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套类零件废品、次品原因分析
详细内容
一.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
(1)孔径大于要求,原因:
1车孔中测量出错
2量具有误差未修正。
3铰刀未对准工件中心,直径扩大。或孔钻歪斜。
4车孔时,车刀未装正确,杅与孔相碰。孔径偏大。
5车刀刀夹产生积屑瘤,增加刀夹长度,孔车大。
6小刀架定位不准,刻度线走位。
(2)孔径小于要求。原因:
1铰刀磨损,中变小。
2铰钢料,加工余量太大。内孔弹性复原缩孔。
3车孔时,切削温度太高,孔径增大,冷却后孔收缩。对铜,铸铁更显著。
4塞规磨损。
5刀架定位不准或刀没有夹紧,切削中退让。小拖板压紧螺丝未佇紧,渐渐走动。
二. 几何精度达不到要求。
(1)车出来的孔呈多边形。
原因:
1机床齿轮交合过紧。产生“侵轧”现象。使主传动轴不是圆滑曲线而是变为断续折线。在工件上留下多边形。
2车头箱各轴承松动产生过大间隙。转动时不均匀反映在工件表面上。
3主轴颈本身滚道呈多边形
(2)车出工件表面呈扁圆形。
原因:
1)主轴本身呈扁形充差超出范围
2)箱体与轴承接触不良加上主轴弯曲。产生周期性摆动而引起。
3)装夹时把工件夹扁
(3)车出来表面呈锥形。
原因:
1)主轴与轴间隙过大(2万小时)当车刀切削工件时工件就左右退让。工件出大小头。
2)主轴中心线与床身轨道不平行。
3)车外园没锥形。而车内孔有锥形。原因有两个:
其一:拖板导轨两个斜苛作面不平行。车外园沿里移动。车内圆沿外移动。内孔成锥形。
其二:车头箱底面(四个锥孔)与床面配合处接合不均匀。只有三个底面接触使一头箱不在水平位置而斜倾。校正床身是接外园来决定的。结果车内孔产生锥形。
三:相互位置精度达不到要求
1车出来端面与轴线不垂直。原因:
1)中拖板导轨与主轴中心线不垂直。
2)中拖板塞铁未调整好。车削走动引起不平。
3)小拖板黑心转盘压紧螺钉未压紧。车削中转动“0位。
4)主轴后轴承精度磨损下降。法兰盘引起径向摆动和轴向窜动。车出端面不平。
四:光洁度(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光洁度达不到要求除了与外圆零件相同之外。车内孔:还有一个徘屑问题。内孔表面往往被切屑拉毛。除了改进刀具角度之外。还应有冷却液和压缩空气来冲去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