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生随笔>人生碎碎念--经营哲学

人生碎碎念--经营哲学

详细内容

步入社会之后所有提起这个关于我是哪里人的问题,都几乎是一口同声的南方人,我也很不解的:我到底怎么"南方人"了,可能是我亲近平和爱笑的脸庞或是并不魁梧的身躯。
接下来分享的是已经提及的"经营"的细化和延伸,以及最新感悟的行为与期望心理学,不只是帮助自己成长。
经营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技能,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心灵相应,并不只是同心就可以行同路,经营更多的是需要借助社会的规律以及人类的心理及自然规律等。
付出的本质即是在敦促人们去经营,可能常规的对于付出的理解是做,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去做,往往是很多人望"做"却步,即使去做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经营的智慧恰恰是对后者的总结和诠释,经营意味着一种付出,结果总是在点滴的积累中发生改变,记得童年有一个游戏是这样的,通过掷骰子确定前进的步伐,不过所到的地点会标明是前进、前进几步,或是停留或是倒退,生活中不常是这样吗,有些付出行为是促进更好结果的即是一种正向的关系,有些行为反而使结果变得更糟,即付出是一种负向关系,不过善于总结和发现的多数是让付出更合理和有价值,使结果更美好,这就是成长和蜕变,成长意味着新的认知和原有认知的一种重新组合,正向的成长意味着新的认知更加严谨和准确,即是技能的提升,因为前边已经提过经营已是一种技能,符合自然、人类心理和社会规律的技能,我们想要的结果都是通过经营来产出,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就要做善事,做恶人就去做坏事,想要成长就要去付出学习思考和总结改进等。
社会的发展问题也就是在于这样经营的不合理,源于社会的分工,很多角色的不称职的结果,并不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学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替罪羔羊,因为它承担背负了一个社会成就的罪名。
人生其实就是在期望中成长来,或是主动亦或被动,在任何一个阶段设定一个期望值并去实现的过程,用马斯洛先生的需求也是很好解释的,温饱、自尊、自我实现等,其实所有的这些都根植于一种服务于我们内心的需要,服务于内心的舒适,吃饱了心理舒服吧,穿暖了心理舒服吧,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期望实现了,开始追求对比攀比的自尊心,我要吃好的我要穿好的,不能比别人的差,要比别人的好看贵等,满足内心的期望内心的舒适……,哪怕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格局的一种放大,从自己转移大一个更大的范围,别人温饱我心安逸别人不生病不再受病痛折磨亦使我内心安逸,人们享受和平过富裕的生活使我内心舒适,即是格局范围的不同根本都是在服务于内心的舒适,当然这种不同的格局成就着不一样的自己。
人的各种行为包括心理行为,都是潜在为自己解决一种问题或是实现一种期望,孤独是对社会的一种排斥或保持内心的一种纯净,音乐,学习,读书,思考,写作,穿着打扮,奔跑,呐喊等所有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有其要追逐的对象,或是要实现的梦想。

刘文新原创这是植跟于内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