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意外带来大财富 “破”苔藓成功创业(一)
详细内容
柳文博大学毕业后,来到日本大阪,在舅舅开的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在日本,柳文博迷上了苔藓盆景。
2007年10月,舅舅生意失败,柳文博随舅舅回国。柳文博在郑州的花卉市场转了个遍,却没有买到苔藓盆景。大失所望之余,他决定自己动手。
做苔藓微型盆景的模子和材料,在国内市场买不到,柳文博请日本的朋友帮他购买了一套邮寄过来。他动手制作时,却发现手里的苔藓怎么都不成型。他带着疑惑去查资料,才发现他用的苔藓和在日本用的不是一个种类。据统计,全世界约有两万多种苔藓,而在中国就有2300种,但是,适合做微型盆景的仅有几种。
苔藓不可能从日本进口,柳文博决定在国内寻找。找了三个月,他终于找到合适做盆景的苔藓。他很快制作出几盆苔藓盆景,还在作品中加入人物、小车、秋千等,盆景一下子变得鲜活有趣起来。家人看见后赞叹不已,并鼓励他干脆在郑州开一家苔藓盆景专卖店。
由于柳文博回国后一直找不到事业发展的方向,于是便听从了家人的建议,在郑州金水区成立了一家“苔藓盆景工作室”。然而出师不利,2007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冰雪,将工作室里的植物都冻死了。
2008年春天,柳文博栽种在院子里的植物开始发芽抽枝,他也重拾信心,制作苔藓盆景。
苔藓和一些常见植物,本来都是普通的素材,但经过柳文博的巧手制作,成为具有故事情景的微型盆景。他的作品里,有小岛上孤独的游泳者,有苏格兰草原上的牧羊人,有空旷的高尔夫球场上的恋人,也有椰林下散步的男女……这些用植物创造出来的小故事精彩纷呈,立刻变成了抢手的“宝贝”。他前期制作的盆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柳文博制作的盆景多了,但知道苔藓盆景的人仅限于周围这个小圈子,于是,他开始考虑如何扩大销路。
2008年3月的一天,柳文博看中了郑州东新区一个名牌家具店,想把自己的盆景放在那里代售。
柳文博挑选了一批盆景放在家具店里,每个作品的售价都不低。他把作品分为“苔球”、“都市简约”、“植物精灵”、“童话故事”、“微型世界”等几个系列,各有特点。
一周之后,老板告诉他,他的苔藓盆景虽然售价不低,但是,只要顾客看上了,还是很舍得掏钱买。
苔藓盆景值钱的并不是制作技术,而是构思创意。苔藓盆景的制作技术并不复杂,比如苔藓系列的作品,只要有合适的青苔,选择合适的土壤和不是很娇贵的植物,围绕植物捏泥成球,附上苔藓,用绳线绕几圈固定好,搭配上独特的器皿就成了。
现在的人们喜欢物品的独特性,柳文博自己也不喜欢重复做同样的东西,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针对每种植物的外形特点进行创意,构思故事场景,不拘形式,好看、有趣、有意境就行。柳文博还根据盆景创作的需要,特别定制造型别致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