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梯维修保养>电梯管理 2

电梯管理 2

详细内容


电梯机房的管理
电梯机房值班人员,在公司工程部电梯管理员的领导下工作。电梯管理员负责制定电梯机房的管理制度。机房值班人员严格执行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1、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1 )、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准进入机房,必须进入时应经过公司工程部经理同意,在机房人员的陪同下进入;
2)、机房应配足消防器材,免放易燃易爆品;
3)、每周打扫一次机房卫生,保持机房清洁;
4)、为防止不必要的麻烦,机房要随时上锁。
2、交接班制度:
1)、正常时,按时交接班。并签署《电梯设备巡视记录》;
2)、当遇到接班人员未到岗时,交班人员不得离岗。应请示工程部电梯管理员寻求解决;
3)、电梯发生事故后,未处理完,应由交班人员继续负责事故的处理,接班人员协助处理。
电梯维修保养标准
1、机房:
a、机房通风良好,温度在5─40度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保证没有雨水侵入;
b、机房的干粉灭火器应保持正常压力;
c、机房的紧急救援操作规程、注意事项齐全,并挂在明显处;
d、轿箱平层标志明显可见;
e、机房门锁良好,告示牌清晰挂于显眼处;
f、机房电源、插座良好;
g、机房不得进入,应保持清洁;
h、曳引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小于2.0mm;
i、限速器调节部位应有铅封,非劳动局专业人员禁止调整;
j、限速器、安全开关灵活可靠;
k、限速器-安全钳-安全开关连动可靠;
l、曳引轮标出的运行方向清楚;
m、各轴承灵活,运行时无异常声音,温度不高于80度;
n、导体各相间和相地之间的绝缘良好,电气设备外壳接地良好;
o、供电电压波动在上下7%范围内,频率波动上下2%范围内;
p、制动装置制动良好,轿箱以额定速度空载上行至行程上部范围内断电时,应能完全停止。
2、井道与轿箱
3、底坑(保养参照GB7024.1-86)
电梯的维修保养制度
为使电梯安全运行,需要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和修理。电梯管理员和电梯机房值班电工负责电梯发生故障时的紧急维修工作,公司工程部主管负责电梯故障维修的组织监控工作,并负责建立电梯维修管理制度。电梯维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月维修保养制度
检修完成后填写《电梯月维修保养记录》。
电梯月维修保养记录
维修保养项目 清理 检查 调查 记录 不良情况部分记录及处理结果
机房 1 曳引轮清洁
2 限速器及电器接点检查
3 制动闸瓦磨损检查
4 选层器详查
5 控制柜各机电接点清洁,各接触器、继电器电阻
机身及井道 1 干电池、蓄电池检查
2 内外门藕合检查、清扫、注油
3 内外吊门轮、限位轮,外门关闭器,路轨检查清扫
4 内外门闸锁及门联锁开关内部及接点清洁
5 门联锁接线检查
6 接合板装置
7 各种开关接点检查
8 钢带清扫,抹油,钢带开关检查
9 限速钢丝抹试
10
井底各设备检查,清扫,抹油
维修保养人 验证人2、季维修保养制度
针对机房内的主要设备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填写《电梯季度维修保养记录》。
电梯季维修保养记录
维修保养项目 清理 检查 调查 记录 不良情况部分记录及处理结果
机房1 电动机冷却风扇注油
2 电源总开关
3 控制盘、讯号盘清扫,紧引线螺丝
机身及井道 1 门机各装置箱内部检查
2 门电机、电阻箱、接点盒内部检查
3 门机械牙箱、连杆、链条、皮带检查
4 加轨装置与路轨间隙检查
5 检查主钢丝的磨损、清洁、张力平衡
6 轿箱风扇检查及清洁
7 底坑缓冲器油量检查及清洁
维修保养人 验证人

