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清彩电开关电源维修代换技法(一)
详细内容
开关电源是数字高清彩电中故障率最高的电路,开关电源出现故障后,会导致各种其他故障,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不开机,整机无反应,电源指示灯不亮。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行幅不正常、开机后,关机保护等现象。
下面详细介绍开关电源常用的维修方法、常见故障的维修和开关电源模块级代换技法。
1. 开关电源的维修方法
( 1) 假负载法
开关电源在负载短路时输出电压会降低,同理,在负载开路或空载时输出电压会升高。在维修中一般采用“假负载法”,以区分是电源部分有故障还是负载电路有故障。
一般选取40~100 W 的灯泡做假负载,优点是直观方便,根据灯泡是否发光和发光的亮度可知电源是否有电压输出及输出电压的高低。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60 W 灯泡的热态电阻为500 Ω,而冷态电阻却只有50 Ω 左右。根据表1 可以看出,假设电源主电压输出为100 V,当用60 W 灯泡做假负载时,电源工作时的电流为200 mA,但启动时的负载电流却达到了2 A,是正常工作电流的10 倍。因此,用灯泡做假负载,易使电源启动困难,由于灯泡功率越大,冷态电阻越小,因此,大功率灯泡启动电流更大,电源启动更困难。
为了减小启动电流,可采用50 W 的电烙铁做假负载(冷、热态阻值均为900 Ω)或50 W/300 Ω 电阻,它比使用60 W 灯泡更为正确。
提个醒:很多数字高清彩电,开关电源在待机时处于弱振状态,即待机时输出电压为正常输出电压的一半左右。此类机型待机时由于正反馈减弱,带负载能力很差,因此,即使开关电源正常,在待机状态下接入灯泡做假负载时,会使待机时输出电压下降很多,导致供给MCU 的电压不足,MCU 不能工作,无法输出开机电压。
根据开关电源的特点,维修此类开关电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开关电源接上灯泡假负载后,若供给MCU 的电压低,MCU 不工作,可人为给开关电源一个开机电压(代替MCU 的开机电压),若此时开关电源输出正常,说明开关电源正常或已修复;若输出电压偏高或偏低,说明开关电源存在故障。
(2). 短路法
数字高清彩电的开关电源,较多地采用了直接取样的稳压控制电路,当输出电压高时,可采用“短路法”
来区分故障范围。如康佳P29AS390 数字高清彩电,其开关电源稳压控制过程是:145 V 电压↑→TL431 的G端电压↑→TL431 的K 端电压↓→流过光电耦合器N902 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光电耦合器N902 的光敏接收管的发光强度↑→光敏接收管内阻↓→N901 的④脚电压↓→N901 输出的脉冲宽度↓→内部开关管导通时间↓→145 V 电压↓。这一反馈过程使145 V电压保持稳定,这个反馈环节出了问题,将使主电压升高。
“短路法”的过程是:先短路光电耦合器光敏接收管的两脚,相当于减小了光敏接收管的内阻,测量主电压仍未变化,则说明故障在光电耦合器之后(开关变压器的一次电路一侧);反之,故障在光电耦合器之前的电路(开关变压器的“二次”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短路法”应在熟悉电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盲目短路,以免将故障扩大。
(3). 串联灯泡法
所谓“串联灯泡法”,就是取掉输入回路的熔丝,用一个60 W/220 V 的灯泡串在熔丝两端。当通入交流电后,如灯泡很亮,则说明电路有短路现象。由于灯泡有一定的阻值。如60 W/220 V 的灯泡,其阻值约为500 Ω(指热阻),所以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这样,一方面能直观地通过灯泡的明亮度来大致判断电路的故障;另一方面,由于灯泡的限流作用,不至于立即使已有短路的电路烧坏元器件。直至排除短路故障后,灯泡的亮度自然会变暗,最后再取掉灯泡,换上熔丝。
(4). 调整输入电压法
对于待修的开关电源,由于电路已存在故障,如果输入电压过高,会使电路继续烧坏元器件,从而扩大故障范围。此时,可用一个可调变压器作为交流输入电源,先调低电源输入电压,等排除故障后,可一边慢慢升高输入电压,一边测电源输出的电压是否稳定,如输出电压稳定,则说明稳定电路良好。
(5). 代换法
“代换法”分为元器件级代换和模块级代换。
元器件级代换是指用正常的元器件代换怀疑的元器件,若代换后,开关电源工作正常,说明被代换的元器件损坏。在开关电源中,有些元件可用万用表直接判断出其是否正常,如电阻,有些则不好判断,如电源控制芯片。因此,对于不易判断的元器件,若维修中怀疑其有问题时,建议使用正常的元器件进行代换,以提高维修效率。
模块级代换是指对整机开关电源或电源电路的一部分电路进行整体代换。这种维修方法主要用于开关电源出现大面积元器件烧坏或开关电源出现疑难故障时。这种维修方法的特点是:故障排除彻底,维修效率高,但造价相对也较高。
维修开关电源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示波器法”、“加热冷却法”、“人工干预法”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