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群控的调度原则
详细内容
(1)固定程序的调度原则。根据大楼客流可能的变化把梯组分为几种工作模式,每种模式针对一个交通特征,由一种固定程序来控制。各固定程序的转换可自动或手动完成。
(2)分区调度原则。分为静态分区和动态分区。静态分区就是按电梯台数和建筑物层数分成相应的运行区域,无召唤时各梯停在自己所服务区域的首层。静态分区又分为共用分区和定向分区。动态分区是按一定顺序把电梯的服务区域接成环形,分区根据电梯运行状态不断更改。动态分区还有一种闲梯控制程序,即当某段客流量需求较高时,就把闲梯派到那段电梯的前面。
(3)心理待机时间评价方式。就是把乘客等待时间这个物理量折算出在此时间中乘客所承受的心理影响,分为最小等待时间调度原则、防止预报失败调度原则、避免长时间等候原则等。
(4)综合成本调度原则。综合成本的含义是轿厢中乘客人数与轿厢从一层到另一层之间运行时间的乘积(简称人·s),它综合反映了电梯运行成本,对电梯运行时间、效率、能耗及乘客心理等多种因素给以兼顾,体现了一定的整体优化意义。
目前先进的群控往往采用串行通讯的分散布置的高位数多微机网络控制,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控制的可靠性,此外还增加了故障诊断和处理功能。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于提高电梯的输送效率。对于单台电梯有:下行集选、满载控制、防止恶作剧功能、消除无效指令、开关门时间自动控制、按客流量控制开门时间、强迫关门、光电装置、副操纵箱、电子触钮、灯光报站、自动播音、轿厢和候梯厅多功能信息显示、停电应急装置等。对于群控电梯有:最大最小功能、区域优先,长时间等候"召唤控制、高峰服务、分散备用控制、主层停靠、多种运行模式、即时预报功能、群控备用电源运行、不受控电梯处理、故障备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