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断档 2%收益理财受追捧
详细内容
银监会上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让近两年来红红火火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瞬间跌至冰点。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6月1日至6月8日共有79只理财产品在售,且多为滚动发行的短期固定收益产品。
由于可供选择的品种稀少且均为短期产品,即便是只有2%的年化收益也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发行新令打击银行创新积极性
“近期发售的主要是短期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暂时没有新产品推出。”记者从几家股份制银行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答案。“产品发行新规对理财产品的影响很大,总行发理财产品的态度更趋谨慎。”兴业银行一位产品经理对记者称。
一个月前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发售个人理财产品从过去规定的售后5天内报告改为提前10天上报监管机构。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通知下发的售后5天内报告和提前10天报告的差别巨大,一方面银行推出产品的频率将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银监局有权提前叫停产品的发售,银行出于保险起见,会暂停设计投向股票市场等的高风险创新产品。”中行营业部财富管理中心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仅有少数大银行推出零星新产品,目前各银行在售的多为常规的短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该类常规产品发行只须报备一次,因此发行频率不受影响)。
超短期产品比例大增
理财产品绝对数量的减少加上主要集中在短期固定收益类上,使得投资者可选择空间十分有限,只能是“矮个里挑高个”。
上文提及的中行人士说,银行目前只能靠超短期产品来留住客户。例如,中行刚推出的25天期活力宝预期年化收益2%,仍然被客户在2小时内抢购一空。“2%的收益率已经很高。”该人士坦承,理财产品乏新可陈,大银行只能通过超短期理财产品来留住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