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之路>香港“80后”创业青年张嘉浩的生意哲学

香港“80后”创业青年张嘉浩的生意哲学

详细内容

“80后”青年张嘉浩出生在香港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养成了喜欢自己赚钱自己花的习惯。上学时,一到寒暑假,张嘉浩就会去零售店打工。“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家人又不给钱的时候,我会打工赚钱来得到它。”张嘉浩说,他通过打工赚钱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同时又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窍门,这也为他现在创业打下了基础。

  今年6月,张嘉浩和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从做出决定到办理公司注册手续,张嘉浩和朋友一个月就花了17万港币。他说:“这笔经费我没花家里一分钱。”

  公司创立起来了,但摆在张嘉浩面前的是严峻的市场环境和重重困难:香港的广告市场几乎被几家大型广告公司垄断。这些大公司手上不仅掌握着大客户的资源,还控制着香港许多重要的广告投放点。地铁、海底隧道、巴士、写字楼宇等,广告投放的黄金地段已成为这些公司的“囊中之物”。除此以外,香港高昂的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也让张嘉浩和朋友压力倍增。

  为了尽可能节省开支,张嘉浩和朋友决定:不租用办公室,也不聘用员工,而是选择在各自的家里处理公司日常业务。在广告投放上,张嘉浩发现,香港出租车广告市场尚有发展空间,于是和合伙人讨论后决定:公司专做出租车广告业务。为了打开市场大门,张嘉浩选择朋友公司研发的瘦身产品,作为公司的第一笔生意。为了保证瘦身产品货真价实,张嘉浩亲自服用,检验产品功效是否与包装上描述的一致。为了表达诚意,他和合伙人每次都亲自到客户公司实地考察,拜访谈生意。

  努力工作和诚意的付出,不仅换来了客户的认可,更是让产品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张嘉浩高兴地说:“这款瘦身产品在香港经常断货,看来我们在出租车投放客户广告的策略是正确的。”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广告经营的成功,为未来的广告业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也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笔生意结束后,另一笔生意接踵而来。与瘦身产品不同,这一次张嘉浩承接的广告是香港立法会议员选举。张嘉浩说,立法会选举的推广方式与保健产品不同。由于候选人来自不同的选区,所以在投放广告时,张嘉浩特别留意对出租车驾驶区域的选择。“比如有一位候选人是在九龙东选区竞选,那么我会将这位候选人的广告,集中投放在经常往来九龙东地区的出租车上。”尽管选情激烈,但是张嘉浩投放的出租车广告还是为候选人起到了良好的助选效果。他说:“有三位立法会候选人在我的广告公司投放竞选广告,最后有两位候选人成功当选新一届立法会议员。”投放竞选广告的显著成果,让张嘉浩再一次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张嘉浩说,逛街的时候,看到出租车上印着自己公司承接的广告,会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