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的青春钱经 70年代人理财犹未晚矣(一)
详细内容
青春末期是指什么时期?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网络上投票,那得票最高的一定是70年代生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青春末期的人。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晃悠在中年的门口却依旧抓着青春的尾巴,他们,是最尴尬的一群人。
这代人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开放又保守、迷茫却真实、务实而又浮躁,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8岁到35岁之间,在职场里至少也摸爬滚打了五、六年,算起来,也事业小成,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了。然而,悄然逝去的青春和变幻莫测的职场沉浮使得这群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他们没有老辈人因为一生节俭而如流自水的从容,也没有新生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潇洒自如,媒体渲染的新三十而富理论也增加了他们的不安和躁动,放眼望去,发现比自己有钱的人遍地都是,而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追不上高涨的房价,也挤不进富豪俱乐部,金钱的困惑时时缠绕着他们,也弥散于他们同龄的社交圈子。
谁动了我的Money?
分析这部分处在青春末期的人的生活状态,我们大致可以把他们归结为三类:年光族、暴富妄想族和小富既安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享受着较高品质的优裕生活,却也承担着相对较重的生活负担,他们拿着相对的高薪却时常陷入捉襟见肘的经济困境,他们的手中或多或少有一笔财富,可当出现意外变故时,却又脆弱得不堪一击,财富堡垒有可能瞬间瓦解。
无论是月光年光族、暴富妄想族还是小富既安族,他们都比较缺乏投资理财意识,对自己未来没有系统而科学的规划。当他们看到同事甲在房产还没有热的时候就前瞻性地投资了多处二手房,同事乙捣腾期货也大赚了一笔他们总会后悔地嘀咕着:谁动了我的money?
调查表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愈来愈超前,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有34%的白领成为都市负人。对此,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通达理财俱乐部经理卢昕分析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这一年龄层次的人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将来的良好预期,更加注重现实的享受,敢于超前消费。但同时我们看到,他们一部分人缺乏紧迫感和时代感,并不懂得如何去理财,不知道如何去有效地积累财富、收支平衡、抵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