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一)
详细内容
风险投资的历史,贯穿于美国资本主义成长的每个环节,亦渗透现代工业的完整历程――直至科技业占据顶峰。如今,众多风险投资公司集中在硅谷,数十年来从未停止对高科技的激励。
但要从中选出一家从创立至今一直引领潮头的机构,非红杉资本莫属。
诞生于1972年的红杉资本(凯鹏华盈也创立于这一年),目前管理着30只基金,总管理资本超过100亿美元。成立至今,红杉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其中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家通过并购出售退出。
在风投圈,能获得如此资金规模、过硬的投资业绩的机构并不罕见,红杉仅是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真正令红杉声名鹊起的是它对高科技产业敏锐的洞察力。在苹果、思科、甲骨文、雅虎、PayPal和谷歌等一众新经济明星企业的背后,都有红杉的注资。顶峰时期,红杉所投公司总市值一度超过纳斯达克市场总值的10%。也正因此,唯有红杉资本可与凯鹏华盈相比肩,后者被誉为统治硅谷的“无形之手”。
与硅谷众多杰出的创业者和商业领袖一样,唐纳德?瓦伦丁也是“仙童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1959年,从福德汉姆大学毕业后不久,从小在纽约长大的瓦伦丁加入新一轮“西部淘金运动”,奔赴硅谷,成为仙童半导体西海岸第一位销售员。
很快,他被提拔为西部地区的销售经理,并招募了一批年轻销售员,包括日后的AMD创始人杰里?桑德斯、Maxim创始人杰克?吉弗德和苹果公司首任CEO迈克?马库拉等,可谓个个精兵悍将。在他任期内,仙童半导体经历了最为迅猛的增长。1961年,仅瓦伦丁的个人销售额就超过了整个公司上一年的全年销售额。8年时间,仙童的营业收入从2000万美元增长到近2亿美元,这在当时已属天文数字。
1967年,渴望开拓新事业的瓦伦丁,成为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担任销售与营销主管,打造了另外一家半导体行业的明星企业。时任仙童总经理、日后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不解地问瓦伦丁为何要离开时,后者答曰:“我的使命是继续奔跑!”
瓦伦丁对于创办新企业抱有浓厚兴趣,并热衷于跟各种投资者打交道。在仙童半导体和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期间,瓦伦丁开始尝试对一些新创企业进行小额投资。因此,当1972年资本集团公司邀请瓦伦丁创办一家集团下属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时候,后者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新公司从福特基金会等机构投资者手中募集了500万美元,专门投资于小型的私人企业――红杉资本由此诞生。
1975年,红杉资本脱离了资本集团,独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