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海归创业>刘积仁:留美才子成就中国式微软(一)

刘积仁:留美才子成就中国式微软(一)

详细内容

初识东软的人,往往会被东软独特的商业模式弄糊涂,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外包、医疗设备、IT教育与培训等业务无所不含。其实,这些业务的背后没有一个能离开他们的核心技术领域――软件。全球著名战略家大前研一博士说过:“仅凭完美无缺的逻辑结构是无法获得事业成功的,特别是无形的构想,只有依靠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精神去推进。”当别人看东软经常使出“别人看不懂的招儿”时,刘积仁却依靠他自始至终的坚定信念悄然布局他的软件帝国。

  为研究成立公司

  1987年,刘积仁从美国回来。他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第一的概念意味承载着某种使命。归国后,刘积仁就一直梦想成为一个成功、知名的学者。“那时的我既年轻又自信,我相信自己在这个行业里,会有很大的发展。”1988年,33岁的刘积仁就被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破格提拔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

  在美国实验室做研究都会获得政府或者像IBM、HP这样大公司的一些研究经费。然而,摆在刘积仁面前的难题是,当时国内并没有特殊经费资助教授做研究,研究经费从哪里来成了困扰刘积仁最大的问题。

  虽然没有钱,刘积仁却不愿放弃教授的工作,“教授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既能跟年轻人打交道,每天又能很自由,不受约束。”

  为此,1988年,刘积仁以“架设软件研究与应用的桥梁”为口号,在东北大学一个项目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但研究室有名无实,“一间半的实验室房间,三台286电脑,经费是一穷二白”。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根本拉不下来脸做企业,社会的舆论也给刘积仁做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1991年,刘积仁成立了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公司,开启了他的创业道路。

  论文换来第一桶金

  做了企业后,刘积仁开始从一个学者向一个商人转型。然而,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却被金钱绊住了脚,“当时根本没有钱,我很沮丧”。

  有一天,转机来了。东北大学通知刘积仁开会,世界著名的汽车电子生产企业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到中国考察,希望找到一个研究团体承接汽车内部的软件系统。

  刘积仁作为代表发言,刘积仁的发言让日本人为之一振,他们认为,刘积仁的发言是前所未闻的。刘积仁说,“实际上我讲的是我在美国毕业论文研究的一个题目。”

  会谈之后,日本人就说想跟刘积仁合作,并邀请他去日本作介绍。刘积仁很尴尬地告诉他们,他没有钱,连机票钱都没有。于是,日本阿尔派全程买单,请刘积仁到日本讲课,这次日本之行促成了东北大学与阿尔派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