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考试的感悟
详细内容
近半年来,数次报考市直(市属)、市辖区或省直的职位,要么差一点点,要么面试被刷,难道自己真的与市无缘?答案是未知的。
数月来,来回奔波于六盘水、安顺、贵阳,这在精神上、身体上、经济上都是巨大消耗,结果却是一无所获。长时间持续下来,自己感觉心力交瘁、身心疲惫,但从未放弃。总结经验,想起我党当初也是带领红军攻打城市,最终没能成功,不仅是因为城市坚固、有重兵把守,更重要的是党没有经验,直取中心城市的道路不符合实际。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受挫后"引兵井冈",开始了符合我党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事实证明,这一路线是正确的。如今,我必须学习党的这一正确的做法,把目标转移到农村,一切从农村开始。
只考市直、市属职位,有很多不可取之处。市直、直属职位一般都在市辖区,交通便利,办公条件等比较好,很多人都乐于报考这样的职位,竞争较大,尤其是不限专业的职位,竞争更是超出自己的预料,如果有哪一次比率小于或等于300:1,那便觉得自己很幸运,但这样的幸运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没遇到过,常常是对手上千,因此自己也常常败于边缘线上,总是查那么一点点。换个职位也许每次都能考上,不必到乡镇,只要转战于县城,成功的几率就立刻倍增。
参加"六盘水市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工作"的考试,顺利通过体检,最终被分配回盘县。这符合我之前的计划,如果考不进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就去农村,在农村锻炼一段时间,继续考。但看到这一结果时,不知为什么,还是高兴不起来,或许是因为几个月的奔波,几个月的挑战,几个月都没成功而遗憾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二十一世纪有理想、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大学生,我应该为党和人民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应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农村去。
农村是一个锻炼人才的舞台,此去农村,我不会在农村待太久,我要努力学习,早日考进城里,把农村这个舞台留给更需要、更有能力的人去锻炼。因为我自知能力有限,待时间长了怕耽误所在村的发展机遇,让有能力的人去带领广大农民朋友早日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水平。
相信通过驻村工作的锻炼,自己可以考进市直(市属)或省直,甚至是中央直属机构,模仿我党,实现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