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气工程>一例钢管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分析

一例钢管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分析

详细内容

所谓灌注桩基础,即在土地中先形成一个基础孔,然后置入笼筋和地脚螺栓,使之形成一个现浇混凝土基础,用来承载铁塔满足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灌注砼施工质量失控,极易发生断桩事故。在这里结合一例深秋季节施工的SDT90-16型钢管塔灌注桩,谈谈灌注桩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1 概况

江寒4#塔(塔高28m,呼称高8m)地处涧河河床上,为上海维蒙特公司生产的高强度双回路分支塔,塔基深8.3m,需浇灌混凝土25m3。钢管塔组立后支撑上方 十字交叉的两回110kV线路。该基础桩为灌注桩,土方量大、水位高,成为整条线路施工的关键性工程。江钢4#塔桩位表层基础持力层为可塑性亚黏土。

2 施工过程

2.1 复测分坑。在桩位中心打中心桩,然后以中心桩为圆心,以所需开挖孔径∮1900mm进行开挖。在中心桩6m远处打十字形辅助桩,用以矫正开挖中心。
2.2 掏挖桩孔。初挖2m以内采用人工直接翻土至坑口3m以外。继续下挖采用坑口架设人力绞车,竹筐上升提土。提土过程中,用垂球和钢卷尺检查桩孔的偏心和直径,杜绝斜孔或弯曲状孔的产生。
2.3 当挖方进行到-7.5m处遇到石层,为满足图纸要求采用爆除法排石。当打开底部石块后意外出现了,地下水喷涌而处,稍一迟缓水位已到腰间。待绞车将挖方人员升井后,迅速拉来两台1寸潜水泵开始抽水,未见水位下降。开来发电机车,利用3寸排水泵下井,才基本控制了水情。
2.4 施工人员迅速投入到后续的笼筋绑扎、地脚螺栓组装等工序中。检查底部尺寸满足后,决定下钢筋笼并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冲击灌注法进行混凝土灌注。每一漏斗灌注要将2~3m3混凝土在大漏斗中积蓄够量,出料口直接插入导管,然后打开活门一次连续冲击下去。
2.5当混凝土浇灌至孔口附近时,下地角螺栓、找正,并完成混凝土灌注。
2.6孔口盖塑料布后,用厚土层覆盖。桩顶少量浇水养护或不养护,取决于坑口土壤干湿程度。

3 质量控制

3.1成孔质量的控制
成孔的深度影响灌注桩的承载力,要确保成孔深度。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面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桩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标高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
3.2 钢笼质量控制
钢筋笼制作前检查钢材的试验报告、合格证等质保资料符合图纸及规程要求,然后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进行钢笼制作。在下放时,注意钢筋笼沉放时不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
3.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为确保成桩质量,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立即取样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及配比设计提高一级,坍落度为18~22cm,扩散度为34~38 cm,导管应离孔底0.5 m,混凝土初灌量必须保证能埋住导管0.8~1.3 m,导管内放置隔水橡皮球胆。
通过本次基础浇筑,我们体会到灌注桩属高难度的隐蔽工程,是钢管塔安全运行的关键。随着钢管塔在农网的广泛应用,我们在桩基施工中要牢固树立高度责任心,从难准备、严格要求,确保施工质量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