3、年维修保养制度
每年对电梯的整机运行性能和安全设施作一次检查。整机性能包括乘坐的舒适感、运行的振动、噪音、运行速度、平层准确性。安全设施包括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护,撞底缓冲装置,超越上下限位置的保护等。整机检修完成后填写《电梯年维修保养记录》。
电梯年维修保养记录
维修保养项目 清理 检查 调查 记录 不良情况部分记录及处理结果
机房 1 减速箱换油
2 各种润滑油更换
3 电动机定子、转子气隙测量
4 曳引轮槽磨损情况检查
5 制动器解体大修及线圈电流测定
机身及井道 1 选层器牙箱换油
2 安全系统及限速器动作试验
3 安全器及夹轨拆卸、清洗
4 曳引机、行车速度、平衡装置检测
5 制动盘各接线螺丝固定
6 门电机牙箱、润滑油更换
7 中途箱,轿底接线箱螺丝紧固
8 主缆、保险缆加缆油
9 井道内各路轨、各腰刀等牢固
10 井底油压缓冲器清洗换油,有效动作确定
11 井道内及井底大扫除
12 劳动局电梯年检
维修保养人 验证人

电梯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电梯出现故障后,电梯维修人员应能迅速、准确的判断故障的所在,及时排除故障。电梯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
1、机械系统的故障和排除
机械系统的故障比较少见,但机械系统发生故障时,造成的后果却较严重。所以,作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减少机械系统故障是电梯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1) 机械系统的常见故障
① 润滑系统的故障。由于润滑不好或润滑系统某个部件故障,造成转动部位发热或抱轴现象,使滚动和滑动部位的零件损坏。
② 机件带伤运转。忽视了日常的预检修,未发现机械零件的转动、滑动和滚动部件的磨损,使机械零件带伤工作,造成电梯故障,被迫停机修理。
③ 连接部位松动。电梯的机械系统中,有许多部件是由螺栓连接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使螺栓松动、零部件移位造成磨损或撞毁机械零件,被迫停机。
④ 平衡系统的故障。当平衡系数与标准要求相差较远时,会造成轿厢蹲底或冲顶,限速器、闸瓦动作,被迫停机。
(2) 机械系统常见故障的预防与修理
加强电梯的维护和保养是减少或避免电梯机械故障的关键,对机械故障的出现起到预防作用。一是要及时润滑有关部件;二是要紧固螺栓。做好这两项工作,机械系统的故障就会大大减
少。
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要向司乘人员了解故障时的情况和现象。
若电梯还能运行,维修人员应到轿厢内亲自控制电梯上下运行数次,通过眼看、耳听、鼻闻、触摸等实地考察、分析和判断,找出故障部位,并进行修理。修理时,应按照有关文件的技术要求和修理步骤,认真地把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检查、测量。符合要求的部件重新安装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部件一定要更换。修理后的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试和试运行后,才能投入使用。
电梯轿厢被安全钳卡在导轨上,使其不能上下移动是电梯的一种特有故障。出现这种故障后,必须用承载能力大于轿厢重量,挂在机房楼板上的手动葫芦(导链)把轿厢上提150mm左右,一般情况下安全钳可复位。经过这样的处理,一般电梯可恢复运行。但是,必须查明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修复导轨卡痕后,才能交付使用。
2、电气系统的故障和检修
(1)电梯出现系统的故障多种多样,但大致分为四类型:
① 门系统故障。采用自动开关门的电梯,其故障多为各种电器元件的触点接触不良所致,而触点接触不良主要是由于元器件本身的质量,安装调整的质量,维护保养的质量等存在的问题所致。
② 继电器故障。用继电器组成的电梯控制电路,故障一般出在继电器的触点上。触点通断时的电弧使触点烧坏,使其不能闭合或长期粘连,造成断路或短路。
③ 电气元件绝缘老化。电器元件受潮通电时产生的热量,都加速了绝缘的老化,使绝缘击穿造成短路。
④ 外界干扰。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应用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发展为无触点电气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避免了继电控制系统的触点故障。但是,这种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较小,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果屏蔽不好,常使电梯产生误动作。
(2) 电气系统故障的排除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而又分散,要想迅速排除电气系统的故障,维修人员应做到:
① 掌握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电原理图、接线图、安装位置图。
② 熟悉电梯的起动、加速、满速运行、到站提前换速、平层、开门等全部控制过程。
③ 掌握各电器元件间的控制关系,继电器、接触器接点的作用。
④ 了解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和机电间的配合关系。
维修人员还要不断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做到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点,并迅速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