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创业六大成功经验(一)
详细内容
记住,或许别人都不上眼的行业其实是投资最小的,而且由于大家都瞧不起因此竞争很小,这是一笔大家看不到它隐形的财富,而且由于地摊比店面灵活的多没有经营限制,无经营成本无压力实际上地摊的纯利润是超过店面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地摊曾被认为是“没面子”的生意――甚至称不上生意,只是就业无门者被迫的谋生手段。而现在的地摊族,则心怀自豪与坦然,他们用地摊推广产品,积累资金,用地摊的形式完成创业最初的起步过程。当地摊重新归来,改变的,不只是产品与特色,更是对于创业、对于生意的观念。
从追逐奥运火炬跑遍全国的“最牛小贩”,到我们身边每一个最普通的地摊老板,从追求个性的创意市集,到日渐兴起的地摊联盟,地摊从不是低人一等的生意,但同时也不是少数人的时尚体验,它只是一种最平实、最易行的草根化创业实践。地摊归来,回归的不仅是一种经营的方式,更是一种放下架子、告别空想、踏实前行的创业精神。
以下是本人第一次摆地摊的真实经过:
本人毕业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目前从事产品设计工作,是一名工程师。性格较内向,比较害羞,从未销售过商品。
2003年大学毕业,目前在广州上班,工资足可以满足我和老婆在广州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每个月都没有留下什么储蓄,算是月光族了,所以我们就摆起小摊来了。
我摆摊的原因或目的有三个:①生活压力;②体验生活;③锻炼经商能力(以后自己有可能放弃专业做生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了:我老婆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9月底他们公司要处理一批外贸尾货和样品。我就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15纸箱货物。这些货物主要有几类:文具类(文具套装、书包等)、公仔类、杯子类、箱包类(电脑包、斜挎小包等)。我老婆在整理着淘宝店的商品照片(她开有网店),突然提议:我们去摆地摊吧。我一听,愣了。我可从来没销售过商品呀,心里一直在打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我工程师的面子往哪搁(大家知道,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多多少少都有点酸酸的,我也不例外)。我上班的公司就在附近,同时也住着许多同事。万一被同事看到了,我该往哪躲呀?
②第一次摆地摊,心里其实有点害怕,害怕被街上有小混混收保护费之类的,害怕被别的摊主(长期摆)欺负。
害怕归害怕,但东西总得销售出去呀。于是我和老婆就先拿了一些公仔和杯子,出去试探一下行情。我们硬着头皮,拖着装货的箱子来到一家大型超市外面到处转,那里人流量非常大。可惜超市外面灯光比较暗,估计不好卖东西。继续找,在超市门口有一个天桥,路过的人也不少,而且天桥上的路灯刚好就作为我们的营业灯。于是我们就挑了一个旁边也有其他商贩的地方摆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