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创业>李宁亲谈创业:非标准的商人(一)

李宁亲谈创业:非标准的商人(一)

详细内容

“你最愿意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运动员还是商人?”笔者问道。眼前的李宁,两鬓斑白,头发稀疏,看起来和大街上任何一个中年商人无异。在长时间的采访“轰炸”之后,他面对的是午餐前最后一个问题。

  李宁显然不太喜欢这个问题,他皱了皱眉,腰杆不经意地挺了一下,“请把我只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他把重音放在“人”字上。“其实,经商或者其他,我都只是为了活得更充实。”

  “我最近还在读《资治通鉴》,”他补充一句,“感觉也很充实,我这个人并不喜欢太功利的东西。”有一次,李宁甚至还拍摄过一幅“波普艺术照”――内穿红色运动服,外罩黑色西装,手执一个奥运冠军奖杯。

  上个世纪末,李宁被权威的国际体育笔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100年来,获此殊荣的只有25个人,李宁的名字和球王贝利、拳王阿里、飞人乔丹排列在一起。

  2006年,李宁当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60年亚洲英雄,该刊认为“这是一位在体操和商业生涯中,均具有灵活头脑的传奇人物”。那时,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早已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这也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作为公司董事长,李宁本人及其家族控制着公司37%的股票,李宁自己身价高达近20个亿。

  “李宁证明了一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在中国,商业的荣耀也可以和奥运会金牌一样,熠熠生辉。”但李宁的名字,并没有被这期杂志归类在“商人”中,而是在“运动员和探险家”一栏里。

  事实上,“探险家”李宁的确是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最初经商的几年中,李宁不断“触电”,甚至还差一点就成为了一名演员。“这就是性格,”李宁承认,“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

  现在,除了开董事会,位于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公司总部看不到李宁的身影。他在香港深水湾富人聚居区过着自己的生活。而他当年参加演出的电影《七金刚》和电视剧《武林至尊》,在香港市面上依然有碟片销售。

  1990年前后,王石和李宁几乎同时在广东创业。现在,两者颇为神似。一次,王石在西安旅游,有小贩高叫:“我认识你。”王石很开心。小贩又叫:“你就是王石,那个中国移动的老总。”王石更开心:“我就是喜欢万科离开我而独立存在。”“我呢,”李宁说,“我最高兴能有那么一天――很多孩子买了李宁牌,但完全不认识我,这就是我最需要的。”

  “先画钱,再画画”

  李宁从小爱画画。

  事实上,他从18岁开始就正式师从吴东魁学习国画。那时,李宁是国家体操运动队的主力。“他来学习绘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周末,食堂没人做饭了,我们俩就一人泡一碗方便面吃。”吴东魁说。李宁最爱画的是“墨竹”。“画画以后,练体操时我不再浮躁,”李宁领悟到,“刚柔相济的竹竿画法,以及有弹性的竹叶撇笔,都是体操中动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