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气工程>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

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

详细内容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2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3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12.1.2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12.2 一般项目
12.2.1 电缆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设有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设置补偿装置;
2 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表12.2.1-1;
表12.2.1-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序号电 缆 种 类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10D
2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20D
3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
4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
5多芯控制电缆10D
注:D为电缆外径。

3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
4 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紧固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当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有相互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
5 电缆桥架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表12.2.1-2的规定;
表12.2.1-2 与管道的最小净距(m)
管 道 类 别平 行 净 距交叉 净 距
一般工艺管道0.40.3
易燃易爆气体管道0.50.5
热力管道有保温层0.50.3
无保温层1.00.5

6 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7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12.2.2 桥架内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
2 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
3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表12.2.2的规定。
表12.2.2 电缆固定点的间距(mm)
电 缆 种 类固定点的间距
电力电缆全塑型1000
除全塑型外的电缆1500
控制电缆1000

12.2.3 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

13 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 13.1 主控项目 13.1.1 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13.1.2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13.2 一般项目 13.2.1 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 2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表13.2.1的规定; 表13.2.1 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mm) 电 缆 种 类 支架层间最小距离 控制电缆 120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 150~200 3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13.2.2 电缆在支架上敷设,转弯处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本规范表12.2.1-1的规定。 13.2.3 电缆敷设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垂直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2 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3 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大于表13.2.3的规定;
表13.2.3 电缆支持点间距(mm)
电 缆 种 类敷 设 方 式
水 平 垂 直
电 力
电 缆全塑型4001000
除全塑型外的电缆8001500
控 制 电 缆8001000

4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本规范表12.2.1-2的规定,

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
5 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13.2.4 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