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百万菜场富翁这样做生意(一)
详细内容
虽身家百万,但做起生意来,童桂娥还是亲力亲为。
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长发胡乱地盘在头顶。昨日上午,记者在黄陂蔬菜市场12号门面见到了55岁的童桂娥,她是这个菜市场的批发大户之一。童桂娥告诉记者,她是地地道道的黄陂前川人,我和老伴都没有文化,只能种菜卖菜。
在2003年黄陂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之前,童桂娥一直在向阳街的泥巴路上摆摊卖菜,那些日子,童桂娥最怕碰到下雨,那个泥巴路,下场雨,一个星期路面才干,菜都成了泥巴菜。童桂娥说,那时候生意不好做,一年到头,我们夫妻俩顶多挣一两万元。
2003年,蔬菜批发市场建好了,童桂娥租了两间门面,干起批发生意。有了市场,新洲、孝感、武汉等地的批发商都过来拿菜,生意好做多了。童桂娥笑着告诉记者,进入市场第一年,就赚了10万块钱,比以前翻了几番。
因为生意好,童桂娥不满足于在黄陂当地进菜,2004年,她投资6万元买了一辆农用车,在武汉开出租的大儿子彭雄辞掉工作,回家当起运货司机。白沙洲、东西湖、新洲,哪里的菜新鲜便宜,我们就去哪里进货。
为了保证菜新鲜,童桂娥还特意拿出一间门面改成空调房,专门储藏蔬菜。你看,现在的条件多好啊,想起以前泥巴路上卖菜的日子,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童桂娥指着门面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