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迸发创业活力
详细内容
2006年,我省非公经济发展表现不俗:
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个私企业户数增幅居全国前列,平均每天诞生600多户个私企业;外向度不断提高,获取外贸经营资格的非公企业达全省外贸经营企业总数的55%以上……
昨天,省统计局再传佳音:民间资本日趋活跃,今年1至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21.5亿元,其中民间投资达47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5%。
数字令人振奋,也令人倍感压力。省经委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省非公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上,与发达省份差距甚远,与一些中部省份也有差距。非公经济发展不足成为我省经济总量不大的关键因素。
促进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
平等:敞开那扇“玻璃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相继出台政策,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颁布“非公经济36条”,明确要求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但实际进展缓慢。
目前,许多领域虽未明文限制非公有资本进入,但是非公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与国有经济甚至外资经济存在较大政策差异。一些收益稳定、利润较高的行业尚未对非公有资本开放,行业垄断行为使非公企业难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在投资立项、能源供应、贷款支持、征用土地等方面,非公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享受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或不完善或难以落实。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打开一扇扇看得见却进不去的“玻璃门”。
令人欣慰的是,非公经济的“平等权”已引起重视。今年2月,省政府发布1号文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非公资本进入,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设置限制条件。
对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既是市场经济平等性、竞争性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我省正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强力破除垄断,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积极配合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的中直企业深化改革,鼓励和支持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以取得对社会资源更多的支配权。
资金:撬开融资难“瓶颈”
目前,我省正式注册的风险投资公司只有1家,这使风险大但前景好的民企项目难以寻求资金支持;虽有120多家担保机构和一家省级信用担保集团,但因有关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作用难以发挥……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采取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措施,金融部门也加大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支持力度,但从整体看,间接融资渠道不够通畅,直接融资手段不够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融资难,仍是制约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力克“融资难”,必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财政金融部门正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和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支持企业法人与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启动民资的力度,鼓励民间资金参与非公经济发展。
不久前,马鞍山市率先出台《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使用办法》,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省银监局也传来消息:今年我省将全面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这一切无疑为非公经济撬开融资难“瓶颈”创造了条件。
创业:政府甘心当“轿夫”
去年,蚌埠、芜湖等10个市制定了有关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工作的政策,合肥、淮北等7个市安排了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省建成各类创业基地180多个。
如今,放眼望去,从淮北到江南:一批龙头民营企业脱颖而出,一批龙头骨干民企集团正在形成;非公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步伐愈来愈快……
为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意见》还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即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进入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分工协作网络和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一批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自身发展和资本运作做强做大;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现代制造型、科技创新型、农产品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甘愿当“轿夫”。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创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员创办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放宽创业条件限制,允许投资者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大力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积极为创业者提供政务代理、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担保等配套服务,引导各类创业人员进入[FS:PAGE]创业基地,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