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防伪包装技术的发展主流
详细内容
假冒伪劣产品, 可以说是市场上的一个毒瘤, 它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被假冒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更危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伪造技术的高明与广泛性已给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防伪包装技术”就是: 主要以商品为对象, 既是防伪部分的组成部分, 又是包装技术的组成部分。因此防伪包装既有防伪技术的—般功能特点, 同时又具有适合于商品包装的自身特点。
目前, 防伪包装手段可谓名目众多, 仅防伪标志类已有一百多种, 但从总体分析, 防伪包装技术集中于几个方面———防伪标识、特种材料工艺、印刷工艺、包装结构和其他方法。以下的几种技术手段居主流地位。
激光全息图像
利用全息印刷技术做出防伪标识, 附于包装物表面是当前最为流行的防伪手段。全息图像由于综合了激光、精密机械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 技术含量高。对多数小批量伪造者而言, 全套制造技术的掌握和制造设备的购置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此种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 模压全息防伪标识并没有完全达到其应有的功能, 甚至出现了伪造标志。
接踵而至的是经激光全息技术处理的具有防伪功能的新型包装材料和更高技术层次的全息图像标识技术。具有更好防伪功能的全息图像技术有: 高质量全色真三维全息技术、复杂动态全息图技术、加密全息技术、数字全息技术、特殊全息图载体技术(如全息图特殊压印材料)。
激光防伪包装材料
经过激光处理的材料具有防伪和装潢两方面的功能, 改变了以一块激光全息图像标识的局部防伪方式, 达到整体防伪效果。整个包装都经激光处理, 加上厂家名称、商标等, 呈大面积主体化防伪, 制假者无从着手。再加上激光包装材料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七彩颜色及印刷图纹, 外观亮丽, 奇异的光学效果增添了包装新、奇、美的感觉。
经过激光处理包装材料共有四大类。①软包装袋: 用高新技术制出激光薄膜, 然后再和普通塑料薄膜复合, 加上印刷形成激光材料软包装袋(又称激光软包装袋)。②硬包装是先在一般硬纸盒上印刷, 然后再和经激光处理的上光膜复合, 形成上光式硬盒。③激光纸: 激光纸是直接作在纸上的。激光纸生产工艺难度较大, 成本也较高。但其优点是: 易印刷、易处理, 无环保问题;某些产品必须用纸包装(如烟盒), 特别合适如烟盒、瓶贴、标签、税条、挂历、礼品包等。为了增加防伪效果, 厂商可用专用的全息图案标识作纸基底纹,再加上产品图形, 做出独特的专用包装纸。④目前还有一种经激光处理的烫印箔———高档电化铝产品。用它专门制成的标志可呈多维立体显示。可借电脑设计出动态画面, 也可预留出“光点”加密, 并使主体图案在不同视角下显示不同图案。这种烫印箔结合到包装物表面后, 与包装浑然一体, 达到防伪和美观的双重效果。
隐形标识系统
美国生物码公司(BioCode)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隐形标识系统———将抗体作为制造防伪标识的新材料。
此系统包括两个物体: 加入到产品中的标志化合物和用于识别标志存在与否, 必要时作定量分析的抗体。标志化合物可选日用化学品, 但必须是持久的、惰性的和易与产品混合的, 并符合卫生、法规要求的。这些标志通常以百分之几的微量混入产品中。抗体是特定的生物识别分子, 每一种抗体只认识或结合一种特定化合物。标志物识别操作分为两种: 现场测定和实验室测试。既可测试标志物存在与否及精确含量, 又可测出被替代或被稀释的产品。
表面隐形技术有以下好处: 特定的图形和位置适用于特定的用户; 真正隐形; 既可采用加了标志物的印刷标签, 又可安装一套定制的喷墨系统,高度安全(因为无特定抗体时标志物看不见, 而特定抗体受严格管制) ; 标识图像可擦掉并可重新显示。
相比于全息图标识, 隐形防伪商标更具生命力。
激光编码
激光编码主要用于包装的生产日期、产品批号的打印, 防伪并非是其首要功能, 由于激光编码机造价昂贵, 只在大批量生产或其他印刷方法不能实现的场合使用, 使它能在防伪包装方面发挥作用。
激光编码封口技术是—种较好的容器防伪技术。产品封口加盖后, 在盖与容器接缝处进行激光印字, 使字形的上半部分印在盖上, 下半部分印在容器上。
此技术的防伪作用在于: 包装容器不能复用。新盖与旧容器相配, 字迹很难对齐; 激光器价格昂贵, 且在生产线上编码打字。一般制假者难以投巨资购买此设备, 厂家可任意更换印模板, 不同日期用不同模板, 更换细节仅有少数人知晓, 外人较难破解。
从防伪效果看, 激光编码技术不比激光全息图像技术差。激光全息标识是由印刷厂印刷, 使用标识的厂家不能确保该母版不从印刷环节外流或非法复制。激光编码机价格贵, 且必须在线使用, 加上字形模板更换变型的隐秘性, 使那些分散的中小型工厂难以制假。
凹版印刷防伪
凹版印刷以按原稿图文刻制的凹坑载墨, 线条的粗细及油墨的浓淡层次在刻版时可加以控制, 不易被模仿和伪造, 尤其是墨坑的深浅。仿照印好的图文进行逼真雕刻的可能非常小。由于具有防伪效果, 凹版印刷已越来越多地推广到企业商标和包装装潢印刷等方面。
