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X5-70型三杆虚拟轴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
详细内容
1 前言我校研制的DSX5-70型三杆虚拟轴机床(图1),由三杆并联机构及两自由度串联机构组成。两自由度串联机构置于运动平台上。通过三杆伸缩(l1、l2、l3)及两驱动轴旋转(θ1、θ2)来改变刀具的位置和姿态(以o3代表刀心、o2o3代表刀具轴线),可实现五轴联动,完成多种作业任务。本文介绍为它开发设计的一套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整个数控系统软件模块化设计,面向用户,方便操作,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可维护性。
2 三杆虚拟轴机床数控系统
- 数控系统构成及特点 控制系统(图2)以美国Delta Tau公司的基于PC的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为核心,采用松下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构成一个开放式数控系统。利用PMAC的运动控制功能,将6套交流伺服系统与PMAC的6个通道分别相连,实现电动机转速信号的输出及光电编码器反馈信号的采集,以控制各轴的运动。通过PMAC卡I/O接口来实现PLC功能,如检测行程限位、机床回零等信号,控制机床的冷却、换刀等功能。此外,利用其PLC功能进行面板操作,控制程序运行和手动调整机床。
PMAC必须与PC机通讯才能完成机床的控制任务。通过PC机的外设可实现程序的输入、编辑,参数的设置,运动状态的实时显示及软件仿真等功能。利用PC机的通讯口还可使虚拟轴机床成为柔性生产线上的一个制造单元。
图2 三杆虚拟轴机床控制系统总图
图3 虚拟轴机床数控软件流程图
- 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本虚拟轴机床以兼容普通加工中心的加工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因而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上遵循使用传统的NC代码指令,以便于编程和程序的移植与交流。然而由于机床结构的根本不同使得与传统机床直接控制X、Y、Z轴不同,在三杆虚拟轴机床上不能从NC代码直接到伺服控制,要实现一定刀具位姿,必须转换为控制空间时刻变动的运动副的长度或转角,这里面就必须包含NC代码格式变换、插补、坐标变换及运动学变换等。这些就构成了虚拟轴机床数控软件不同于传统机床的虚拟轴模块。软件流程图见图3。 造型及NC代码生成 本系统充分发挥了PC机软件资源丰富的优势,吸收了现有CAD/CAM技术的成果,造型及NC代码生成采用了国产优秀软件ME(制造工程师)。它是一个性能价格比较高的CAD/CAM软件。ME界面非常友好,具有丰富的曲线、曲面造型功能,可对三维模型进行放大、缩小、旋转、渲染等,可对加工过程进行手动、连续及真实感仿真。它还具有IGES及DXF等接口。可按多种加工方法,进行不同的后置处理以生成NC代码。这为在虚拟轴机床上实现CAD/CAM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NC代码格式变换 PMAC允许执行机床类型的RS-274(NC代码)程序,PMAC把G、M、T和H代码作为子程序来调用。对于由造型软件生成的NC代码中因指令续效功能而出现的省去代码标志的X...Y...Z...等程序段,由于虚拟轴机床控制的轴不是X、Y、Z三方向运动轴,而是空间时刻变动的轴,它不能执行这类程序段。为了使PMAC可以识别这些程序段并进而调用相应子程序执行,必须对NC代码进行格式变换,增加所有因续效省去的代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