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面对挑战(一)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面对挑战(一)

详细内容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在\"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施之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档案管理相差无几。随着西方管理概念的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发展起来,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仍处于较薄弱阶段。人力资源行业如果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致力于提高其专业质量。

  短暂的发展历史

  综合历史及文化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UniversalIdeasConsultants北京公司副总裁IraCohen指出,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传统职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前,最接近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也不过是由政府及劳动局颁布的各项政策而已。甚至在五年前,谈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问题还是毫无意义的。

  Cohen还指出,在相关的教育体系中,直到不久以前中国还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没有具有国际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证书。迄今为止,中国只有几所大学提供这一专业的正式学位课程。北京LyntonJohn&Associates公司咨询部经理BonnieFurst将此与其它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比较。\"在美国,如果你想成为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你可以通过完成大学的学习,或者通过专业机构的课程和考试。但在中国,则没有这样的途径,也没有必要的对HR人员能力方面的明确定义。\"

  FranklinCovey北京公司的总经理PatrickUn也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极其短暂。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只有20年。在初期,企业集中于发展业务。随着公司的逐渐发展扩大,对人力资源职能的需要才开始出现。通常他们只是从公司内部委任某人。人事只被当作是行政的一部分而并非占据领导地位,相关的人力资源职位也被视为无多大影响力的职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发展了,外部环境也更具挑战性。此时,人力资源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需要从业人员受过专门培训,并具有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经历了从行政转变为内部咨询,再转变为业务伙伴的一系列变迁。然而在很多时候,职能部门经理的认识有些过于滞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转变的必要性。他们仍然做很多实际上需要由HR经理来做的决定,并未将实权转给HR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