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为农民创业搭建大平台
详细内容
宿城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区实际情况,从服务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出发,积极主动地为农民创业创造条件,为农民"创业快车"搭建"高速平台",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出台惠农政策,为农民创业坚定信心。该区制定出台《宿城区发展高效农业考核奖励办法》,对发展新增连片1000亩以上的简易设施或露天蔬菜给予每亩补助200元的奖励,对建设连片200亩以上大棚的每亩补助3000元,连片10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每亩补助8000元。 去年以来,宿城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达298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7%。
增强政府规划的科学性,为农民创业搭建大舞台。今年以来,该区按规划实施方案,已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带。重点建设宿支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罗南路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带、绿色通道沿线林间复合经营示范带、古黄河沿线林间畜禽养殖示范带、洪泽湖沿线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带五大产业带,促进城郊型特色高效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万元龙头企业6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个。
组建科研合作社,让农民"抱团"闯市场。近年来,该区按照"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农村家禽养殖业的发展。成立了林间蔬菜种植研究会、生猪研究会、食用菌研究会等10多个研究会,发展会员2608户,带动家禽养殖户1.36万户,遍及全区14个乡镇,使种植、养殖、加工业走向规模化、市场化。此外,该区区、乡两级政府及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吸引各种资本进入高效农业生产项目建设之中。去年,区、乡两级投入资金突破500万元,各种民营资金投入近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一批规模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宽松的创业条件,优越的创业政策,为广大农民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创业精英曾出不穷。
陆敬喜,洋北镇罗庄村王庄组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家禽养殖,因规模小收入较低。今年8月他加入经济合作社,与数家养鸡户抱成团,收入大幅增加。如今,罗庄村养鸡业已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了禽蛋基地与禽蛋产品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的成功对接。目前,合作社有社员48户,蛋鸡存栏四、五万羽,每天产蛋2000多公斤。
朱宇春,南蔡人,高中毕业以后一直在家从事常规蔬菜种植,品种普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市里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后,他率先在新蔡村搞起了股份合作社,建起了大棚种植无公害蔬菜。乡村干部积极帮助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一个多月时间里,200亩连片土地流转合同顺利签订。他以资金入股,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现有股东104户,其中个人股103户,团体股1户。合作社建大棚和连体大棚210个,种植反季节蔬菜。村民原来种一亩地粮食,一年纯收入不过600元左右。入社后,一亩地一年可以保底分红600元,如果经营状况好,还可以在年底二次分红,富余下来的劳动力到合作社做工,一个月可以收入700元左右。他的合作社基地被省农科院认定为蔬菜示范基地,被镇江农科院认定为草莓基地。
今年以来,该区先后组织了5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业务培训和2次合作社法知识竞赛。全区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9个,成员1.53万人,带动农户2.18万户,其中被认证为省"四有"合作经济组织3个,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佳"6个,市"四有"合作经济组织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