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包装产业现状与走势(5)
详细内容
分析综述:
从行业的发展综合情况来看,金属包装在经历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快速增长后,经历目前的调整又恢复了稳定增长,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江浙沪的长三角和京津渤海三角三个集中金属包装产业带,及福建、山东、四川三个热点地区。金属包装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际上通用制品我们都能生产。“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局面得到了改观。金属包装已从分散落后的行业发展成拥有一定现代化技术装备、门类比较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一批跨地区的产品新、规模大、效益好的金属包装龙头企业开始涌现,并在杭州设立了“中国印铁包装容器开发生产基地”。伴随快速发展,已显现产品在技术和性能方面的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投资等,暴露出一些行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随着下游产业的集中度提高,品牌形成和发展的需求对包装的依赖性和档次的要求进一步增强,金属包装企业更加倾向于向有经验的老客户销售,规模客户捆绑,跨国公司的合作,竞争趋势除了质量技术外,变得更加成本导向、服务导向、本土化就近配套方便性导向。这些变化催生着产业正在向成熟转化,行业龙头企业有更多的成长机会,预示着整合发展新时期的到来。
三、主要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
(一)存在问题
金属包装经过长足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门类,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及出口包装不断变化和升级的要求相比,在质量品种、新的品技术含量、包装出口能力、技术开发水平及金属包装规模布局、人才等多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仍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不适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尤其是:
① 金属包装企业在都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定位属于中小规模的加工厂。企业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较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包装企业集团还没有真正形成。
在我国1400家金属包装企业年耗用马口铁近145万吨,万吨以上企业足60家仅占4%,平均每家企业的年耗用马口铁量仅为1200吨。目前,最大规模的中粮包装(杭州中粮美特、无锡华鹏瓶盖、广州番禹美特)年耗用马口铁也仅为7.5万吨,产销8亿元,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另外,企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粗放经营的状况。如金属印刷产品国外大多普及UV多色连续高速印铁,而国内还停留在单色、又色、油气烘房的传统印铁方式上,低效、高耗和环境问题、几十年不变的局面与当前国际印铁领域“印前数字化、网络化;印刷多色连续高效化;印后多样化自动化;的发展要求相比明显处于落后并缺乏国际竞争的优势。
在制桶方面,国外普及超薄铁制罐、微卷封工艺和异形罐、柔性化生产方案等,首先,将制罐壁薄降至0.07-0.13mm,从面大大节省用材,降低了资源消耗,其次改变了单一柱形罐的老面孔,发展人见人爱、时尚多样的异形罐。而我国大多使用0.20mm以上的马口铁制罐,马口铁异形罐的开发还处于研发和市场试验阶段,还没有商业化,处于相对落后。
② 金属包装品种不多,普通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优质高档精品能力明显不足。
一方面:国内两片罐生产线26条,年加工生产能力110亿罐,而实际需求仅为70亿,开工不足;三片罐国内200多条生产线速度400-1200罐/分,综合产能250亿/年,实际需求仅为80亿,供需比为3/1;皇冠盖设备近300条,其中引进和国产各半,速度分别为11、14、27万/小时,年总产能力达到750亿,而实际需求仅为400亿,供需比为2/1。
仅此三项,足见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重复投资严重之程度。
另一方面:能生产小容量、超薄型罐、自热自冷罐、各种适合超市货架效果的异形罐、精品罐企业又太少。品种罐形单一,几十年不变,难以满足包装的进一步时尚化发展的要求,制约了金属包装的发展。
③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先进企业装备受跨国公司冲击和牵制,主要包装设备和用材依赖进口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0年代以来,金属包装蓬勃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生产线,国内研发能力不足,绝大部分的先进制罐企业主要印铁制罐设备只能依赖进口;如制罐的高速电阻焊机及在线测漏机、易拉盖皇冠盖的生产线、印铁设备目前均由国外把持。
金属包装如马口铁的国产化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宝钢研制开发了满足国内制罐要求的马口铁基板和镀锡板,并得到市场的认可,但总量跟不上金属包装发展的需求,国产能力仅占全国需求的1/3强,2/3的基材需求国外进口;高速两片罐用铝材,仍需每年进口3亿美元。
目前国际上主要设备正向数字化、网络化、高速低耗和更加环保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装备水平又提高了一个新的档次,我国全行业目前与国外本已缩小的差距正在拉大。
④ 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包装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总体上金属包装高层管理和职工人员素质遍低于其它行业,人才短缺制约了金属包装的进一步发展,很大程度上使我们滞后于国外包装发展潮流,无法跟踪世界最新技术,无法开发和创新自主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金属包装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相关行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金属包装整体水平不高就很难发展现代物流;金属包装没有接近国际水平,我国的产品就缺乏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很好的“走出去”,金属包装工业发展滞后与整体水平提高迟缓,必将制约整个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建成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金属包装,并使我国从目前的金属包装大国迈向金属包装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