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景川:精耕细作时代 高端理财机会何在(一)
详细内容
据胡润财富榜披露,2011年中国内地高资产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已达96万人,其中每140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翁。有机构预测,在2015年末这一群体数量将达140万,持有超过8.76万亿美元的财富,对于投资理财所产生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对于已经完成财富积累的高资产净值人群而言,应该如何选择可靠的服务渠道、筛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财务规划?带着上述问题,本网记者专访了第三方理财机构――启元财富董事长安景川。
安景川指出,在股市长期价量低迷、上一轮牛市行情已很难再现,以及房地产市场投资属性渐渐淡化的大背景之下,过往依靠股市、楼市、矿产等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财富迅速增长的情景已很难再现,高净值人群投资理财正在步入精耕细作的时代。在采访中,安景川结合国内高净值人群的特点和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从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具体产品选择建议、对各类高端理财服务渠道的选择、应克服哪些观念上的误区等多方面入手,为未来1-2年高净值人士理财提出了诸多可行的建议。
楼市调控股市低迷高净值群体应主配固定收益类产品
经理人网:结合当前国内楼市、股市、债市的表现,您认为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应该如何做大类资产配置?应该主要考虑哪些要点?
安景川: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楼市、股市、债市的价格都处于震荡下行的区间。首先,楼市成交量骤降,但在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下,即便楼市价格松动下调,也难以快速看到成交量的回升,降温政策与市场的价量间形成了相互牵制的关系,过往十年间买房必赚的感觉和房地产的投资属性逐渐淡化;其次,股市受扩容、外围市场压力以及经济放缓的影响,一直处于价量低迷的状态;第三,债市由于一连串的地方融资平台和铁道部偿付等问题,接连打击投资者的预期,企业债在从去年8月份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均震荡下行,直到近一个月来才开始企稳回升,财富效应久违。
我们建议1000万以上的投资者在做大类资产配置时,首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树立总资产保值增值的理念,不同的资产间可实现风险的对冲,以实现总资产收益率跑赢长期无风险收益率;
二是对具体投资标的所属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具体标的的运作需要有足够的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在未来各种细分市场中会出现结构化的机会,也就是说同一大类的资产的价格难以再像以前出现普涨的现象,具体标的的质量和价值发现将决定其风险水平和升值空间。
三是在选择投资方式和标的时要注意流动性风险,人们往往把体现在资产价格上的变化理解为风险,而忽视了流动性风险。其实不同的投资方式和标的在流动性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流动性的错配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自身资产价值最终的增减。
经理人网: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高净值群体更适合投资什么产品?
安景川: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失业率维持在高位,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通胀担忧如影随形,所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收放,将更加考验各国决策层的智慧,预期一边倒的放松或收紧政策都难以出现。着眼未来1-2年,无论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是否会重拾涨势,建议高净值群体继续将固定收益类的投资标的作为必备品种进行配置。
具体而言,在当前货币市场出现局部放松的情况下,1-2年期的类固定收益信托产品应该是高净值群体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适当加大投资比重。类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是信托类产品,由于保障措施得当,风险可控、可识别、可忍受并且预期收益明确,有着与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相似的属性,同时在收益率上更具吸引力。目前,类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是信托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多为9-12%,在跑赢当前的通胀水平的情况下,仍可以获得额外的稳定收益。
在对于类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方式上,建议可以将资金分成几份,分批分时投资到该类资产中,这样规划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在当今市场利率处于历史高点的时期锁定未来1-2年的高收益,以对抗未来更有可能出现的银根放松而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风险(银行利率与类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二是保持相应的流动性,分批投资该类资产,能够保证在资本的投入期或是回收期时,投资者都具备相应的流动性,以便在货币政策转向或新兴产业增长点出现时,能够及时在资本市场或产业市场上扑捉到低风险的快速增值的交易性机会,而提高整体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