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电镀电流分段自动调节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论文题目:PLC在电镀电流分段自动调节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电镀用整流电源未能满足自动“阶梯式给电”的现状,本人以PLC为主件,设计制作了一种自动化装置,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 键 词:PLC分段自动调节电镀电流一、引言1.电镀电流对电镀质量的影响在电镀中电流是影响镀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电镀中对电流的考虑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电流密度的大小;二是电流作用持续的时间,即电镀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间;三是在电镀过程中根据镀膜形成的规律,适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密度。从电镀工艺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不同材料制造的工件,在进行电镀时有一套完整的选择电流大小、电镀时间、电流作用过程的工艺。如对于合金钢件镀铬,工艺学中是这样阐述的:
“合金钢件(特别是含镍、铬的合金钢件),其表面极易形成一层既薄而又致密的氧化膜。在这层薄膜上镀铬时,很难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甚至镀不上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膜除去。首先,将镀件放入镀铬液中进行阳极浸蚀,而后,将零件转到阴极,加以较小的电流密度,使电极上仅进行析氢反应:
2H ++2e=2H=H2↑由于阳极浸蚀时有氧气析出,表面有氧化膜生成,阴极反应生成的新生态氢原子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可将薄的氧化膜还原为金属,其反应为
MeO +2H=Me +H2 O从而使镀件表面处于活化状态。然后,逐步升高电流密度至正常工艺条件。上述工艺叫‘ 阶梯式给电’ 法,该法可以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铬镀层。”
这些工艺过程的实现,都是借助于整流电源来完成的。
我公司用于制造彩管玻壳关键工序——成型工序的模具,就是由镍、铬合金钢材料制成的。对模具使用一段时间拆下修整后,和新加工出的模具都要进行表面镀硬铬处理。镀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
2.我公司现在的整流器及使用情况我公司现在使用的整流器能正反向稳压稳流。整流器主回路有12只可控硅,每6只为一组,组成正反极性输出的六相整流。可控硅触发脉冲发生器为一块电子电路板。在过去的使用中每镀一工件,首先进行一、二分钟的反镀,即进行阳极浸蚀,然后再转为正镀。正镀的持续时间根据模具的规格选择在40~60分钟之间。在正镀过程中,因为整流器不具备自动调流功能,仅在开始几分钟由人工掌握调节电位器,使电流由小到大逐步升高,增大至一定的密度后则保持到电镀结束。
3.问题的提出显然我们现在的工艺并不理想。今年初主管电镀工艺的技术人员,用手工调节电流方式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采用“阶梯式给电”法能明显提高电镀质量。因此他们迫切要求更新整流器。公司对此事亦很重视,把这项工作定为今年冷修期间必须完成的一个技改项目。模具维修工段的电气设备属于本人主管,因而本人自然成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还有电镀主管、项目主管一共5个人。然而,在以后落实设备的工作中,去了几家电镀设备专业生产公司,均说从未生产过这种设备。询问国内同行也无这种设备。从有关资料上我们也了解到:
机械工业部制定的电镀用整流设备标准(JB/T1504—93),对我国设计和生产的整流设备的型号、基本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已有明确规定。其中按电气功能可分为四种。
(1).简单型·仅具有手动调压的设备。
(2).通用型·具有稳压稳流特性的设备。
(3).稳电流密度型·具有稳压、稳流和稳电流密度特性的设备。
(4).换向型·前述三种型式同时具有输出极性可以转换的设备。
以上四种整流器实际代表了我国目前电镀整流设备的技术状况。也是我们所能在市场上买到或与整流器生产厂家订做到的。我公司现在使用的整流器已属于第四类,算最先进的了。
既然无法买到,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改制了。
二、可能实现“阶梯式给电”的几种方法探讨1.人工操作方法安排操作人员在电镀过程中,每隔几分钟过来调一下电位器。这就意味着必须设专人监控。我公司现共有镀铬槽3个,退镀槽2个,因模具维修量很大,一直都是3班倒使用的。若设专人监控,按我公司现行的四班三运转制度,每班由2人监控5只槽子,再加上顶病事假、探亲假等假的2名,就需要安排10个人在这个岗位,而且工艺指标的执行还受工人情绪和技术素质的影响。另外这样的一种生产模式也显得太原始,与现代技术格格不入。
2.自动控制方法从目前的电气技术条件来看,笔者认为下列三种方式都是有可能的。
(1).在每个梯级设置一个时间继电器,用时间继电器的辅助触点,控制整流器触发脉冲发生单元的给定电压,这样只要我们预调好各梯级时间继电器的时间,及给定电压电位器的位置,另通过几个辅助继电器与原整流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