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输包装专区>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一)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一)

详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857.2-2005
代替GB/T 4857.2 -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
Packaging-Basic tests for transport packages-
Part2 : T emperaturea ndh umidityc onditioning
(ISO 2233:2000,M OD)
2005-05-25发布2005-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857. 2-2005

前言

GB/T 485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分为23个部分:
— 第1部分:试验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
— 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
— 第3部分: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 第4部分:压力试验方法;
— 第5部分:跌落试验方法;
— 第6部分:滚动试验方法;
第7部分: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
第8部分:六角滚筒试验方法;
— 第 9部分:喷淋试验方法;
— 第 10部分: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
— 第 11部分:水平冲击试验方法;
— 第 12部分:浸水试验方法;
— 第 13部分:低气压试验方法;
— 第 1 4部分:倾翻试验方法;
— 第 15部分:可控水平冲击试验方法;
— 第 16部分:采用压力试验机的堆码试验方法;
— 第 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一般原理;
— 第 18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
— 第 19部分:流通试验信息记录;
— 第 20部分:碰撞试验方法;
— 第 21部分:防霉试验方法;
— 第 22部分: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 第 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4857的第2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2233:2000《包装— 完整的,满装的运
输包装和单元货物— 试验环境条件处理》,对GB/T 4857. 2-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温湿度调节
处理》的修订与ISO 2233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 按 照我国使用者的习惯,保留了原标准的名称,与国际标准的名称有所不同;
— 按 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 删 减了有关解释性的注释;
— 由 于我国在包装术语标准中对有关术语有所定义,所以取消了有关术语定义的内容;
— 按 G B/T4 857系列标准的统一格式及实际情况,对试验报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与GB/T 4857.2 -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在 范围中将原来的仅适用于运输包装件修改为适用于运输包装件和单元货物;
— 在 温湿度条件中新增加了条件8和条件9,取消了原标准中的条件8;
— 将 允许误差分为极限误差和平均误差;
— 删 减了有关解释性注释。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GB/T 4857. 2-2005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4857. 2-1992,
本部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军包装工作办公室、沈阳理工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雪、周澎、张晓建、巴朋、郭宝华。
GB/T 4857. 2-200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2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范围

  GB /T 4 857的本部分规定了运输包装件和单元货物的温湿度调节处理的条件、设备、程序及试验
报告的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运输包装件和单元货物温湿度调节的处理。
2 试验原理
  使试验样品在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历预定的时间。

3 温湿度调节处理条件

  根据运输包装件的特性及在流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选定3.1 条的温湿度条件之一和
3.2条调节处理时间之一进行温湿度调节处理。
3.1 温湿度条件
3.1.1 温湿度条件见表1,


 
3. 1.2 允许误差
3. 1.2. 1 温度
3.1.2.1.1 极限误差
  对于条件1,2,3和10,至少1h测量10次的测量值与公称值相比最大允许温度误差为士3`C。对
于其他条件,最大允许温度的误差为士20C o

  3. 1.2.1.2 半均误差
  对于所有条件,相对于公称值,平均误差应为士20Co
  3. 1.2.2 相对湿度
  3. 1.2.2. 1 极限误差
  对于所有条件,至少1h测量的最大允许相对湿度相对于公称值的误差应为士5
  b) 温湿度调节处理时的温度、相对湿度及时间;
  C) 试验时试验场地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d) 任何预干燥的详细说明;
  e) 和本部分描述的试验方法之间的任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