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通信与网络>解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解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详细内容

  卫星导航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采用最新GPS技术在导航通讯领域的最新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全球性大众化民用,刚刚开始,有百种应用类型。卫星导航的生命期至少还有50年,GPS概念的提出已有三十年,真正应用只有十来年,现在GPS现代化,GPS III新阶段,延续到2020年。GPS国际协会已统计出GPS的117种不同类型的应用。蜂窝通信的集成和汽车应用还是当前最大的两个市场。 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大量应用中广泛使用,而且总的发展趋势是为实时应用提供高精度服务。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1、美国GP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直到现在,GPS依然是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简称GPS。

  2、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

  格洛纳斯GLONASS”是俄语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的缩写。作用类似于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俄罗斯 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按计划,该系统将于2007年年底之前开始运营,届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年底前,其服务范围将拓展到全球。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上及空中目标的坐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

  3、欧盟15国伽利略计划

  欧洲伽利略系统是欧洲计划建设的新一代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按照规划伽利略计划将耗资约27亿美元,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卫星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该系统除了3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我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PASS,中文音译名称为BeiDou)建设工作,规划相继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目标是建成和GPS一样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比GPS还多一项通讯功能,按计划,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有望提供全球导航服务。

  2000年,我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一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前,我国已在2007年4月和2009年4月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的卫星为静止轨道卫星。按照建设规划,2012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首先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尽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