降胸廓也会下降,从而导致通气受阻,使新生儿出现缺氧的症状,所以爸爸、妈妈要十分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

(4)睡眠
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睡眠最多的时期,一般情况下每天要睡20~22个小时,占全天的80%还多,其睡眠周期大约为45分钟。睡眠周期随宝宝成长发育会逐渐延长,成人为90~120分钟。睡眠周期包括浅睡和深睡。新生儿约有1/2的睡眠是浅睡,以后浅睡逐渐减少,到成人仅占睡眠量的1/5~1/4。新生儿睡眠多,一方面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生儿的脑神经尚未发育健全,容易疲劳。父母要了解新生儿在浅睡时都有哪些表现,不要把这些表现当做婴儿的不适,用过多的喂养或护理去打扰他们。

(5)免疫
母血中有免疫球蛋白G(IgG),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足月新生儿脐血中IgG含量超过母体的5%~10%,故对麻疹、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有抵抗力,不易受感染。但母血中免疫球蛋白M(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对大肠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阻性杆菌抵抗力差。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欠成熟,对水痘、灰髓炎(小儿麻痹症)、腮腺炎抵抗力差,对百日咳、破伤风、伤寒、副伤寒及菌痢等也不能抵御。新生儿血中白细胞等对霉菌的杀灭力也较低。总之,新生儿除对麻疹等传染病有抵抗力外,其免疫功能还不够成熟,抵抗力较差,常易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若诊治不及时,将导致感染极为严重、甚至危急生命的疾病,因此应引起父母的高度警惕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