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必读>创业:技术型创始人应何时离开?(一)

创业:技术型创始人应何时离开?(一)

详细内容

在新经济背景下,技术型人才(或称知本家)纷纷走上创业之路。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些知本家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他们遇上了什么样的问题?他们必须离开吗?他们应该在何时离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许有>助于他们完成其职业生涯中的灿烂。

  技术型创始人应何时离开?

  从技术型创始人应该何时离开公司?这个问题本身看,似乎包含这样的答案:在技术型创始人完成项目的核心技术研发,即生孩子的任务之后,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若要使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带孩子的任务就该交给职业妈妈去做。

  很多故事和案例反复说明这样的道理:生孩子之后执意要带大孩子的努力往往事与愿违。

  说服技术型的人从CEO或者舵手的位置上下来,有相当多的例证,比如他们一般不懂管理,看不懂财务报表等。

  至于何时离开,其实不是一个问题,恰恰相反,应当这样说,在技术型的人决定自己对技术型之外的问题,用技术型的观点做出当然的决定的时候,就请立刻做出这样的抉择:或者离开技术型的思维定势,或者离开公司,后者则是个迟早的问题。

  技术型创始人应适时离开

  知本家并不等于是企业家。至少从目前看,像人们所熟知的张树新、王志东、王峻涛等纷纷中箭落马,就说明企业自有其内在的规律。风险投资可以加速企业的成长,但是企业成长的几个必经阶段却一个也不能跳过。一般来说,企业成长会经过四个阶段:作坊型企业──小企业──规模化企业──公众企业。所谓的作坊型企业就是靠一两个明星、一两个Idea支撑的企业。这类企业如果发展顺利,会过渡到小型企业,这类企业有钱,但没有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其治理结构与作坊企业大体相同,决策机制非常简单。但是到了规模化企业,就不那么简单了。要想使企业在市场领域中获得一席之地,由于资金的需要和人才的需要,会使原先的治理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规范化企业的发展,已不仅仅依赖知本家的知识创新,更依赖于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娴熟的市场运作。还有,如果这类企业要成长为公众企业时,必须经过股份制改造,这一时期是创业者们力不从心的时期。诸如像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事已不在他们的兴趣范围之内。即使有的企业在资本的拥戴下迅速上市,但是上市后创业者的发言权却越来越小,这些知本家们突然发现,他们是在为所有的股民打工。这样,知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