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力资源>高成长企业 如何留住人才(一)

高成长企业 如何留住人才(一)

详细内容

如果说“走出去”是前一段时间国内企业管理的关键词,那么“高速成长”无疑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的热门话题。如今,许多企业在经过自己的第一个10年或者20年后,正步入“不进则退”的黄金发展期。因此,每日经济新闻推出解剖高速成长公司”系列报道,展现成长性企业面临的不同难题及其解决之道。

  在今天的文章里,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王强现身说法,他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具体案例表明,人才和战略规划是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新东方上市计划已经正式启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王强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但是我现在很闲。”

  已经退出管理层的王强一脸轻松,他说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就两件事:一是培训新东方的老师,还有就是到新东方各地的分校考察―――这次到上海便是参加上海新东方学校成立五周年的庆典。

  业绩成长惊人的新东方最早是在地下室起步的。1993年,创始人俞敏洪拎着浆糊桶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夜去贴广告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当时,俞敏洪把浆糊刷在柱子上,广告还没贴上去,浆糊就冻成冰;广告员出去贴广告,还曾被竞争对手拿刀捅过,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如今,新东方已经在全国12个主要城市设有分校,并且正在筹备另外8家分校,业务领域从最初的托福、雅思、四级、六级,延伸到分别针对少儿、白领、高考生等群体的多种培训业务。

  用制度来创造用人环境

  对于新东方的增长速度,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王强有着强烈的自豪感:“新东方确实成长得很快,但是我们也曾经历过很多管理上的难题,因为多数人都是教师出身,管理上并不在行。新东方从初期到现在,用人一直是大问题。这一点,老俞和我有着共同的看法。”

  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早先的两位创始人王强、徐小平先后退出管理层,还是后来的高管胡敏、江博相继出走,新东方的人事变动一直备受关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新东方怎么留不住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三个环节,究竟是哪一环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