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资讯>黄光裕家族的财富真相(一)

黄光裕家族的财富真相(一)

详细内容


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中国首富家族真相

在公众场合,本来毫不起眼的黄光裕,却发现自己总是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

黄光裕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零售业企业家之一。但黄光裕三个字,已经加载了太多与他的气质和本性不相称的含义。这些无形资产,有些让他暗喜不已,有些却让他负荷过重。现在即便是他的一些小商业把戏,都足以撼动整个中国零售市场。

蝉联两届中国首富,使36岁的黄光裕成为无数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榜样。然而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黄光裕是位极端的人物,因为初中未毕业的他,在资本市场上所表现的套现能力,以及他的财富人生,在当代中国几乎不可复制。

不过,认定无形资产才是真正财富的黄光裕,所到之处,总能引发或大或小的动静:你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国美还能增长吗?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有足够坚挺的资金链吗?这是人们最爱问黄光裕的问题,而他也总能不痛不痒地一一回答。事实上,有关黄光裕和国美的前途,常常成为财经媒体讨论的话题。

对于国美这样成长到很大规模而且还在迅速成长的公司而言,人们对其的任何质疑都不足为奇。一方面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的隐形财富被外界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国美内部家族成员的权力更选不断被曝光到台面上。

期待国美能有惊天动地的表现是一回事,但一味的追捧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国美也许算不上中国最好的私有企业,但他是野心和财富的代名词。

2006年黄光裕还能坐稳首富的交椅吗?我们不知道,就像黄光裕自己放话2008年销售额达到1200亿一样,也许只是一个市场想象,但已经让市场投资者们兴奋地盘算着未来盈利。正如拿破仑的经典名言:统治这个世界的是想象力。

国美似乎看上去很美。但在苏宁、永乐等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压下,国美留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恐怕越来越小。

传言中的黄光裕具有教父般的霸气

2005年12月3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大宴会厅,英才杂志社等媒体主办的最聚人气企业家颁奖晚会正在进行当中。休息时间,参会人员三五成群聚在过道里闲聊。只见一个留着寸头、身穿浅色西装的年轻人走过来,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向贵宾室走去。有人反应过来:他不就是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吗?

《英才》记者在对他一个多小时的独家采访中,黄光裕有问必答:有人劝我说,你这么大企业的老总,走路慢点行不行?但我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140亿财富赋予了黄光裕耀眼的光环,但他显然没有闲心去享受这一切。面对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他想了半天才勉强答上来:可能现在想吃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不用再先问价钱了。

有时间,他也会上网去看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从17岁开始创业,19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几乎如老僧般宠辱不惊了。但有媒体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时,他仍然遮掩不住自己的年轻气盛: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之后他又开起了玩笑:你们《英才》等媒体每年评出十位最聚人气的企业家,以后我们国美也要每年评选十位最有水平的记者。

去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有意思的是,黄光裕干脆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摆出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对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呼安之若泰。但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时间他压力特别大,以至于头发掉得太厉害,只得剃度了事。

黄光裕做事、做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1+1是否大于2。他从家电零售行业拓展到房地产业和投资业,是基于此种理念;他在处理与手下人甚至家族成员的关系时,同样基于此种理念。

让人爱恨交加的36岁首富

直到2001年前,人们对黄光裕这个在《福布斯》中国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的年轻人还知之甚少。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黄的秘书对黄的评价是:为人仁厚,没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亲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

但对于与他合作的供应商来说,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国美电器对每一位供货商来说,意味着极具诱惑力的巨大销售量,但他砍价时的残酷又让人难以忍受。他们对黄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说

而在鹏润大厦18层的国美公司总部,黄光裕却是一位让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称,甚至是他的亲妹夫、曾任国美总经理的张志铭,在黄光裕的办公室里低眉顺眼像个小媳妇,至于其他员工在谈到他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据一位现任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黄光裕当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时,绝对是鸦雀无声,无条件服从的。

曾有一位去国美应聘的职业经理人,这样描绘他面试时的经历:黄光裕亲自领着十几位总监及总经理们对我进行面试。他一言不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是笼子中的一头猎物,你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位职业经理人感慨: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过事,但是黄是最不可捉摸的人。这是我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最紧张的一次面试。

黄光裕对属下的要求近乎苛刻。国美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是惊人的,但内部的高管却仍然诚惶诚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黄光裕提出的目标。比如2003年国美销售额达到了178亿,但比预定的目标仍少了42亿。他常常对张志铭及其他高管说,如果不是为了给机会培养你们,让我亲自来操盘,国美比现在会更好。

黄光裕对员工的严厉随处可见。在一张国美高管递过的名片背面,可以看到这样一则廉政承诺:本人与贵公司合作中承诺做到三不不接受客户礼物;不收取回扣;不以权谋私。请监督。上面甚至连廉政举报电话都已经注明。

有高管对此表示理解:没有他的霸道,也不可能成就他现在这么大的盘子。黄总还是比较讲义气的,有很多人离开国美然后又回来,他不会弃之不用,可能会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有时处罚你,不是故意让你很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你的心态。如果你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就会刻意去培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