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
详细内容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中的数量关系.(二)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三)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连续两问的结构,分析中的数量关系.难点:解答第二问时,找出所需要的条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把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1.__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2.__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教师谈话:我们学习的,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5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由学生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这是同学们学过的旧知识,把两种兔子的只数合并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只兔了.下面还有第二问.接着出示第二问.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启发性提问:(1)要想求学校现在共有多少只兔,问题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2)第二问只有一个条件能解答吗?缺少的条件往哪里去找?(3)怎样列式解答?相邻的两名同学互相讨论,全班交流,三个问题分三次讨论.通过讨论,明确以下问题:(1)要求“现在”有多少只兔,指的是在学校原有小兔总只数的基础上,再添上又生的8只.(2)第二问只有一个条件不能解答,根据所求问题及知道的又生了8只,需要找到学校原来有多少只兔,而原来小兔的总只数通过第一问已经求出来了,是22只.(3)用22只再加上8只,就是所要求的现在小兔的只数.列式: 22+8=30(只)口答:现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学生把解答第二问怎样想的说一说.2.出示例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7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指名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咱们先解答第一问.指名学生解答第一问,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从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车上还剩的人数)30-7=23(人)
口答:车上还剩23人.
再解答第二问.提问:现在已经求出车上还剩23人,还知道又上来9人,能不能求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指名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用车上还剩的 23人,和上来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现在车上有的人数)23+9=32(人)
口答:现在车上有32人.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有两个问题的,这两个问题间有联系,在解答第二问时,其中一个条件要用上第一问求出的结果,所以叫做连续两问.在解答时,要把题目看清楚,不要把第二问漏掉.(三)巩固反馈1.半独立性练习课本中“做一做”的第1题:商店有8辆自行车,又运来25辆,一共有多少辆?全体学生在书上独立解答,订正后,老师稍加提示,解答第二问.已经求出一共有33辆,卖出10辆,还剩多少辆?全体学生在书上独立解答.课本中“做一做”的第2题:小华有25张动物邮票,送给同学8张,小华还剩多少张邮票?王叔叔送给他7张,小华现在有多少张邮票?第一问由学生独立解答,第二问指名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解答.2.课堂独立练习练习二第1题:商店里运来45筐芹菜,运来的菠菜比芹菜多3筐.运来多少筐菠菜?卖出50筐菠菜,还剩多少筐菠菜?由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3.课后练习 练习二:第2,4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过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为今后学习两步做准备.所以课堂设计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答第二问时,怎样从第一问中找出所需要的条件.本节课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一重点进行的.例如,教学一开始,安排了两道给补充条件的练习,就是为本节课的重点打下基础.在学习新课时,重点放在怎样解答第二问,组织学生讨论,在全班交流.巩固练习环节中,在半独立练习时,由学生说出解答第二问的两个条件,再过渡到由学生独立解答.这样步步深入,逐步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结构,了解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的解题思路.