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与原雇主的“怨偶”情结(一)
详细内容
2003年年底以来,IT高科技企业不断爆出相关丑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离职员工问题”引发的。
1月29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宣判,日立公司在与离职员工进行的一场“专利技术纠纷”中败诉。日立必须支付1.6亿日元给这名离职员工。
据报道,现年62岁的米泽成二,曾在日立担任主任研究员,参与光驱的研发工作,米泽表示,因为自己的发明让公司拿到专利,并带来高额利益收入,因此向日立要求等值的发明金,双方为此打官司。
2003年4月一审判决,日立必须支付3200万日元,日立不服判决继续上诉,今年1月29日二审宣判,法官裁定的金额较一审还增加了1.2亿日元,也创下同类型官司的最高金额。
一场普普通通的企业“内部技术纠纷”,再次将高科技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暴露给世人。近日,辉搏咨询首席顾问詹以辉告诉《财经时报》:“员工离职问题已成为当今大企业一大问题。”
丑闻频现
2003年年底以来,IT高科技企业不断爆出相关丑闻,而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离职员工问题”引发的。
2003年12月初,威盛电子公司董事长王雪红及总经理陈文琦夫妇,因涉嫌指派工程师窃取竞争厂商的商业机密,被台北地检署以违反著作权等罪名起诉。事件起因是,威盛电子前员工张至皓于1989年离开威盛赴友讯工作,后又于2001年8月重返威盛工作。控方友讯认为,威盛涉嫌指使张至皓故意离职,转到友讯科技工作,窃取友讯开发的“多协议标记交换工艺”相关芯片仿真探测程序,再转回威盛工作,使友讯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如果控案成立,王雪红、陈文琦夫妇将被判刑4年,涉嫌担任商业间谍的张至皓则被诉请判刑3年。虽然威盛方面矢口否认全部指控,但事件本身一时间成为“威盛电子”有史以来最大公司丑闻。包括威盛董事长王雪红也公开自责:虽然威盛没有涉及商业间谍活动,但对于内部员工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