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听力受损因家长错误行为
详细内容
宝宝何以听力受损?
一项幼童听力检查结果显示:受检查的1082名幼儿园学生当中,听力检查正常者占74.31%共804人,其余患耳咽管闭塞有126人(11.65%)、中耳积水68人(6.28%)、耳垢堵塞55人(5.08%)、感音性失聪23人(2.13%),急性中耳炎6人(0.55%)。听力损失逾30分贝的儿童不少。
先天后天遗传因素婴儿误服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怀孕时服食影响胎儿的药物,例如化疗药、某些抗生素等婴儿患上传染病,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等,受病毒感染,产生毒素,影响耳朵怀孕时受感染,例如德国麻疹等其他发炎问题影响耳朵生产过程有问题,例如胎儿缺氧,或母婴血液不合等噪音
如何预防,让宝宝耳朵免受损伤?除了怀孕期需特别注意外,后天引致听力受损因素亦不少,提醒:
抱起婴儿喂奶婴儿耳咽管较成人短及平,吃奶,呛奶或吐奶时,奶汁有机会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故喂奶时应保持头部稍高,喂奶后亦不应立即放落接受防疫注射婴儿出生后,应依照卫生署指定,依时接受防疫注射尽早修正缺陷出生有缺陷如裂颚,会影响耳咽管功能,有可能导致中耳积水,故应在小孩2岁前尽早进行相关手术治理伤风感冒中耳炎,可以由轻微的呼吸系统毛病引起,故无论伤风、喉咙发炎或普通外感,均不能掉以轻心,应请医生治理
有何错误行为会伤害宝宝耳朵挖耳朵
很多时家长会用棉花条吸耳油,却将可能会排出的耳垢推回去,影响耳道排出耳垢的功能。若用耳挖清理,更有可能挖伤耳道甚至耳膜。邓树安表示,耳垢实为耳油分泌混和死皮,一般毋须清理,会自行排出,推回去反会构成闭塞。同时耳油具杀菌作用,耳垢就像小防线,阻止外面的尘垢入侵,家长最好以身作则,不要挖耳。若耳垢确堵塞了耳道,影响听力,亦必须由医生清理。同一道理,泳后耳朵入水,亦不要用棉花条挖耳道吸水,只要把头一侧,等一会水便流出来。
放异物
留意孩子不要放例如小珠、小豆等异物进耳朵。
掴耳光
切莫掌掴孩子,否则可能伤及耳膜,或令耳骨移位。
忌噪音
香港不能烧爆竹,但有些玩具亦十分吵耳,愈大声及接触时间愈长,对孩子听觉影响愈大。例如去年便有测试指市面部分发声花灯放在耳边时,音量高达90至109分贝,数小时内耳细胞即可能受损。
擤鼻子
伤风时,千万别捏。鼻子两边一起擤,以免压力太大,带菌的鼻水乘势进入耳咽管到中耳。要擤鼻子,应逐个鼻孔来。
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进入育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