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华60I、75I变频彩电原理分析
详细内容
现有传统模拟电视的扫描格式根据彩色制式分为以下两种:PAL/SECAM制的扫描格式为场频50Hz、垂直扫描行625行、行频15625Hz,NTSC制场频60Hz、垂直扫描行525行、行频15750Hz。对于前一种格式而言,场频50Hz,接近人眼视觉的低限,观看时能明显感觉到画面的闪烁,尤其是大面积高亮度的画面,闪烁感更为明显,长时间观看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使人的视力下降,同时因闪烁感的存在,使画面质量下降;而后一种扫描格式,因其场频为60Hz,大面积闪烁已不再明显,但因其垂直扫描行只有525行,垂直取样频率较低,画面的行结构明显(特别是大屏幕彩电,在近距离观看时,其行扫描线清楚可见),严重影响画面的垂直清晰度。对以上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型号的彩电通过加倍场频或改隔行扫描为逐行扫描来解决,但因其电路复杂,成本较高,售价一直居高不下,难以推广普及。另外,倍频彩电采用简单加倍场频的算法,对NTSC制而言,此时场频高达120Hz,大面积闪烁彻底解决了,但垂直扫描线仍然为525行,垂直清晰度依然较差;而简单的隔行变逐行,解决了垂直清晰度问题,但PAL/SECAM制大面积闪烁依然无法消除。 为此,我们开发了两种全新扫描格式的机型60I(60Hz隔行)/75I(75Hz隔行)变频彩电,S2516、S293、S2916、S34L等机型为60I,S2917 I、S34L I等后加"I"标识的为75I。 60I变频彩电设定了两种格式--变频1、变频2,其扫描格式分别为:变频1时,PAL/SECAM/NTSC制的场频全部转为场频60Hz、垂直扫描行625行;变频2时,PAL/SECAM制的场频保持不变,垂直扫描行转为750行,而NTSC制则在画面显示部分保持原格式,但在画面外增加了100行,以确保不同制式的行频一致。变频1/2的行频都为18750Hz,与普通模拟彩电相差不多,故所用CRT与普通模拟彩电相同。 75I变频彩电对PAL/SECAM制,将场频提高到75Hz,以消除大面积闪烁;对NTSC制,增加每帧图像的扫描线,使其达到781行,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垂直取样率,增加了图像的垂直清晰度。同时,两种扫描格式的行频都为23430Hz,与普通模拟彩电相差不多,故所用CRT为75I专用CRT,其行偏转电感量较小。 该系列机型选用了Trident多媒体公司的DPTV-IX数字芯片来实现扫描格式的转换。该芯片充分发挥了Trident公司在显卡领域的技术优势,集其多项专利技术于一体,可实现扫描格式的任意转换。它同时包含了多种数字画质提高技术(11D画质改善电路),集成了ZORAN公司的数字视频解码器,可实现较高的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