凹版印刷的防伪优点在于: 手工雕刻凹版可实施秘诀防伪方式。对于印量少, 允许制版费用高的承印物采用手工雕刻制版特别有效。追求短期利益的制假者, 未必愿意冒此投资风险, 制版和印刷异地进行。尽可能分离制版和印刷两个工作环节, 使知晓整个商标(或有价证券)的印刷工作的核心内容的人越少越好。当然还需要注意防止印版和印刷物被盗, 可与防伪油墨技术相结合, 采用独特的专用油墨、其成分、颗粒细度、添加物皆向外界保密。即使印刷品有独特效果, 又达到秘诀防伪的功能。 转载自:中国包装工业
RFID 技术:产品防伪标识新利器
假冒伪劣产品使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打假是保护国家、企业与消费者利益, 是正当、有序竞争的必然要求。一个名牌产品如果不采用有效的防伪手段, 可能会受到大量伪造产品的冲击, 破坏产品的形象不说, 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随着企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分销渠道管理方面, 由于技术和手段的限制, 大多数企业沿用的仍是经营初期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在效率、成本以及可控性等方面的劣势日益突出。因此, 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渠道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 企业也愈发重视如何对关键商品在分销网络中的有序流动实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渠道管理水平, 降低和规避渠道风险, 以及如何对关键商品进行精确和保密的标识, 来有效杜绝产品跨区销售和窜货, 防范假冒伪劣的冲击等问题。
国内企业多利用条码技术来防伪和防窜货, 然而该技术易复制、易污损的特点不能真正杜绝伪造和窜货现象的存在。目前, 国际上逐渐兴起了一股利用电子标识技术防伪、防窜货的潮流, 尤其是射频标签的运用, 其优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成为了产品有效防伪的“新利器”。
可以有效防伪的RFID 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 是从20 世纪90 年代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的双向通信, 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防伪, 与其他防伪技术( 如激光防伪、数字防伪等技术) 相比, 其优点在于: 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 号码———UID,UID 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 中的, 无法修改、无法仿造。运用RFID技术还有以下特点: 无机械磨损, 防污损; 读写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 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方面除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实现安全管理; 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存在相互认证的过程; 数据存储量大、内容可多次擦写, 不仅可以记录产品的品种信息、生产信息、序列号, 销售信息等, 还可以记录更详细的商品的销售区域、销售负责人、关键配件序列号等数据和信息, 从而为商品添加了一个唯一、完整、保密、可追溯的身份和属性标识符。目前, 国际上在一些行业的包装上利用RFID 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据统计, 全世界已经安装了约5000个射频识别系统, 实际年销售额约为9.64 亿美元。
RFID 技术的经典案例
虽然目前在我国鲜有使用RFID技术的产品, 但在国外这种技术已经在许多产品上应用。下面我们就介绍其中的一些经典案例。
吉列“锋速3”解决防偷盗问题吉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剃须刀制造商, 该公司的产品因体积较小、单价较高而经常受到小偷的“青睐”。为此, 吉列公司决定采用射频识别技术来防止产品被盗。吉列将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 从内部运营与零售商货架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首先, 吉列选择“锋速3”在少数几个地方进行货架试验, 待成功后再推广到所有8 个产品系列; 在第二阶段, 吉列计划将其融入整个供应链, 实现产品从工厂到零售商配货中心、到货架再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无缝跟踪与管理。
目前, 吉列公司已经完成了与沃尔玛和Tesco 分别在美国波士顿和英国剑桥地区进行的第一阶段试验: 吉列将射频识别标签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