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网友杂谈>我也来讲故事,从幼儿园开始。。。。。

我也来讲故事,从幼儿园开始。。。。。

详细内容

名称:我也来讲故事,从幼儿园开始。。。。。
长大以后,才知道小时候我常玩的玩具叫元件,最喜欢的那门“大炮”其实是空气双联可变电容,黄铜的炮管就是调谐的把手。。。。老爸说的“电动机原理”我到小学4年级才明白是什么意思。上初中了,用老妈卷头发的电热梳改成烙铁做东西玩,从被我小时候拆毁的收音机电路板的铜铆钉上熔焊锡下来用,后来老爸送了一把木柄的电烙铁给我,带我去看国营的电子元件部,给我买三十多块钱的万用表,很感动。家里有很多俄版的电子书,上面的电路大多是电子管的玩不转,自己去书店和图书馆抄各种小电路回来玩,一个表哥送了很多晶体管电路的书给我,这对我帮助很大。那时候是八十年代,家里穷,买个LED都要考虑再三,好在市场上开始有废旧的电路板卖,其实就是日本、台湾的电子垃圾,用麻袋装着,称斤卖,也有零售的,倒在店口一个大纸箱里自己挑,大的板子几块钱,小的几毛。这些小店成了我放学后常去的地方,淘到不少宝贝,PCB设计和很多元器件知识就是那时候拆着板子学来的。
上高中了,开始折腾些“高档”点的玩意,对讲机、遥控船模什么的,同学、朋友、老师、邻居的家电有了毛病都找我帮看看,基本上什么都敢修,呵呵~这时候学校新开了电脑课,开始接触电脑,学校上机的时间有限,就自己跑去科技馆花钱上机,当然学的是BASIC,用的是学习机,整个学校只有一台老师专用的IBM-PC。
高中毕业了,和很多痴迷电子的同行一样,因为偏科,没考上大学,当时有两个选择:读师范物理系的委培,或者去一所高校办的自控研究所打工,这两个地方我都去实地看过,很显然,我被研究所里那些只在书上见过的仪器设备吸引了,他们还有很好的电脑机房,我选择这里,尽管我的工作只是焊电路板,第一个月也只有70块工资。。。。这是一个海归博士新创办的研究所,生产PLC和电机伺服系统,也接些上面和外面的自控项目。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研发,什么是自控。所长对我很好,一次我修好了台准备淘汰的彩显,他知道我每天中午都泡在机房里,就连一台286整套以2000块卖给我,这是我的第一部电脑。但要知道,在高校里混,学历里最重要的,而我最终的学历只不过是业余大学的专科,九年以后,我离开了这里,到一个做交通工程的研究所打工。这个单位原来是我的兼职客户,我过来后组建了电子研发部门,购买设备,带研发工程师和生产的工人。一年后所里如约成立了专做交通电子的新公司,本部门领导变成老总,他当初的待遇承诺自然是没有兑现,我当年的年薪才三万,年终丢给我台他用过的手提电脑算是奖励,而所里给他的奖金比我的年薪要多N倍。都这样了,再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至今还在努力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